天天看點

微軟競争新姿勢:從做市場到造生态

“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拉開大幕,引爆這次革命的正是大資料、雲計算和智能技術這‘三駕馬車’。這些技術不但正深刻地重塑着企業,也在推進城市化、實作城市的‘智慧’加持上展現出了無可匹敵的速度與能量。”

在3月18日舉辦的第18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瑞傑如是說。

目前,中國和世界都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内發生了不少“黑天鵝”事件。這并非偶然,而是全球和各國不同層次、不同範圍的結構性沖突的外顯。全球經濟版圖正在重塑。企業的應對之術唯有積極面對數字化轉型,提升自身的競争力。微軟認為,在城市的“智慧加持”過程中,更多的是通過資料的結構化和雲端的智能化,進而真正形成有價值的大資料。而大資料帶來的各種系統的深度學習,将重塑已有的生産、生活方式,創造全新的業态,優化社會資源配置,讓整個社會邁向智能化。

對于身在其中的企業來說,此時最為重要的是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建生态系統。讓企業從向内尋找成長的力量,轉向企業外部,找到可以協同的企業和資源,組合成新的可持續的競争力。大家從面對面到肩并肩。

從“零和遊戲”到“生态之争”

微軟競争新姿勢:從做市場到造生态

“生态”正在成為企業的标簽。

過去的一年裡,全球範圍内發生了不少“黑天鵝”事件,企業營運環境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充滿不确定性。打造“生态系統”變得更為主流和必須。

在“零和遊戲”時代,企業總是“向内”尋找和建立更具優勢的業務組合。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由于自身資源的限制,無法僅僅通過内部發展來生成足以應付市場競争所需要的所有“基因”。如果想在新的經濟格局和日益不确定的外部環境中持續發展,更要善于“向外”連接配接外部資源、建立和優化企業所在的“生态圈”。

其實,無論企業是不是已經察覺,任何企業都存活在生态圈中。“生态系統”突破了企業取得競争優勢必須依賴于内化能力這一限制。它看到并且放大了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建立的一個平台的價值。企業通過生态的建構,撬動生态圈中其它企業的能力,使這一系統能夠創造價值,并從中分享利益。

在生态視角下,價值的創造過程是與外部夥伴,比如上下遊、互補品生産商、消費者和使用者共同創造。通過生态圈夥伴的集體行動,可以直接創造生态優勢。同時,生态圈夥伴的集體行動也可以優化行業結構,以及鞏固競争優勢。

未來,競争将發生在生态圈與生态圈之間。

從做産品和服務到“造生态”

微軟競争新姿勢:從做市場到造生态

在生态系統中,沒有造物主或帝國的角色,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是生态網中的一個節點,微軟希望建構了一個完整的生态系統,以業務、情感為紐帶,始終聯系着生态系統上下層的數量衆多的合作夥伴們。

微軟正在發生改變:從做市場到造生态,深化與中國合作夥伴的合作,從提供産品和服務變為造生态,微軟正以平台資源和技術優勢助力技術生态系統的建立,和中國企業的關系從“面對面”變成“肩并肩”,實作雙赢。

任何戰略都需要落地與實踐,微軟的“造生态”戰略正在中國積極落地。

與中國技術生态圈(CTE)展開合作。目前深圳140多家公司生産的300多款Windows裝置已經銷往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創造收入超過80億人民币。這正是微軟在與CTE的合作中,通過技術、設計、營銷、商業模式等方面為深圳硬體産業鍊合作夥伴提供衆多支援與幫助,助力它們實作技術與産品的創新,提升市場競争力的結果。微軟與CTE正在打造具備更強創新實力的智能終端産業創新基地,助力中國制造業智慧更新。

加速“微軟創投加速器”的進度。新技術的需求及應用的迅速崛起,讓創業湧現。而大公司們正在通過投資、提供創業平台等方式給到這些企業,讓自己可以找到合作夥伴、搭建生态圈,“遇見”未來。微軟也正在通過“創投加速器”來找到未來更多的可能。

近日,“微軟創投加速器(Microsoft Accelerator)”項目落戶上海徐彙區,吸引衆多企業及創新人才落戶徐彙,合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徐彙創新生态圈。首期入駐的 14 個創業團隊能夠充分利用微軟和微軟生态系統的各類資源支援,發揮自身優勢,成功加速,在創業生态中樹立成功的榜樣。

微軟加速器自2012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完成八期加速,成功孵化加速百餘家企業,見證了他們每一次飛躍式的加速成長和融資估值飙升的巨大成功。目前, 第九期共16家企業通過錄取率為1.7%的甄選,進駐加速器。

全球創業趨勢正在從面向個人的消費品和服務業,向實體行業轉移,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日益重視潛在的行業價值。也是以,微軟通過打造“生态共享型”創業平台,整合其在全球研發、市場、業務的強大資源,建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聯盟,用微軟Azure雲服務平台和相關行業解決方案來幫助創業團隊實作快速成長,減少試錯成本。

定制智慧城市解決方案。2016年11月,微軟和國開金融進行合作,微軟将運用技術優勢和全球資源攜手國開金融助力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定制基于 Azure 智能雲平台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建立微軟創新生态聯盟,以微軟雙創孵化能力和合作夥伴資源幫助城市孵化雙創加速器,打造‘創新的二次方’引擎,以指數增長速度不斷放大城市‘萬衆創新’勢能。

通過生态搭建,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

微軟競争新姿勢:從做市場到造生态

建構生态系統的目标,正是讓企業從向内尋找成長的力量,轉向企業外部,找到可以協同的企業和資源,組合成新的可持續的競争力。數字化轉型是目前中國企業最重要的痛點,也将助力供給側改革的推進。

微軟與合作夥伴、使用者和開發者等生态系統中的各方積極合作,合力打造“雲生态系統”通過先進的技術、平台與“量身定制”的雲服務,助力合作夥伴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赢得先機。

由什麼切入生态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态的運作邏輯和邊界的相關延展性。它會從某個垂直需求進入,以建構平台為目标。生态就是個場景。這種場景于消費者而言,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比如智能家居在移動端上對各種軟體的使用。于企業而言,就是如何打造軟硬體結合的創新生态。

在剛結束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ppliance & Electronics World Expo, 簡稱AWE)上,智能家居成為重要的關注點。這背後,離不開“基于智能技術的服務”。微軟一直在推進這種“基于智能技術的服務”的生态系統建設,為生态中的夥伴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計算需求和體驗,打造軟硬體結合的創新生态。

比如,微軟與海爾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運用微軟人工智能技術,合作推出 U+智慧生活大腦,利用自然互動技術了解使用者的要求,幫使用者控制家電;感覺使用者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喜好,實作自主決策,主動提供服務;使用者使用優家 APP 的“對話”功能,就能跟微軟小娜聊天,激活家電和發出指令。微軟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軟體+硬體+增值服務”的智能生态系統,最終實作微軟與合作夥伴以及使用者的多方共赢。

再比如微軟和小米的合作,助力小米建構了基于産品與服務的生态系統,幫助客戶開拓市場,實作雙赢。2015 年 9 月,微軟和小米公司宣布合作,微軟智能雲平台将通過“小米雲服務”為使用者提供雲端資訊同步備份與存儲服務。現在,微軟與小米進一步深化合作,小米将在其安卓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上預裝微軟 Office 和 Skype 等一系列效率辦公應用,打造軟硬體結合的創新生态。

另外,據了解,微軟中國推出了首款“物聯網開發套件”IoT Starter Kit 與中國國内物聯網社群流行的生态系統相相容比對,充分發揮微軟在物聯網領域終端裝置感覺、雲端資料服務和分析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更好地助力中國物聯網開發者、創客和合作夥伴打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解決方案,建立起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物聯網創新生态。

生态就是這樣,它正在大步走向商業世界的舞台中央。僅擁有核心競争力已經不能確定企業可以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主動建構和優化生态系統變得更主流和重要,強調共赢,強調把餅做大,形成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利益共同體變得更為現實。生态圈對戰生态圈将是未來商業世界的主旋律。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