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城市到底是建怎樣的城市?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2012年起,我國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心,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盡管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很快,但城鎮化所帶來的一系列城市問題如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阻塞、城市安全、食品安全等凸顯,城市發展面臨衆多挑戰。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作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曆史潮流。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資訊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撐。

何謂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資訊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作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資訊,進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内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資訊技術,實作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作,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前沿趨勢。

吳餘龍、艾浩軍編著的《物聯網背景下的現代城市建設之道》裡表示,我們要打造的智慧城市其實就是經濟上要健康合理可持續、生活上要和諧安全更舒适、管理上要科技智能資訊化。經濟上健康合理可持續主要是指綠色産品的生産過程及結果,即不僅實作生産過程低功耗、無污染,而且生産出來的産品在使用和最終報廢處理過程中也不對環境造成損害。生活上是指城市的各項工作要立足于滿足群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建設有高素質、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交通、市政服務、社會基礎、優美的城市環境,建設高素質的城市生态文明和健康、宜居、無污染的綠色城市。城市管理包括政府管理與居民自我生活管理,管理的科技化要求不斷創新科技,運用智能化資訊化手段讓城市生活更協調平衡,是城市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其建設内容具體包括以下四大類、十大體系,四大類:市政實施類、公共服務類、社會管理類以及産業發展類;十大體系:智慧物流體系、智慧制造體系、智慧貿易體系、智慧能源應用體系、智慧公共服務、智慧社會管理體系、智慧交通體系、智慧健康保障體系、智慧安居服務體系、智慧文化服務體系。

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人口已達7.6億。未來,随着中國城鎮化程序的快速推進,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預計到2030年,城鎮人口會增加到9億。是以,城市在建設、管理等方面,對資訊化、智能化、雲計算、大資料等産生巨大的需求,将借助先進技術手段實作城市的智慧更新。建設好智慧城市(區、鎮)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轉型、改變發展模式和做創新型國家的最重要的戰略之一,也是擴大國民經濟内需的最重要的拉動力量,而且這已成為共識。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并均出台了相應規劃,計劃投資規模超過萬億元。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企業間合作。智慧城市是一種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涉及投融資、頂層設計、內建、營運、業務應用等多個環節以及交通、教育、政務、社群等多個領域,單靠一家企業很難做好智慧城市。是以,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業務領域、不同的環節,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然後實作跨界合作,才能促進智慧城市生态圈的良性發展,進而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

截至2015年底,智慧城市已創造出2480億元的IT市場投資規模以及20.4%的複合投資增長率。根據IDC預測,未來10年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投資将超過2萬億元。

應用案例:

智慧交通,輕松出行

上下班高峰期,堵上半個小時以上已經成為大城市白領們的正常生活,不堵車那真是謝天謝地了。周末約會,到達目的地附近後,繞目的地幾圈尋找停車場、停車位也已是出行者的常态了。智慧交通系統建好後,這些現象都将不複存在。出行前,市民将得到最佳出行路線,到達目的地附近後,有專門的停車路線指引資訊,結束約會後,駛離停車場,自行綁定的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方式将自動扣取停車費用。若是過收費站,車子也能無須停車且無現金交易的暢通無阻的通過。

智慧政務,“一窗”辦理

“一窗”辦理,就是将原本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群衆服務視窗整合到一個視窗,群衆隻需到一個視窗就可以辦理各類服務事項,實作“前台一窗受理,背景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建立統一的資料共享交換平台和政務服務資訊系統,支撐政務資訊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互通和協同共享,逐漸實作政務服務的就近辦理、同城通辦、異地辦理。

智慧物流,助力綠色物流

建立公共的物流資訊平台,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整合物流産業鍊中的貨源、物流服務資源、倉儲資源、金融資源、智能交通、政務服務等資訊,打破資訊隔膜和不對稱,提高物流行業資源使用率,減少污染排放、能源浪費和基礎實施損耗,助力打造綠色物流産業。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