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月以來逾200家公司重要股東增持 *ST海潤已獲10次增持

5月以來,大盤震蕩下行,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則呈現出淨增持的态勢。Wind統計資料顯示,截至5月18日收盤,以變動截止日起計算,A股市場共有307家公司發生重要股東二級市場買賣變動,淨買入股份達到4.2億股,期間增倉參考市值約為16億元。若僅考慮增持行為,5月以來,已有201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進行增持,增持規模達到7.9億股。其中,萬向錢潮、華聞傳媒等近20家公司重要股東已實施的增持規模均超億元,尤夫股份等多家公司近期宣布增持計劃,拟增持規模也均超過了億元。

這在以往并不多見。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此時大舉增持的動機主要包括兩類:面臨股權質押風險的大股東,通過增持“力保”股價,應對質押風險;面臨控股權争奪戰的公司,此時增持正是低價吸收籌碼的好時機。

大手筆增持

短期内密集增持,增持規模較大,成為本輪增持潮的主要特點。

5月以來,已有ST海潤、藍光發展、ST金宇等多家公司重要股東進行了10次以上的增持。

Wind資料顯示,進入5月以來,ST海潤董事長孟廣寶及其關聯方完成了10次增持,共計增持800萬股。ST海潤目前情況不佳,股價僅為1.6元/股左右。公司2016年淨利潤虧損約11.79億元,較2015年同比由盈轉虧。同時,由于公司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而被“披星戴帽”。随後,股價即開始了連續下跌。此時董事長大舉增持,護盤意味明顯。

*ST金宇5月13日釋出的《簡式權益變動書》顯示,公司近日被天津富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多次增持,增持規模達638.65萬股,增持後,前述5家公司合計持股比例從5%升至15%。這5家企業均為北京市國資委旗下港股公司北控清潔能源全資子公司。

Wind資料顯示,從增持金額來看,增持規模居前的公司有華聞傳媒、諾德股份、必康股份、康美藥業等公司,增持規模分别為7850.63萬股、4220.29萬股、1716.04萬股和2138.58萬股,涉及參考市值分别為8.78億元、5.82億元、4.74億元和4.38億元。這類增持主要來自于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以華聞傳媒為例,公司控股股東國廣資産通過“四川信托·星光5号單一資金信托”共計增持7850.63萬股公司股份;兩次增持後,國廣資産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公司11.15%股份。而必康股份5月3日披露實控人李宗松增持計劃後,李宗松自5月4日起已經進行了多次增持。其中,5月4日一日就增持906.94萬股,耗資近2.5億元。

推出增持計劃

除了已完成增持計劃的公司,不少公司披露巨額增持計劃。一些前期已經完成巨額增持的公司,則繼續推出增持計劃。

其中,尤夫股份、鵬博士等多家公司計劃增持規模下限均超過1億元。尤夫股份5月13日釋出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結合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翁中華、周發章、劉英平、呂彬、賴建清計劃在未來12個月内增持公司股票。此次增持價格不高于45元/股,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10.30億元,但不高于15.30億元。尤夫股份停牌前一日收盤價為26.98元/股。

鵬博士近期公告顯示,鵬博士控股股東深圳鵬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内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不低于兩億元。鵬博士表示,控股股東增持是基于對公司良好發展的堅定信心,鵬博實業将基于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逐漸實施增持計劃。該增持計劃公布後,鵬博士股價有所反彈。

在增持4220萬股公司股份後,諾德股份控股股東邦民創投表示,将在未來6個月内繼續增持,增持比例不低于總股本的0.1%,不高于總股本的5%(不含已增持的部分)。按公司總股本計算,增持規模将在115萬股-5750萬股。

ST海潤近期披露了後續增持計劃,ST海潤董事長孟廣寶及其配偶鮑樂拟在未來的6個月内增持合計不低于1億元的公司股票。

導讀:5月以來,大盤震蕩下行,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則呈現出淨增持的态勢。Wind統計資料顯示,截至5月18日收盤,以變動截止日起計算,A股市場共有307家公司發生重要股東二級市場買賣變動,淨買入股份達到4.2億股,期間增倉參考市值約為16億元。

部分公司推遲了增持計劃。樂視網5月9日晚公告,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幹人員不低于3億元的增持計劃将延期履行。該計劃原定于2017年5月10日之前實施完畢。樂視網稱,因避免敏感期、視窗期内交易公司股票以及公司股票停牌等因素,本次增持計劃未能如期履行,是以樂視網決定對本次增持公司股份計劃進行延期。

增持動機各異

從增持動機來看,多家公司股東表示,買入自家股票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價值認可。部分公司大股東則表示,增持股份是為了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一位投資機構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上市公司大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不惜血本增持,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維護股價控制股權質押的風險。目前的增持潮背後原因多樣,市場企穩仍需時間,投資者不宜盲目追捧這類增持個股。

在不少近期宣布巨額增持計劃的公司中,包括鵬起科技等大股東存在高比例股權質押的公司,在近期股價連續下跌的背景下,大股東推出或實施增持計劃有助于維護股價,應對股權質押的風險。

在一些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的公司中,此時增持有利于低價擷取籌碼。新華百貨近期公告顯示,上海寶銀及其一緻行動人上海兆赢5月9日、5月15日和5月17日通過競價交易增持76.96萬股;增持後,上海寶銀兆赢共持有32.79%股份,進一步逼近控股股東“物美系”所持32.94%的股權比例。此前,上海寶銀兆赢于4月25日增持54萬股并披露增持計劃,拟自4月25日起12個月内,累計增持不超2%的公司股份,增持價不高于37.88元/股,增持額不超過兩億元。從上述計劃看,上海寶銀兆赢還有繼續增持的空間。這或許意味着上海寶銀兆赢與“物美系”控股權之争還将持續。

高管增持一般規模不大,但市場機構對于高管增持的解讀則較為樂觀。銀河證券認為,相對于一般投資者和公司股東而言,公司高管能夠掌握更多及更準确的公司資訊。高管的增持規模則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管所掌握利好資訊的準确度和真實度,高管增持規模越大,表明高管對于公司未來業績越看好,或者高管認為公司股價目前被市場過度低估,這類增持行為能夠對公司股價形成較強的推動作用。從目前情況看,藍光發展、麥捷科技和溫氏股份等公司的密集增持,均來自于公司高管。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