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6月29日,由阿裡雲研發協同RDC、阿裡雲雲效和雲栖社群聯合舉辦的“首屆阿裡巴巴研發效能嘉年華”上,阿裡巴巴産品專家、研發協同RDC産品經理胥引帶來“初創企業的持續傳遞”的演講。本文主要從雙十一的員工消費引出研發協同,然後開始着重分析初創企業的持續傳遞,包括初創企業必備的種種,最後對初創企業的分享做了簡要總結。

随着雲計算、大資料、AI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研發速度越來越難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研發效能也成了繼商業模式、技術突破之後的另一核心競争力。如何保護企業代碼資産,釋放程式員“債務”壓力?初創企業,如何打造7天網際網路研發生命周期? 本文主要從雙十一的員工消費引出研發協同,然後開始着重分析初創企業的持續傳遞,包括初創企業必備的種種,最後對初創企業的分享做了簡要總結。一起來了解下吧:

雙十一的這一天

雙十一這一天,消費者忙着買買買,商家忙着賣賣賣,快遞忙着送送送,阿裡巴巴數百萬的CPU核滿負荷運轉,那麼,阿裡巴巴的員工在幹什麼呢?

大部分員工也像消費者一樣在忙着買買買,這種現象用一個概念告訴大家就是人機協作,我們有一個很簡單的衡量方法,即每員工保有的CPU核數,根據員勞工數和線上運作的CPU核數,可以算出公司的每員工保有CPU核數。

研發協同RDC就是在提供雲上企業級一站式智能研發協同,阿裡的研發協同都是運作在這個軟體上的。

初創企業的持續傳遞

對于初創企業而言,類似于電影《時間規劃局》中的人,每個人都是依賴時間生存,時間沒有了,這個人也就滅亡了。初創企業也是一樣,從決定創立企業開始,忙于産品上線,上線後會有Dog Food(自己體驗自己産品的過程),當我們覺得滿意時,會讓天使使用者進來,真正地檢驗上線産品是不是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進而确定做營運推廣,然後獲得投資者的親睐,拿到A輪融資,甚至B輪、C輪,直到IPO,這就是初創企業從創業到IPO的過程。

該過程中有幾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是現金流,保證A輪融資前資金鍊不斷,否則産品發展就會斷掉;二是試錯疊代,産品上線前需求不夠量、體驗不夠好,會做小的疊代或推翻重來;三是客戶感覺,讓客戶了解到你做的事情的可行性;四是員工,不能確定每一位員工一直跟随你。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即持續傳遞。

<b>10</b><b>位成員</b>

作為初創企業,如果使用RDC,最開始最快速度應保證有十個成員,這樣項目協作可以很快的啟動起來。初創企業可以考慮5人全能力小組模式,包括1産品+2開發+1資料+1營運,還有全員參與,例如财務同學,也可以考慮早期客戶參與,甚至是親戚朋友,釘釘賬号和阿裡雲賬号都可以使用RDC。整個成員可以跨角色、跨團隊、跨地域等。

<b>30</b><b>個工作項</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成員搞定後,盡快地去完成30個工作項。一般來講,企業入駐後,10個成員、30個工作項後,基本上引爆了項目協作。具體如下:

工作項有三類組成,需求、任務和缺陷;

Leadtime是靈活中用到的,主要看全能力團隊的瓶頸點到底在哪裡,假設團隊缺前端,很容易形成瓶頸,這時需要非前端人員補位,消解瓶頸點;

我們可以看整個産品研發過程中的兵力分布,通過工作項可以很容易的管理起來;

疊代,比如按周疊代,所有人都會聚焦到疊代上,就可以與整個産品需求隔離開來,不至于時間管理做得不好;

我們希望全能力成員可以更加全棧,以應對各種瓶頸;

RDC中,對于每個工作項都是可以評論的。

<b>4</b><b>台</b><b>ECS</b>

從項目協作開始的持續傳遞,或任何一次編碼移植到線上釋出的過程,都是來自于需求的,這是RDC持續傳遞的顯著特點。

1日常+1預發+2生産(主備)=4台ECS,從ECS的配備對應企業研發環境為開發測試辦公環境和預發線上生産環境;更多資源服務在阿裡雲上都有完整的配備,可以用資料庫RDS、負載均衡SLB、防DDoS雲盾安全産品,RDC會與阿裡雲資源服務作很好的融合。

<b>一個應用</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RDC中作持續傳遞是從建立應用、注冊應用開始的, 應用架構一般随着業務增長,可能前期隻有自己的天使客戶在用,這時不一定要拆分很多,随着後面規模不斷增大,可以考慮前後端分離,服務架構,這是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RDC提供了應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b>1</b><b>個代碼庫</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有些企業老闆會覺得代碼庫一定要放在自己購買的機器,自己托管的機房裡,其實不然。首先是性能,我們做持續內建會有自動化的建構部署,會通過API的方式去調用代碼托管應用,如果自己去下載下傳部署,有可能扛不住壓力,可能出現開發人員三天兩頭送出不上代碼;其次是安全,看似安全,其實很不安全,比如接觸代碼的員工會存在漏洞,而RDC性能實測快,安全性上做了分布式改造,至少三個分片再結合到阿裡雲ECS安全性上,一份代碼至少有9份拷貝存儲,它是不會存在丢失風險的,此外,我們還有資料安全協定存在,這種商業行為對企業代碼庫的保障是非常有效的;最後就是便宜,自己購買伺服器并維護的成本是很高的,而托管在阿裡雲上是免費的。

<b>1</b><b>個變更</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變更是有阿裡特色的概念,根據需求建立變更,就會自動産生代碼分支,參與到研發中的人直接拉下分支代碼、編碼、建構、部署、釋出。

<b>躍升</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通過人均CPU核數和初創企業建立時間可以看出,如果在一周以内達到人均1以上,那麼基本具備項目級研發協同;如果在3月内達到人均4以上,基本具備産品級與研發協同;如果在2年内達到人均256以上,基本具備企業級研發協同。

<b>項目級</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目前,RDC接觸到的三部分包括項目協作、持續傳遞、代碼服務。大概關系是這樣的:首先作為項目協作,沒有任何門檻,代碼服務也是沒有門檻的,你可以同時使用代碼服務和項目協作,持續傳遞是由限制的,至少要托管在阿裡雲上,持續傳遞中有阿裡雲100多款雲産品,可以應用到你的産品中,可以很好的完成一站式項目級的研發協同。

<b>産品級</b>

初創企業如何做高效持續傳遞

産品級我們會增加兩個子產品,持續內建和資料營運。持續內建就是測試自動化,可以管理你的測試用例,也可以進行自動化測試,這就與業務挂鈎了,也就是一個産品要保證使用者體驗,而測試是很重要的環節;資料營運是阿裡比較特色的,我們會内置一些資料看闆,可以通過資料營運、資料驅動的方式讓你的産品取得成功。

<b>企業級</b>

作為企業,綜合多個産品,甚至綜合本身提供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定制屬于你的解決方案;我們也要按照戰略規劃去走,并且需要有企業大腦主導研發協同。

總結

<b>初創企業</b>

對于初創企業,有以下一些重要問題需要搞清楚: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資金、使用者、産品

有幾次試錯機會?成功的路徑是怎樣的?

什麼樣的人員組成?人員協作的魔法數字?

什麼是人機協作?如何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

企業的傳遞物是什麼?

極緻的使用者體驗怎麼衡量?

你的代碼庫安全嗎?

如何保持高速增長?研發協同的分級?

希望在前面的分享中,這些問題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b>從創業到</b><b>IPO</b>

從創業到IPO,具體有以下八個要點:

1.        

專注産品,相比一筆投資、一波初始使用者更為重要。

2.        

上線才是産品真正的開始,2+1+1+2=6個月,1次豪賭,最多3次試錯機會。

3.        

1産品+2開發+1資料+1營運,5人小隊;把所有人,包括天使使用者拉進項目,湊足10成員。

4.        

工作項+編碼,人機協作,人均保有CPU核數,從入職第一天到離職收回賬号的那一刻。

5.        

傳遞軟體、傳遞解決方案、傳遞服務。

6.        

使用者體驗,覆寫率、性能及可用性、使用者回報。

7.        

代碼安全,私庫就像個篩子。

8.        

研發協同的3個等級,項目級、産品級、企業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