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作者:暮城煙雨遙

因為日本在東京奧運會上的一些“騷操作”,中國網友為了發洩不滿,竟然将一部11年的“抗日神劇”給“頂”了起來。

這部劇中被網友噴了多年的“手撕鬼子”情節,是以重新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該劇在豆瓣的評分,也一度從3.4分飙升至了6.7分。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這部“幸運”的電視劇,就是2010出品的《抗日奇俠》。這部劇“翻紅”之後,有一部分網友們的評論令人感到驚奇,他們認為:這部劇雖然是“神劇”,但是它真的很好看。

事實上,這部劇當年在播出之後,曾經長期霸榜各大衛視,收視率高達10.52%。它在江蘇影視訊道播出時,最高收視率一度達到16.8%。

如今,很少有電視劇的收視率,能夠達到這個水準。那麼,這部劇到底拍得如何?它的口碑為什麼又會出現兩極分化呢?

印象當中,有一位編劇曾經在網上講過這部《抗日奇俠》,說它是一個“煤老闆”投資拍攝的劇。

“煤老闆”是這位編劇口中“最好的投資人”,因為他們除了指定一下女主角或者别的重要女性角色以外,從來不幹涉編導的創作。

這個“煤老闆”小時候喜歡看港劇《射雕英雄傳》,是以他出錢請了《射雕英雄傳》的導演劉仕裕來擔綱拍攝這部《抗日奇俠》。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作為投資人的“煤老闆”,在賺錢之餘,基本就是沖着武俠風來的。但是,當時國内抗日劇非常火爆,古裝武俠劇不太行了。

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煤老闆”就隻有拍一部“寓武俠于抗日”的戲劇。但是這樣拍攝,有一定的冒險性。

武俠劇迷都知道,傳統“武功”是屬于冷兵器時代的。一旦把武俠劇裡的“武功”,放到民國以後的劇情裡去,那麼就會面臨上武林高手肉身擋機關槍、大炮的尴尬境地。

“降龍十八掌”幹得過“機關槍”嗎?“乾坤大挪移”能不能轉移對面打過來的炮彈呢?你要說不能,那武功就廢掉了;你要說可以,就算是鐵杆武俠迷都會覺得有點扯淡。

是以,這部劇剛播出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太荒誕了,有點接受不了。可是,沒想到這部劇播出之後,收視非常火爆。

當年網劇的行情,還沒有完全蓋過衛視。當時衛視的觀衆,明顯沒有後來的人那麼挑剔。是以,《抗日奇俠》在上海、北京、廣東、太原、江蘇等電視台,屢屢創造收視神話。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除了用“成人童話”的手法來講故事以外,這一部劇的三觀其實非常正。它講的是四位民間奇俠,原來各憑本事打鬼子,最後一起參加革命,組成了特戰隊抗日的故事。

這部《抗日奇俠》的故事節奏比較快,情節跌宕起伏,頗具民間傳奇色彩。是以,剛剛放出來的時候,其實并沒有多少人罵。

後來,主要是有人在網上噴“抗日神劇”,總結了很多比較不合邏輯的情節,把該劇中“手撕鬼子”的畫面剪輯放到了網上,“噴”出了名。

當然,這個“手撕鬼子”的畫面,拍得還是比較假的,因為特效過于粗糙,是以被人诟病也是難免的。

另外,這部劇成也“港導”,敗也“港導”。十一年前它走紅時,網上有部分人因為“港導”搶占了大陸娛樂資源,是以對他們懷着偏見和惡感。是以該劇在豆瓣的評分不高,也很正常。

《抗日奇俠》翻紅之後,我也在網上看過一些朋友的評論。其中有一條評論,我覺得說得非常對:日本當年都可以拍《排球女将》,我們為什麼不能拍《抗日奇俠》呢?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是太清楚,其實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國曾經引進過一部日本的傳奇電視劇《排球女将》,這是一部體育題材的電視劇。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小鹿純子的日本女子排球運動員,怎樣克服了自身的弱點,學會了扣球絕招“晴空霹靂”和殺手锏“幻影旋風”,在莫斯科奧運賽場上奪冠,為日本争光的故事。

《排球女将》雖然是一部漫改劇,但是事實上電視劇最後給人的整體感覺,更像是中國的“武俠風”電視劇。

劇中女主角和配角們用到的扣球絕技,以及動作設計,全部都來自誇張的想象,是以看着更像是中國武俠劇中的“功夫”。

這部劇當年在中國播出時也非常火爆,這就說明,拍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摻入傳奇想象,并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另外,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在1999年拍攝的《黑客帝國》,講的是科幻世界裡面的人類英雄反抗“人工智能AI”的戰争。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在這種高科技的世界裡面,最後決勝的關鍵,居然是主角的太極拳,外加不知從何而來的“特異功能”,這難道不應該是計算機程式設計大戰嗎?“手撕人工智能”可比“手撕鬼子”牛皮多了!

可是,《黑客帝國》電影在豆瓣的評分卻高達9.1分。當然,這部影片本身的内涵和它在細節上的處理,并不是《抗日奇俠》可以比較的。

在這裡提到《黑客帝國》,我隻是想說說:“手撕鬼子”這種傳奇的操作,并不是“愚蠢”,而是“浪漫”。是以,《抗日奇俠》是遭到了很多無端的指責。

其實,《抗日奇俠》的唯一缺點就是投資不夠,是以“手撕鬼子”的特效像撕紙片,假如它能拍成《權力的遊戲》一樣逼真就好了。不過,太過血腥,又不适合在國内播出。

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大千世界裡,有一些事情你沒有經曆過,你可能永遠都想象不到它的誇張和荒誕!

好比在東京奧運會上,裁判的部分五官不好,可是他們還是堅持工作,并且還睜着眼睛說瞎話。是以,“手撕鬼子”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東京奧運會憑借一己之力,讓神劇“手撕鬼子”,從3.4分漲到6.7分

故事的審美标準不在于是否“寫實”,它的魅力恰恰就在于運用誇張的想象力,實作觀衆“手撕鬼子”的願望。是以,當一撥人反感《抗日奇俠》時,另一撥人卻對它非常喜愛。

《抗日奇俠》的評分在沖上6.7之後,這幾天又被人刷到了4.7分。一些不甘心的粉絲在讨論區說:這都是那些“二鬼子”幹的,還有人說是平台搞了鬼。

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隻想說:日本人都可以拍《排球女将》意淫莫斯科奧運會,美國人也可以拍《黑客帝國》“手撕人工智能”,那中國人拍個《抗日奇俠》“手撕鬼子”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