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彼得一世是俄羅斯曆史上最有作為的沙皇,沒有之一;他給俄羅斯留下一份國家發展方向的遺囑,歐洲人看見了沉默不語、俄羅斯人看見了不敢承認。

一、他一出生就是個威脅

彼得一世原名是“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是老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的兒子。阿列克謝一世有十幾個子女,彼得一世是他和第二個妻子生的兒子。阿列克謝一世在羅曼諾夫王朝裡,也是一個靠譜的沙皇,他第一個妻子是大貴族米洛斯拉夫家族的女兒瑪麗娅,養育了索菲娅公主、費多爾三世、伊凡五世等十三個子女;第二個妻子是貴族納雷什金家族的女兒娜塔莉娅·納雷什金娜,生有彼得一世等三個子女。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阿列克謝一世挑選皇後

在阿列克謝一世時期,俄羅斯還是非常封建的,女人戴着面紗與外界幾乎不接觸,皇室更是有嚴格的規矩;接班的皇子也有嚴格的規矩,一般都是嫡長子優先,也就是第一個皇後的後代優勢更大;私生子更沒有一點的可能。

阿列克謝一世第一個皇後瑪利亞去世後,他又封娜塔莉娅·納雷什金娜為皇後,等他們的兒子彼得一世出生後,理論上他接班的位置很靠後的,根本比不上瑪利亞皇後的兒子,但是,娜塔莉亞背後的納雷什金家族勢力是非常強大的,是以米洛斯拉夫家族也好、瑪利亞皇後的子女也好,都把彼得一世當作威脅。

1676年1月,阿列克謝一世駕崩,第一個皇後生的兒子費多爾繼位,史稱“費多爾三世”,但費多爾三世從小就體弱多病,一直躺在病床上,1682年,稀裡糊塗當了幾年沙皇,年僅21歲的費多爾三世就死了。

這時候再接班的應該是第一個皇後生的兒子伊凡,但這個伊凡是個低能兒,壓根不能服衆。這時實力強勁的納雷什金家族聯合衆多貴族和大主教,把隻有十歲的彼得扶上皇位。前皇後的米洛斯拉夫家族和前皇後的大女兒索菲娅當然不幹,他們散布謠言,說費多爾三世是被納雷什金家族害死的,并以此發動政變,把上位不到半年的彼得一世和他的母親娜塔莉亞皇後關了起來。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索菲亞公主和“兩個小沙皇”

二、全俄羅斯人都知道:彼得是最有權力的那一個

索菲亞公主在俄羅斯曆史上比較有名,她為了推到彼得一世,到處聯絡,還到自己的叔叔、阿列克謝一世的弟弟那裡投訴,說皇後娜塔莉亞毒死了費多爾三世;結果這個魯莽的皇叔居然拿着劍去找皇後,一劍砍下皇後的胳膊。索菲娅還收買了“射擊軍”首領霍萬斯基,保證政變成功。

政變成功後,非要這個智力有缺陷的伊凡當沙皇也實在說不過去,自己親自當,當時的情況也不能接受,索菲娅想了個變通的辦法:自己的胞弟伊凡為第一沙皇、彼得為第二沙皇,而自己以公主的身份攝政。一切安定後,索菲娅就把娜塔莉亞皇後個第二沙皇彼得趕到莫斯科郊外,軟禁起來。

政變成功後,幫助索菲亞的“射擊軍”指揮官霍萬斯基覺得自己立了了不起的大功,又要高官厚祿,又要索菲亞給射擊軍立個紀念碑,搞得索菲亞頭大;她一不做二不休,找個理由把霍萬斯基砍頭了,随後安排自己的情人戈裡岑掌管射擊軍,并輔佐她執政。

索菲娅攝政時期,正是中國的康熙中早期;為了平複國内對她攝政的亂哄哄的議論,索菲亞發動了很多次對外的侵略擴張戰争,但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越是失敗,她越要掙回來;越要掙回來,迎來的就是更大的失敗,《尼布楚條約》就是這時候簽訂的。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被趕出莫斯科的彼得是個意志堅定、大膽敢幹的人,他從小就癡迷打仗,玩具就是戰鼓和砍刀;喜歡的人物是“伊凡雷帝”。很早他就知道,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亞要害自己和皇後娜塔莉亞,是以他早早就拉了一幫死黨在自己身邊。莫斯科的政界也知道,這個第二沙皇彼得身邊有個“少年軍”,存在一個“彼得幫”。

漸漸地,彼得長大了,要結婚了。按照規定,沙皇結婚,公主就沒有攝政理由。不服氣的索菲亞在1689年8月再來一次政變,她派兵到軟禁彼得母子的小村莊,借口是“少年軍”有造反的危險。但是,彼得早就料到這一天,也早就收買了軍隊指揮官和反對索菲亞的貴族;索菲亞派出的軍隊臨陣反水,政變也順理成章地針對索菲亞。

帶領“少年軍”傳回莫斯科的彼得把姐姐索菲亞關進修道院,讓伊凡繼續當有名無實的沙皇,攝政事宜則交給自己的母親和舅舅,而彼得自己則專心訓練“少年軍”和海軍去了,但這時,全俄羅斯人都知道:彼得是最有權力的那一個。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三、彼得一世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彼得一世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他對俄羅斯的影響很大,具體作為在幾各方面:南征北戰,奠定俄羅斯的基礎;繼往開來,推動俄羅斯政治改革;一心向海,建立俄羅斯海軍;别出心裁,在不毛之地建立新城聖彼得堡。

在個人家庭方面,他還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的第一個老婆是一個保守貴族出身的小姐歐多西亞,歐多西亞小姐不喜歡粗魯的彼得,彼得更看不上貴族毛病一堆的嬌小姐歐多西亞,他一生氣,把歐多西亞關到修道院裡。

後來在自己的心腹大将緬什科夫的家中遇到漂亮的立陶宛女孩瑪爾塔·薩穆伊洛夫娜·斯卡夫隆斯卡雅,雖然苦命的瑪爾塔已經輾轉換了許多男人,還當過一段時間妓女,但彼得一世卻驚為天人,把她娶回家中,後來這個苦命的女人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直至成為俄羅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彼得一世南征北戰,主要是打土耳其和瑞典,簽訂《尼斯塔特和約》,奪取大片領土和波羅的海出海口,巨大的勝利使他成為俄羅斯人的偶像,他被俄羅斯樞密院封為“大帝”和“祖國之父”;彼得一世還發動了針對波斯的侵略戰争,奪取裡海西南部大部分地區,向東擴張到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

俄羅斯海軍是彼得一世時期開始建立的。他從小被姐姐趕離莫斯科,和小夥伴們一起在鄉下玩耍,身上沒有貴族味道,更多的是冒險精神和粗魯的性格。當他在海邊看到能逆風前行的大船時,立刻就産生了對海洋強烈的征服欲,讓俄羅斯保有四大洋的出海口是他一輩子的理想。

為此,他作為沙皇,隐姓埋名帶着人到荷蘭、英國的造船廠學習,和勞工們一起做工,回到俄羅斯後堅決推行海軍政策,自己也以“船長”自居。彼得一世到國外學習造船、駕駛,是一段震驚歐洲王室的傳奇故事,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公貴族怎麼也想下通,一個沙皇居然和勞工們一起同吃同睡同幹活,這種精神很值得佩服。在彼得一世離開俄羅斯這段時間,國内保守力量蠢蠢欲動,他一回國就堅決打擊,手段殘忍堪比伊凡雷帝,據說他自己親自拿着大斧子砍殺了四十多人。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在北方戰争中,彼得一世在涅瓦河口的一片沼澤地上建立了一個教堂和一個城堡,這裡就是現在聖彼得堡的中心。因為這裡離海很近,還有個奇妙的高緯度特點:每年有兩個月沒有黑夜;于是,不按套路出牌、對海洋有無限向往的彼得一世把這裡作為國家的首都,到現在,他做決定的小木屋還在市中心,成了城市名片。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個浩大的工程,在某種程度上,它決定了俄羅斯發展的方向。主要是:全面向西歐國家學習,包括“剃胡子”這種小事,有點像中國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通過改革,俄羅斯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教育、兵役制、貿易關稅制度、農奴制、轄省制度、官員晉升制度、···等等,很多加強集權、富國強兵的措施。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四、彼得一世的遺囑,讓歐洲瑟瑟發抖,讓俄羅斯不好意思宣揚

1725年,彼得一世因為救一個水兵而受到風寒,病重死了。死之前,他寫了一封遺囑,把他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這份遺囑主要意思是這樣的:

朕,彼得一世,考慮到歐洲大多數民族已衰敗腐朽,一個擁有年輕的人民、強盛的民族能做的和應該做的就是去征服他們。曆史已經證明,這是上帝的意志、也是命運的安排。

朕留遺言如下:

(一)使俄國長期保持戰争狀态。在富國強兵的同時,要知道什麼是最有利的時機,并發起戰争,用戰争赢得和平,用和平的機會培養更強大的戰争能力;通過戰争和擴張,最大化俄羅斯利益;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二)用一切可能手段,網羅歐洲人才,戰時收買他們的軍官,平時收買可以收買的人,不用管對别國是否損害,對俄羅斯有利益就行;

(三)關于歐洲的事務和讨論,隻要有機會就參加,并且要特别留意日耳曼事務,因為這和俄羅斯最直接,最利害攸關;

(四)占領波蘭,不能完全占領之前,可以和别國一起分割他。用黃金收買、用政策影響、用軍隊征服、用培養的人統治;最終是永遠占領的日子到來,連同分割給别國的,也要收回。

(五)把丹麥和瑞典分開,讓他們互相鬥争;引誘瑞典攻擊俄羅斯,然後狠狠回擊,盡量多地占領瑞典國土;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七)優先與英格蘭結盟通商,用我們的産品換英格蘭的黃金;學習英格蘭,建立我們自己的船隊;

(八)使我國沿波羅的海不斷向北擴張,并沿黑海向南擴張。

(九)盡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當我們推進到印度的時候,我們就不再需要英格蘭的黃金了,因為印度是世界的倉庫;

(十)精心努力維持同奧地利王室的同盟,奧地利想統一日耳曼,我們的支援會使他們的親王出現沖突。我們的保護是奧地利離不開我們控制的原因;

(十一)讓奧地利王室對把土耳其趕出歐洲發生興趣;支援奧地利與歐洲國家的戰争;

(十二)努力将散處匈牙利、土耳其和波蘭中部的、在政治和宗教上陷于分裂的希臘人全部重新團結在我們周圍;讓他們成為這些國家的中心和支柱,他們取得的優勢,就是俄羅斯在全世界的優勢;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十三)在肢解瑞典,粉碎波斯,滅亡波蘭,征服土耳其,黑海和波羅的海由我們的艦隻控制之後,我們就可以從容地向法國、日耳曼建議共享世界,建立世界帝國;而這兩個國家,是可以各個擊破的,發生這樣的戰争沒有什麼危險;

(十四)假如兩個強國都拒絕俄國的建議(此點并非不可能),可以讓他們自己先互相争吵、互相削弱;然後,我們可以從地中海和在大西洋兩個方向同時挺進征服這兩個國家,歐洲其他國家都不堪一擊,我們就能夠征服歐洲,也應當能征服歐洲。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這是網上流傳的彼得一世遺囑的大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翻了半天故紙堆,也沒看到這樣的東西。也許這是某個國家、某種勢力離間俄羅斯和歐洲關系的吧。

但是,無論如何,彼得一世的确是俄羅斯一個空前的沙皇,其文治武功值得俄羅斯人誇耀。

為什麼俄羅斯到現在都不敢承認彼得一世的遺囑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