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很小的時候,曾經聽過一首歌,這首歌的名字叫《蘇武牧羊》,這首歌的開頭是這麼唱的: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心存漢社稷......

當小時候傳唱這首歌的時候,從來也沒有真正地了解歌詞的含義,僅僅為唱歌而唱歌,當開始接觸曆史知識的時候,才漸漸開始明白,這首歌原來講的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真實存在的故事,講的是當時作為西漢帝國使者蘇武被匈奴扣留19年,始終堅貞不屈的故事。

當你一步一步了解蘇武的故事,就會禁不住淚流滿面,就會激發心中無限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就會明白原來這就是華夏民族的民族節操,是古人一直堅守,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精神支柱。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漢軍威武

故事發生在兩千一百二十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00年,當時華夏正處于西漢帝國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帝國從馬邑之謀與匈奴全面開戰,經過河西之戰、漠南之戰、漠北之戰,以及衛青與霍去病的大力打擊之下,匈奴軍事力量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元氣大傷,漢匈之間的戰争暫時平息一段時間,而蘇武出使匈奴正是在這一時期。

蘇武是當時西漢邊境代郡的太守,因為父親蘇建的功勞而擔任官職,漢武帝時期,蘇武被任命為中郎将,作為使者出使匈奴,當時西漢與匈奴處于戰争狀态,經過西漢的大力打擊之下,匈奴實力受損,也被迫對漢朝采取和解姿态,在匈奴新任單于即位時,漢武帝派出了以蘇武為團長的使節團出使匈奴,目的是與匈奴暫時結好。

于是蘇武就率領一百多人的使節團來到匈奴,在匈奴期間,匈奴内部發生了叛亂,一部分匈奴人和投降的漢人想挾制匈奴單于的母親一起歸順漢朝,這些叛亂的匈奴人和漢人還與蘇武的副手張勝産生了聯系,想借助漢朝使者的力量,參與叛亂,結果叛亂失敗,毫不知情的蘇武受到牽連,整個漢朝使節團全部被匈奴扣押,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扣押就是19年。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蘇武出使

作為漢朝使者,當蘇武首先聽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就是想自殺以正節氣,但在手下張勝和常惠的勸說下,沒有自殺成功,當匈奴人派出衛律來審理這個案子的時候,蘇武再次當場拔刀自殺,衛律卻不想蘇武這麼死去,于是派人請匈奴醫生醫治,剛剛斷氣的蘇武居然被匈奴人救活過來了。

蘇武的性格無疑是剛烈的,雖然在整個事件中,蘇武沒有參與,但為了明志,蘇武絲毫沒猶豫,想以自殺謝國以示清白,要知道使者代表是國家,匈奴人想讓蘇武投降,但蘇武并不想投降。

在持續百年的漢匈戰争中,雙方互相投降的将領數不勝數,比如匈奴渾邪王在河西之戰中就投降了漢朝,而漢朝的騎都尉李陵在蘇武被扣的第二年浚稽山之戰也投降了匈奴,漢匈之間互相投降的将領并不少,也不乏名将,如果蘇武投降了匈奴,這事也實屬正常。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漢匈和親

但是蘇武以死捍衛了自己的清白和國家的榮譽,作為大漢使者,蘇武是稱職的,合格的,作為大漢子民,蘇武是崇高的,剛烈的。蘇武這種對故國忠心的人才,匈奴人也想得到,是以不惜救活蘇武,希望蘇武能夠投降。

匈奴人開始軟硬兼施,先是在蘇武面前斬殺參與謀反叛亂的人,威逼蘇武投降,接着以高官厚 、封王拜爵引誘蘇武投降,可是無論匈奴人用何種方法,蘇武就是不投降,前面蘇武都已經自殺過了,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怎麼可能投降呢?

匈奴人沒有辦法,于是把蘇武關進了地窖,不給蘇武吃的,也不給蘇武喝,在北方茫茫的大草原上,在寒冷的冬天中,蘇武就這麼孤單地在地窖中躺着,沒有吃的,沒有喝的,身上還帶着傷,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可能早就死了,可蘇武内心卻燃起一股熊熊的火焰,他要堅強地活下去。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蘇武牧羊

于是蘇武在地窖餓了就吞氈毛吃,渴了就抓一口積雪吃,氈毛隻是羊身上的毛而已,蘇武就靠這個活了下來,這也就是那首歌中唱的“渴飲雪,饑吞氈”。過了幾天,匈奴人以為蘇武死了,就準備來收屍,結果發現蘇武還活着,匈奴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崇尚強者、相信神靈,以這樣的條件還能活下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人在不吃東西隻喝水的情況下,理論上能存活七天,蘇武以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定不屈的意志,就這麼活了下來。

究竟是什麼支撐着蘇武誓死不願意投降?蘇武隻要說出那幾個字:我願意歸降。所有的痛苦都會消失,所有的煩惱都會消散,可是他沒有,能夠忽視肉體的疼痛,乃至于視生命于不顧,除了強大的精神信仰之外,别無他物。在蘇武的心中,由于強大的精神信仰的力量,産生了強大的意志力和抵抗力,支撐着蘇武的身體堅強地活下去。

然而這對于蘇武來說,僅僅隻是個開始,噩夢還在後面,匈奴人發現蘇武沒死之後,覺得蘇武不是個普通人,簡直是個神人,于是把蘇武送到匈奴人最北邊的地盤---北海,這裡也就是今天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并給了蘇武一群公羊,讓蘇武在北海牧羊,并對蘇武說,如果公羊生了小羊,就可以放蘇武回去。

今天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平均氣溫在零下38度,這麼嚴寒的天氣,對于在北海牧羊的蘇武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考驗,由于相比于之前的地窖之中,蘇武有了活動的自由和自己擷取食物的來源,但對于一個生長在華夏之地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生命處于極限的考驗。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在一個冰天雪地的大草原上,茫茫白雪一望無際,天地之間隻有蘇武一個人,蘇武就這樣在北海牧羊一直牧了19年,19年來,蘇武每天都是一個人放羊,一個人生活,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東西,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不說自然條件的惡劣,光是那種無邊無際的空虛和落寞,時光流逝的緩慢,無人說話與交流的無聊,能讓一個正常人發瘋,可蘇武就這麼過了19年。

19年來,蘇武一直帶着那個系着耗牛尾巴的使者符節,這是唯一能證明蘇武身份的證物,蘇武不論是睡覺還是做事,符節始終寸步不離,與其說是符節,倒不如說這是蘇武身上唯一值得依靠的信物了,這個來自故鄉、來自自己所效忠的國家職務信物,成為蘇武精神上最大的寄托,蘇武夢想着有朝一日還能回到長安,向着當初派他出使匈奴的漢武帝回複19年來的遭遇和述職。

這是蘇武崇高的職業道德和不屈的民族精神,遠在兩千多年前,就在大漢民族形成之初,這是漢人的血性,也是漢人的精神支柱,是支撐民族精神一直發展下去的信仰,是大漢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是後世千千萬萬華夏兒女敬仰的精神

19年來,蘇武就這麼堅強獨立地活着,無怨無悔地活着,既沒有抱怨他所效忠的帝國沒來救援他,也沒有抱怨上天為何如此對他,蘇武隻是為了心中那一團永不熄滅的信仰之火而好好地活着,活着隻是為了将來有一天,能夠回國複命,能夠魂歸故裡。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19年來,蘇武經曆了友善,比如匈奴單于的弟弟送給蘇武不少的牛羊和防寒物品,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難,比如蘇武的牛羊被人全部偷走,同時還有匈奴不斷派來勸降的使者,比如匈奴曾派出投降匈奴的李陵來勸降蘇武,可是無論發生什麼,蘇武就是蘇武,投降是不可能的,就連得知漢武帝去世的消息後,也沒有動搖過蘇武堅強的決心,蘇武能做的,就是以一場大哭來表達對皇帝去世的悲痛,唯一能讓蘇武動心的就是什麼時候能回到漢朝。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漢昭帝即位後,派出使者與匈奴和解,并詢問蘇武等人的情況,漢朝使者通過特殊的手段得知了蘇武還活着,在北海牧羊,通過外交途徑與匈奴交涉,匈奴隻能放回了蘇武,就這樣,40歲出使匈奴的武蘇,再次回到漢朝時,已經是59歲高齡了。

當白發蒼蒼、衣衫褴褛、滿臉滄桑手持光秃秃的使者符節出現的蘇武,回到魂牽夢萦的都城長安時,所有人都流下了激情的淚水,19年的堅持,19年的磨難,換回了最終的如願以償,夢想實作,蘇武認為是值得的。

一位出使敵國的使者被扣19年,成為華夏民族節操,背後原因是什麼

蘇武

蘇武作為使者,即使被扣19年,仍然堅定不移地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19年如一日地堅持,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大的磨難,支撐蘇武堅強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心中那份對國家、民族的信仰,對他所效忠的皇帝、人民的交待。

如果說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是大漢帝國軍事上的最高榮譽,那麼蘇武的“北海牧羊、不屈使命”就是華夏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信仰,是中華民族一直走到今天并延續到未來的崇高節操,是大漢民族永遠生存發展的信念指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