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國術進校園 文化滋養少年心

傳統國術進校園 文化滋養少年心

(資料圖)

中華國術曆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國術具有強身健體、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品格的良好作用。國術蘊含的文化因素和健身因素被許多學校看重,越來越多的學校把國術引進校園,通過武德教育、弘揚尚武精神,讓青少年在習武的同時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使身心得到良好的滋養。

有形的招式 無形的文化

在濮陽很多中國小校,經常會看到身穿練功服的少年兒童有模有樣地比劃着一招一式。濮陽市各學校大力開展國術特色活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全民健身,使“國術進校園”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了解,2017-2019年期間,濮陽市實驗國小、濮陽市第三國小、濮陽市第一中學、濮陽縣郎中鄉中心國小等8所學校經過認真準備、嚴格考核,被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教育廳聯合命名為河南省國術特色學校。

濮陽合一學校設有專門的國術館,學校國術館内,身穿練功服的孩子在教練代忠波的帶領下練習少林拳。他們時而叉步翻腰、時而掄臂砸拳、時而歇步亮掌,娴熟有力的動作配合聲如洪鐘的“吼哈”之聲,“武林高手”的架勢呼之欲出。濮陽市合一學校校長石世祥表示,學校把國術作為學校的發展特色,并将“以武育德、以武育智、以武健體、全面發展”作為學校國術教育的宗旨,走國術特色發展與立德樹人相結合之路,以國術特色促進立德樹人。

傳統國術進校園 文化滋養少年心

為了弘揚中華國術厚德重義、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提高廣大師生強身健體的意識,九江雙語實驗學校自2019年便開設了中華國術社團,通過兩年多的專業培養,一批“小少林”脫穎而出,不僅身體素質變好了,也越來越能吃苦,意志也更加堅定,該社團深受孩子們喜愛。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将傳統國術引進校園,并在各種大型活動中為該社團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以武育德、以武強志、以武展美,将國術學習與學校體育融為一體,有效推動了中華國術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内的傳承與發展。

習武養德成就健康人生

北京人大附中對校園國術的開展很重視,學校組建有國術隊,開設有國術社團。學校也很注重師資培養,組建起專業教練團隊。除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國術比賽外,學校所有對外展示活動中都有國術展示節目,學校國術隊曾多次赴國外出訪,進行展演、交流,外國青少年來人大附中交流,國術也是必備項。

傳統國術進校園 文化滋養少年心

人大附中的童煥宇是學校國術社團的成員,紮實的基本功,從小練習國術的經曆讓他自信從容。“對我來說,結束一天課程後再開始國術訓練,可以讓我放松休整,不僅不覺得累,精神上反而更愉悅。”童煥宇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練國術,升入人大附中高中後仍勤練不休,市裡比賽、全國比賽參加過不少,國術上榮譽加身,令他一路堅持下來,而且更自信。一周訓練四天,每天下午放學後晚18時到20時是練武時間。如果臨近期末,訓練時間會調整為一周兩天,為了平衡學業和國術,童煥宇在學習上變得更自律,時間安排更合理,在校時就把該做的作業完成,不因國術愛好影響學業,也不因學業犧牲愛好。“緊張的學習之餘也需要适當的放松,國術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身體好精神好,能讓我學習更專注。”

學校國術的開展,離不開專業人士的支撐。在濮陽市國術特色學校建立工作中,市國術協會在教育訓練教師和教授學生國術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援。濮陽市國術協會教練時常走進學校傳授國術課程、義務免費教學,得到了學校老師、學生及家長的一緻好評。濮陽市體育運動學校國術教練、國術協會副會長代忠波說,學校重視國術,學生喜歡國術,這是推廣、普及、提高國術的關鍵。“我們國術協會将再接再厲做好國術特色學校的教育訓練教學工作,讓更多孩子通過練習國術成就健康快樂人生。”

來源: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