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現代快報訊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博物館就已經開始“上新”年貨了。

南京博物院與南京大牌檔聯名推出年貨禮盒,鎮館之寶西漢金獸化身守歲燭;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和生鮮超市聯名推出“鮮生博物展”, 讓你在買買買中沉浸式打卡吳地文化;故宮博物院的虎年春聯、福字套裝“福筒”網店月銷已超3萬,南博蘇博兄弟聯名的虎年主題月曆首批已售罄……

什麼樣的文創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網紅博物館跨界聯名,怎樣才能真正出圈?

博物館+本地餐企:

鎮館之寶為你“守财”

西漢金獸化身守“歲金虎”,清代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金錢虎”送祝福……即将到來的虎年,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大惠企業旗下的南京大牌檔聯名,推出“寅震九州福虎臨門”系列新春禮盒。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大牌檔聯盟款年貨禮盒

“金虎守歲”禮盒頂上的小金獸最吸睛。它的原型是南博鎮館之寶之一——西漢金獸。“這隻金獸是等比例縮小的,選擇它不僅因為文物本身非常珍貴,還因為它出土時是被放在裝滿金器的青銅罐上,有守财的好寓意。”南京博物院文創部從業人員黎秦說,小金獸打開,裡面是一支蠟燭。過年有“照虛耗”的傳統,守歲要點燃守歲燭。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西漢金獸化身守歲燭

“虎虎盈春”禮盒上,“金錢虎”有招财的寓意,取材于南京博物院所藏清末民初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提取桃花塢木刻年畫元素設計的禮盒

禮盒的外觀設計也有講究。“金虎守歲”禮盒的外形設計,靈感來源于南京城門,盒身印有“内十三外十八”城門名;“虎虎盈春”的外形則是象征老百姓的家門,盒身印有南京各路與虎有關的街巷地名。“這代表了對國家和每個小家的祝福。”黎秦說。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靈感來源于南京城門的禮盒

禮盒中,不僅有青魚幹、臘鴨腿、香腸、桂花年糕等好吃的年貨,還有春聯、年畫、福字、紅包、門箋等。既有煙火氣,又有人情味兒。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提取桃花塢木刻年畫“金錢虎”設計的紅包

黎秦透露,目前禮盒線上上預售情況還是不錯,已經接到不少大客訂單,預計銷售高峰期将在2022年1月。

博物館+生鮮超市:

買菜也是沉浸式逛展

逛超市偶遇“文物”,買米買菜好像沉浸式參觀逛展,是什麼感覺?蘇州吳文化博物館與蘇州盒馬、支付寶關聯,辦了一場沉浸式的“鮮生博物展”。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超市裡的鮮生博物展 吳文化博物館供圖

吳文化博物館将館藏文物和吳地曆史等資訊,與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費場景融合,制作吳地風物标簽,闡釋生鮮産品文化資訊,展示飲食文化相關文物,聯合開發文創食品,運用AR等技術線上線下關聯,将博物館“搬進”生鮮店,“植入”人們日常生活。

茨菇、雞頭米、水芹、鲈魚、豬肉……這些道地傳統食材,至今仍然是蘇州人飯桌上常見的菜肴。吳文化博物館的項目團隊專門設計風物标簽,挖掘和展示其背後的文化資訊。比如,“水八仙”的營養價值、“莼鲈之思”的由來、野豬的馴化、熟食的擷取、葡萄的種植……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其實,博物館裡展示的許多曆史遺存,都與古人的日常生活有關,比如,吳文化博物館館藏的青銅簋、腰沿圓底釜、銀匙等等。這次,在超市的餐飲區域,博物館從業人員對相關文物進行視覺化展示,讓消費者在飲食的過程中了解古代飲食器具、飲食方式等。未來,吳文化博物館還将開發聯名款的烘焙、西點等文創産品。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打開支付寶小程式搜尋“吳文化博物館”,通過AR掃一掃,還能參與“在逃文物大搜捕”“江南文物大轟趴”等互動遊戲。

“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在展示和傳承江南文化的同時,助力文化産業消費更新。”吳文化博物館相關從業人員表示。

博物館+博物館:

“兄弟”聯名實力圈粉

春聯、福字、财神畫、門箋、挂曆、台曆……這些過年少不了的“氣氛組”,許多網紅博物館不約而同選擇了“打包”成禮盒。

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蘇州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西安碑陵博物館等網紅博物館,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包含春聯、福字、紅包等“多件套組”的禮盒,各具特色。

故宮的“帶貨實力”一如既往地強大。截至12月15日,僅在“故宮淘寶”網店,包含春聯、福字、财神畫、紅包等“過年多件套”在内的福筒,已經月銷超3萬件;包含《千裡江山圖》《聽琴圖》等衆多曆史名畫的“丹青月曆”已月銷超1萬件。

在南博文創商店的入口,一款開本小小的虎年挂曆,位置并不起眼,卻吸引了不少人翻看。它是由江蘇兩大網紅IP——南京博物院和蘇州博物館“兄弟”聯名推出的。從業人員介紹,這款挂曆目前首批5000件很快就售罄了,第二批到貨第一天就賣出300件,還接到不少企業的大批量采購訂單。這款虎年挂曆,選取了文征明、唐寅、翁同龢三位書畫大家的作品,他們都是虎年出生的江蘇文人。12張内頁分别是文征明和唐寅畫作,展現了明代江南才子的才情和氣質;封面題字“虎”“一嘯生風”則提取自翁同龢的書法作品,筆力沉郁、氣度恢弘、雍容肅穆。

網紅博物館和餐企、超市聯名“上新”年貨,你會裝進購物車嗎?

△南博蘇博聯名的虎年月曆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這些人氣高的文創春聯、月曆大多售價在百元以内,顔值高而價格不高。比如,南博、蘇博的聯名挂曆售價28元。

博物館跨界聯名,如何真正破圈?

網紅博物館為什麼都愛跨界聯名做文創?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楊傑認為,一方面能促進自己的展品、館藏特色很好地轉化,融入當下生活;另一方面,能讓社會大衆認識并走近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利用文創,讓大衆關注博物館,打造博物館的‘品牌’。”楊傑介紹,博物館文創有很多種呈現方式,聯名是一個比較有熱度的方式。聯名可以拓展視野,除了和商家聯名,還包括和藝術家、社會名人、時尚圈、老字号等不同領域之間的聯名,“通過聯名的方式,能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關注。”

他舉例說,現在很多藝術家和時尚品牌聯名,打造潮牌。同樣地,博物館也要更多和當下潮流文化、年輕文化融合,借助現在新媒體和自媒體傳播産生熱度。

什麼樣的文創人氣高?楊傑總結為:“好用、好玩又不貴。”他分析,目前文創的消費主力是年輕消費群體。從消費分析來看,價格偏中低會有比較大的市場佔有率。另外,新奇有趣,也能促進文創銷售。“是以,還得從市場本身來入手,再回歸到産品如何開發和聯名。”

怎麼打造“爆款”?楊傑認為,聯名文創的設計、打造,要展現差異性,要考慮怎麼和當下生活融合,要貼近社會大衆的需求,不是簡單地貼标簽,而是“讓文創融入生活、走進生活、裝點生活、美化生活。”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劉靜妍 見習記者 張文穎/文 王曦 錢念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