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大臣被敵國扣押了25年,乾隆卻下令:此人永不可踏回大清一步

在古代,被敵國俘虜之後,總有些人因為吃不了苦頭,叛變成為了漢奸,但是也有另一些人堅持氣節,做到了忠君愛國。

就例如西漢時期的蘇武,他在環境惡劣的北海堅守了19年,堅持不投降匈奴,最後名垂千古。不過清朝大臣楊重英的氣節卻比蘇武還要高。

楊重英出生名門,祖父和父親都是清朝時期的封疆大吏,分别受到了雍正和乾隆的重用,可謂是風光無限。

清朝大臣被敵國扣押了25年,乾隆卻下令:此人永不可踏回大清一步

但可惜的是,後來楊重英的父親楊應琚在抗擊緬甸的戰争中指揮失誤,為了掩飾過錯,楊應琚甚至還虛報軍功。乾隆皇帝一怒之下,逼令其自盡。

禍不單行,楊重英當時也在雲南擔任按察使,在父親被緬甸軍隊打敗的時候,楊重英率兵支援,卻不幸被俘虜了。

在這之後,緬甸就扣押了楊重英,并且放了他兩個親信回去報信。乾隆皇帝在得知楊重英兵敗被俘,卻沒有自盡謝罪時非常震怒,随後就将這兩名親信處死,并且親自下旨:勒令楊重英不得踏上大清國土一步,否則下場就和這兩個親信一樣。

為何乾隆皇帝會下如此嚴重的指令呢?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

清朝大臣被敵國扣押了25年,乾隆卻下令:此人永不可踏回大清一步

一方面,楊重英兵敗被俘,這本身就是一種嚴重失職的行為,而且有損大清的國威,把國家的面子都丢到國外去了。

另一方面,楊重英被俘虜後,沒有馬上自盡,乾隆皇帝下意識地認為楊重英會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之下叛變成為清奸,将來會對國家不利。為了以絕後患,乾隆皇帝才勒令楊重英永不能回國,這和漢武帝錯殺李陵一家是一個道理。

但是沒想到,楊重英是一個有氣節的硬漢。緬甸國王其實是很希望楊重英能夠投降的,一是可以利用楊重英來對付清朝,二來也可以丢一丢乾隆的老臉。國王甚至還派自己的公主去引誘楊重英,但是在美色和富貴面前,楊重英最終還是抵制住了誘惑,依然沒有投降。

緬甸國王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将楊重英囚禁起來,這一關就是25年。

要知道,蘇武雖然在匈奴待了19年,但其中也有娶過匈奴的女子為妻,而楊重英卻拒絕了敵人的一切誘惑,可見他的氣節比蘇武還要高出不少。

清朝大臣被敵國扣押了25年,乾隆卻下令:此人永不可踏回大清一步

時間一晃來到了1781年,趁着乾隆70大壽之際,緬甸方面想和清朝修好,于是便釋放了楊重英。

可惜的是,楊重英最終還是沒能回到故土。楊重英到了邊境之後,地方官員嚴守乾隆皇帝的指令,堅決不予放行。等到乾隆皇帝知道楊重英在敵國受苦受難25年,依然沒有投降之時,覺得他确實是一個忠臣,這才下了指令讓其回京。

但是等到消息傳到雲南的時候,曆經風雨的楊重英已經病逝了,他最終還是沒能回到故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