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軍區司令員是少将,兩位副司令員,一位是中将,一位是上将

按照我們一般的了解,一個軍區的司令員肯定比副司令員軍銜要高才對。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個軍區。1947年,陳老總上司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上司的華中野戰軍合并為華東野戰軍。

華東野戰軍是野戰部隊,當然也是主力部隊。同時還成立了華東軍區,司令員還是陳老總。華東軍區那是地方部隊。華東軍區下轄的有一個渤海軍區,位于冀魯邊一帶。

這個軍區司令員是少将,兩位副司令員,一位是中将,一位是上将

(袁也烈少将)

渤海軍區的司令員是誰呢?他叫袁也烈,湖南洞口人。很多人估計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袁也烈的革命資曆非常老,他畢業于黃埔二期,參加過北伐戰争,當時在葉挺獨立團當連長、副營長。

大革命失敗,袁也烈參加了南昌起義。在南昌起義中還有一個小插曲,袁也烈完成起義作戰任務之後,在南昌城設定路障,看見一個中年軍官騎馬過來,就把他抓了起來。後來,才知道,他抓的居然是朱老總。真是不打不相識。

這份革命資曆鮮有人能比吧。袁也烈在1925年就光榮入黨,是一位老黨員。抗日戰争爆發,袁也烈很早挺進了山東,在敵後開辟根據地。渤海軍區成立,他擔任司令員。他是渤海軍區的重要開拓者。

這個軍區司令員是少将,兩位副司令員,一位是中将,一位是上将

(廖容标中将)

建國後,袁也烈擔任過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渤海艦隊政委等職,被授開國少将,後來長期負責海洋水産工作。袁也烈這個軍區司令員的名氣不大,兩位副司令員的名氣可就大了,而且都比他的軍銜高。

一位叫廖容标,江西贛縣人,廖容标參加革命沒有袁也烈早,入黨時間也沒有袁也烈早,紅軍時期,廖容标在中央紅軍中當過連長和營長。抗日戰争時期,廖容标也較早來到敵後山東,發展革命隊伍。

廖容标為黨拉起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隊伍,因為軍紀嚴明,愛民如子,廖容标得了個“菩薩司令”的綽号,他在山東軍民中威望很高。抗日戰争勝利,廖容标擔任渤海軍區副司令員。

這個軍區司令員是少将,兩位副司令員,一位是中将,一位是上将

(宋時輪上将)

1948年,廖容标參加了濟南戰役。濟南解放,他擔任警備司令員。建國後,廖容标擔任過安徽省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被授開國中将。

另一位副司令員的名氣就更大了,他就是開國上将宋時輪,湖南醴陵人。宋時輪一個開國上将,為什麼才當了渤海軍區的副司令員呢?首先,渤海軍區是袁也烈開拓的,宋時輪來得晚。

其次,宋時輪是兼任渤海軍區的副司令員,他更重要的職務是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再說了,宋時輪是黃埔五期的,袁也烈是他的師兄啊,參加革命也比他早,給師兄當副司令員,不丢面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