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李冰立傳,解身世之謎,作家凸凹長篇曆史小說亮相天府書展

一提到都江堰,或許多數人都會想到蜀郡太守李冰,這位名垂千古的治水功臣。

然而,他是哪裡人?治水本事從何而來?怎樣成功建設龐大的都江堰?他的經曆、脾氣、嗜好、三觀是什麼樣?他的愛情、家況、恩人、仇敵、朋友圈有哪些?作為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在從仕行政、權力博弈與掣肘中,除了建都江堰,他還有什麼作為?

今日,著名小說家、成都市作協副主席凸凹,最新創作的長篇曆史小說《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以下簡稱《湯湯水命》)亮相2019天府書展,用34萬字揭秘李冰人生蹤迹。凸凹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這寫這部長篇小說,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還原李冰秘聞,向李冰緻敬。

給李冰立傳,解身世之謎,作家凸凹長篇曆史小說亮相天府書展

據悉,這是天府書展上“四川曆史名人叢書”的其中一部。在11月30日下午,随着“當代視角,與曆史名人‘對話’——四川曆史名人叢書·小說系列”圖書活動的舉行,多位作家以四川首批十大曆史名人中的大禹、李冰、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轼等為原型創作的系列作品,都将亮相本次天府書展。

以小說形式

揭李冰身世之謎

“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凸凹說,一個叫冰的人就這樣來了,從《史記》中來,連姓氏都沒有,隻知他任職蜀郡守。

後來據《蜀王本紀》指出,這個叫冰的蜀郡守,姓李。

“我們知道李冰在2000多年前建了都江堰——至今還在滾滾向前、潤澤人類、居功至偉的神奇水利工程。修大堰,治岷水、沱水,穿二江成都之中,開航運,廣灌溉,鑿鹽井,立三祠,安石犀,建七橋……其實,那時李冰置身的是一個民族衆多、地理複雜、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反秦勢力與情緒依然存在的高難處境。再則,他大約是史籍和傳說、官方和民間,唯一沒有一字微詞的曆史人物。可他真是這樣一位十全十美的聖人或神仙嗎?這些,都不清楚,衆說紛纭,莫衷一是。”凸凹表示,他緻力于向李冰緻敬的長篇新作《湯湯水命》,是以小說的形式生動地予以回答。

在他看來,李冰,魚凫後裔,公元前311年生于蜀地陽平山。兩歲逃蜀,輾轉多年定居鹹陽。治水天下,三入蜀境。公元前277年任秦國第三任蜀郡守,曆十八年建成都江堰。公元前238年于洛水章山(今什邡境)去世。

給李冰立傳,解身世之謎,作家凸凹長篇曆史小說亮相天府書展

↑四川曆史名人叢書·曆史小說

錯亂時空、架空曆史

演繹李冰的一生

據了解,《湯湯水命》以末代魚凫王的漫漶回憶作第一人稱叙述,以事件組團為結構布局,以《四庫全書·三命通會·論納音取象》有關水命的闡解為包裝,以吊詭的蜀霧為底色,以鮮明的“蜀性”為特質,以堅定的治水為引擎與脈動,錯亂時空,架空曆史,縱橫捭阖,勾古連今,融合古蜀國傳說、先秦百家思想、戰國權力較量,以及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演繹出非同一般的以水彰名的李冰的一生。

秦昭襄王、宣太後、白起、司馬錯、範雎、五代古蜀國蜀王、蜀王子泮、秦惠文王、張儀、張若、甘茂、秦國四貴、戰國四公子、三蜀侯(通、恽、绾)、陳壯、趙丹、屈原、巨子、屍子、荀子等真實人物在書中走動,既是鮮活的場景,又是蜀霧般的背景。

凸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湯湯水命》寫的是都江堰締造者、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的一生,亦是寫李冰的時代。“那是一個大師出沒、英雄輩出、百家争鳴、縱橫有方、進退有據,令人熱血沸騰的大争時代。”

厘清李冰人脈圖

刻畫春秋蜀地地标與地望

凸凹說,他寫此書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厘清李冰人脈圖,刻畫春秋蜀地地标與地望。《湯湯水命》一書中的人物,是以由多個方面、多個陣營構成:李冰家族、兩家淵源頗深的嬴漪家族、蜀地豪族金淵家族、治水同盟、蜀郡府吏僚……涉及司馬錯、白起、嬴稷、芈八子、魏冉等曆史名人。

同時,對春秋戰國的名川、名山、名城、名地等多有涉及,尤其對蜀地地标性山川、城鎮、建築的地望,更是作了時空對位、虛實對位的楔嵌與榫卯:長江、黃河、岷江、沱江、錦江、龍泉山、洛水章山(今什邡境)、牛鞞縣(今金堂、簡陽)、三星堆等地标在書中活靈活現。

【名家簡介】 凸凹,本名魏平。1962年春天生于都江堰,詩人、小說家、編劇。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成都文學院終身特約作家,四川省李冰研究會理事。 出版有長篇小說《甑子場》《大三線》、中短篇小說集《花兒與手槍》、詩集《蚯蚓之舞》、散文随筆集《紋道》、批評劄記《字簍裡的詞屑》等書20餘部。編劇有30集電視連續劇《滾滾血脈》。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曾琦

編輯 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