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内容來源:丈量城市公衆号 攝影:李忠 李海濤 撰稿:李海濤 | 插圖:李海濤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隅田川來曆

隅田川,位于埼玉縣與東京都分界河荒川的下遊,而荒川則是東京都會區内最重要的水道之一,其河面最寬處達2.5公裡,位列日本第一。荒川上遊水面寬闊,縱貫東京七個城區,下遊河道大幅收窄,導緻泥沙堆積,形成沉降地質。是以,自古以來每逢洪水、風暴等自然災害侵襲城市時,下遊河道沿線都會淪為重災區。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1910的關東大水災,荒川沿岸數百人死亡,數千間房屋倒塌,下遊沿岸1公裡範圍内的城區被淹。1913年日本政府下定決心治理荒川,在其下遊河段興建分洪道,即「荒川排水道」,工程于1930年完工,這段市區河道長23.5公裡,平均寬度約500米(包含堤岸區域),流域面積690.3平方公裡,大幅纾解了東京市區一帶的洪水威脅。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1946年,東京新聞發起民間對該河道的命名号召,隅田川的名字票數第一,(隅田川為古名,意思是在河流的三角洲種田,後來又衍生出了角田,墨田,澄田等叫法)但是當時「隅字」并不是日語通用字,于是未被采用,官方依舊統稱為荒川。1965年,政府正式将荒川排水道編為荒川的主河道,岩淵水門以下的荒川河道最終命名為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1949年、1959年的太平洋風暴,讓東京深刻意識到更大的威脅來自于海洋,于是隅田川沿岸不斷進行更新改造,以應對自然災害挑戰與滿足城市發展需求,探索與「敵」共生之路。如今的隅田川是東京「生活」的河,有80萬人生活在兩岸;「生産」的河,14萬家企業,150萬員工在這裡聚集;有生機的河,淺草寺、晴空塔、國技館、江戶東京博物館等文化、建築地标坐落在兩岸,隅田川花火大會也在這裡舉行。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國家:日本

區位:東京都荒川至東京灣之間的河道

坐标:35°42'28.97"N, 139°47'53.74"E

長度:約23.5公裡

所在城市人口:

市區人口約955萬(2018年10月)

特色:抗擊自然災害與城市功能結合的河流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期,隅田川面臨着城市快速擴張用地緊張的問題,而沿河地帶因水災、地震的頻發,形成了有地不能用的現象。

應急期: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隅田川周邊大部分區域在最高潮位線以下,快速建設的防護牆割斷了城市與隅田川的聯系。

隅田川通過不斷更新的堤防系統,試圖破解這一沖突,直到「超級堤防」(也稱綠堤防,是将堤内建築基地提高的設計,1988年開始興建,迄今已建成了7km的超級堤防) 開始建設,它不僅能抵抗洪水的侵襲,具有優秀的抗震能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增加了大量優質的可建設用地,重塑水與城市的關系,水、城之争的難題迎刃而解。

提升期: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超級堤防:高14米,寬約400—500米,可以抵禦200年一遇的災害。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大量親水的開發用地。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普通堤防:此類堤防具備防洪抗震能力,但建設用地未增加,水與城的割裂問題得不到解決。

岸線一日遊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1999年,《東京景觀條例》将隅田川兩側50米岸線定為:「隅田川景觀保護軸」,規範建築建設,增設休憩平台和綠化景觀,建構「露台護岸的一日使用系統」。依托岸線為市民提供了晨練、工作休憩、夜間觀景、花火大會等活動的水岸休閑空間。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文藝複興」運動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政府啟動「隅田川文藝複興」微更新項目,通過塑造生态岸線提高水質恢複生态;與有關組織合作,開展與河流有關的公共關系活動;修訂「河道占用許可規則」允許商業開發,例如,2013年沿水岸建立了第一家咖啡館。這一系列的行動,重塑了有活力的現代濱水生活。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隅田川沿線的文娛區分布示意

江戶時代隅田川是城市的文娛中心,近代工業的大力發展,使得該區域的文娛屬性消失殆盡。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如今,在超級堤防的保護及活力濱水岸線的吸引下,一個當代的文娛中心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西岸有更新版的淺草寺坐鎮,東岸興建的江戶東京博物館、晴空塔、國技館、東京複興博物館等文化娛樂設施星羅棋布,用當代的手法重新演義江戶時代的繁華景象。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江戶時代因城市防禦的原因,隅田川上的橋梁被限制建設,從明治時期開始兩岸的聯系逐漸加強,橋梁大量湧現。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如今隅田川上的橋梁有30多座,僅河口至淺草一帶大約7公裡的河段就有:佃大橋、兩國橋、蔵前橋、廄橋、駒形橋、吾妻橋、言問橋等大小共16座橋梁,是以隅田川被譽為「橋梁博物館」。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關東大地震後,複建的橋梁出于車輛通行和抗震的雙重考慮,采用了「修舊如舊」的形式建設,即原始外貌現代結構,而建立的橋梁則都具有自身獨特的設計,它們一起展現了東京的曆史變遷。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隅田川将城市建築、自然風光串聯起來,百步一景,可謂是城市中一道天然的風景線。這種風景的最佳觀賞角度無疑是在水上,于是,隅田川規劃出城市第二條觀光遊覽線路:水上通航。通航線路在不同區域有着強烈的環境切換,有濱海風光,也有現代都市,還有文化景點,形成了豐富遊覽路線,如淺草台場周遊觀光線、悠悠一日遊線路、海濱公園線、夜遊路線等等,滿足了遊客不同的需求。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通航的船隻根據路線的不同進行差異化打造,既有曆史之船,也有未來之船,不僅豐富了遊客體驗,其本身也成為了水面上一道多變的風景。例如「宇宙船」号(HIMIKO),就是日本漫畫家松本零士設計的未來交通工具,從現代新都心台場出發,一路可以領略東京的現代之魅。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圖檔影像版權歸1/6圖檔工作室所有,引用請注明出處。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
人定勝天的東京命脈:隅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