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每一張老照片的背後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曆史,這裡沒有政治,隻有曆史背後的落寞!

此人是晚清“禁衛軍司令”(禁衛軍大臣)、皇族族長、正黃旗、法國索米騎兵學校出身,就連末代皇帝溥儀見到此人都會抱頭痛哭,那他到底是誰呢?來頭為何如此之大?其實了解晚清末年那段悲慘曆史的人都知道,盡管晚清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丢盡了“種花家”的臉面,但也不是每個皇族都心甘情願的任人宰割,比如溥儀的七叔、光緒皇帝的胞弟、輔國公(加郡王銜),人稱"濤七爺"的——愛新覺羅·載濤。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此人出身于清末皇族,是晚清重要政治人物,1910年2月曾親赴歐、美、日等八國考察,5月被派到英國做專使大臣。而上述八國就是1900年進軍北京把慈禧老佛爺趕到西安的那八個國家,到此時也能看出清朝也有些知恥而後勇的覺悟,畢竟總被打的到處亂跑也實在說不過去。

是以清廷在甲午戰争之後開始加速改革曆程,但留給清朝的時間不多了。上圖的載濤雖然身穿西式軍裝,但頭頂上依舊是滿洲頂戴。

下圖為載濤身穿禁衛軍軍服的照片,在1910年清朝頒布的《禁衛軍大臣奏訂禁衛軍服色章記折》裡規定,禁衛軍軍裝必須徹底放棄滿洲傳統的軍裝及頂戴一律采用西式。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通過對不同時期軍帽的變化,也看得出來清廷的認識和覺悟也在進步,隻不過沒有向日本那樣在首次簽訂“開國條約”後就痛定思痛,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一舉結束了被歐美欺淩的曆史。

清廷的覺悟太過緩慢、思想僵化到令人發指,因循守舊、祖宗之法不能改變讓中國更加落後于時代。當逐漸意識到不得不變時,曆史已經不會再給清朝任何機會了。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1911年5月回到國内的載濤開始擔任禁衛軍大臣,1917年張勳複辟時,載濤繼續擔任禁衛軍司令,隻不過有名無實而已。

可以說載濤此人生不逢時,如果出生在明末清初以載濤一生愛馬的個性,以及作為愛新覺羅的子孫他一定會身披甲胄、開疆擴土。但作為末世皇族即便他有在民國時期,賣掉老宅擺地攤也不去東北做漢奸的骨氣,但面對即将轟然倒塌的大清王朝誰都會無能為力。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在1911年參加陸軍校閱合影的載濤,左側人物是李經邁,他是李鴻章的第三子,曾經跟随載濤一起考察歐美。下圖是1910年在考察布達佩斯(當時是奧匈帝國領土)拍攝的合影。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作為溥儀的親叔叔,載濤在日軍占領東三省後曾言辭拒絕去東北擔任僞職,并反對溥儀和日本人同流合污,是以與溥儀、溥傑兄弟倆反目。

建國後由于載濤是光緒皇帝的異母弟,溥儀的親叔叔,又拒絕擔任過僞職,氣節讓人敬佩,地位在皇族後裔中德高望重。同時載濤平易近人,對家族事務非常熱心,為親屬們辦過很多事,也參加過人大,得到過接見,是以載濤被家族成員尊稱為“族長。”

此人是禁衛軍司令,大清皇族族長,建國後溥儀見到他抱頭痛哭……

1955年載濤得到了一個任務,就是去撫順看望正在接受改造的溥儀,幫助他好好學習,更好的進步,争取早日成為一名“新人。”由于兩人多年未見,當溥儀看到叔叔來看自己時大步跑了過來抱住載濤,口稱七叔抱頭痛哭。這種痛哭既包含了骨肉親情之間長久未見的痛心疾首,和獨自一人忍受的落寞之情,也一定會包含悔不聽當初七叔的勸阻,導緻自己被日本人利用一失足成千古恨。

二戰德國北非軍團老照片難得一見,網友:三個裝甲師足以稱雄大漠

蘇德戰争德軍老照片:東線的樹林……成為了德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曆史證明能夠嚣張一時卻未必能嚣張一世,日本戰後老照片說明一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