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明朝的大奸臣,權傾朝野,為何家産如同清官一樣多?

我國古代曆史非常精彩,随着幾十次的朝代更換,一個又一個君主登上曆史的舞台,無論執政的皇帝是清明聰慧還是昏庸無能,朝廷總會出現一些賄亂腐敗之氣,以此産生了貪官。曆史上也有很多十分痛恨貪官的皇帝,例如明朝的朱元璋,他的一生緻力于消除朝廷内外的貪官,他實施了一系列治理貪官的政策,甚至将自己A錢受賄的女婿處死,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條例之下,明朝的貪官依舊如野草一般瘋狂、難以清除,今天要說的就是明朝的大奸臣嚴嵩。

他是明朝的大奸臣,權傾朝野,為何家産如同清官一樣多?

據《明史》一冊中曾記載,明朝曾出現過100多位奸臣,其中有一位奸臣的存在顯得十分突兀。據說侍衛搜查财産時,這位被稱作“奸臣”的嚴嵩,為何家産卻如同朝廷裡的清官一樣多?按理來說,奸臣都會有很多的财産,這是怎麼回事呢?

他是明朝的大奸臣,權傾朝野,為何家産如同清官一樣多?

嚴嵩自小十分聰慧,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19歲就在鄉試中拔得頭籌,開始了他的官宦仕途。嚴嵩為人正直、不與官場賄亂之人同流合污,是以直至40歲,他依舊隻是一個小小的國子監的職位。然而在他五十歲的時候,突然深谙官場之道,為了提升官職,他開始巴結首輔夏言,得到接近嘉靖帝的機會。嘉靖帝沉迷“修仙”,以道教為信仰,将沉香水葉冠賜予大臣們,嚴嵩看此情況,便把皇帝賜予的東西挂在身上,在皇帝面前阿谀奉承,就這樣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他是明朝的大奸臣,權傾朝野,為何家産如同清官一樣多?

首輔夏言認為嘉靖帝不理朝政、沉迷于荒謬迷信之事,實屬昏庸無能,數次向皇帝表達不滿之情,時間已久,嘉靖帝邊對夏言慢慢有了意見。此時嚴嵩為了讨好嘉靖帝,便提議将嘉靖帝的生父追随冠名、列入太廟中,此時一提出,嘉靖帝十分高興,認為嚴嵩是他不可多得的心腹之臣,嚴嵩便輕松取代了夏言的職位,成為了首輔大人,此時的嚴嵩已将嘗到了權力的甜頭,他的欲望已經不能被滿足了。

嚴嵩在登上首輔一職後,野心開始慢慢展露出來,他為了自己在朝廷中權傾一方,便設計将阻礙他勢力的大臣們一一害死,甚至将對他有提攜之恩的夏言處死,他權利的爪牙已經延伸在整個朝廷内外。随着年級的增長,嚴嵩認為他需要在朝廷裡安排一個眼線,他便在朝廷為自己的兒子嚴世藩留一職位。自此,父子兩個便在朝廷買賣官職,受賄錢财,權傾朝野。過于招搖的父子兩人最終被大臣舉報,嘉靖帝将嚴嵩貶回老家,沒收了他所有的财産,沒過幾年,嚴嵩就因病而亡了,死後更是沒有什麼人前去吊唁,可悲可歎呀。

他是明朝的大奸臣,權傾朝野,為何家産如同清官一樣多?

據史料記載,嚴嵩家中搜取道德銀兩還不如朝廷重臣的多,隻有幾萬兩白銀罷了,也曾有民間傳聞,嚴嵩将受賄而來的錢财換成了字畫,這一舉動與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