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绯飛
千呼萬喚之下,張若昀終于用一隻“柿子”引出自己的第二個“傑克蘇”角色——《雪中悍刀行》男主徐鳳年。
《慶餘年》大爆,《雪中悍刀行》正在播出,《顯微鏡下的大明》才殺青不久,《霍去病》待播,《慶餘年》《雪中》的續集也早早預定……僅看張若昀這幾年的作品和存貨,俨然已經是男頻古裝劇“第一男主”的不二人選。
張若昀與男頻劇男主的适配表現在很多方面。《慶餘年》定角時,靠對角色的了解打動了導演和制片人;播出後又用一場“醉酒吟詩”戲成功讓觀衆及原著粉認可這版“昀式”範閑;徐鳳年的來曆更是帶上了幾分金手指的味道:早在2017年,《雪中悍刀行》原作者烽火戲諸侯就已在微網誌欽點張若昀。
《雪中悍刀行》作為一部又是由張若昀出演、王倦編劇的男頻小說改編劇,自然而然承載着《慶餘年》觀衆對同班底的高期待。隻是這次,張若昀的“欽點”男主之路,不再如以往那般“傑克蘇”了。
01
張若昀,有點“傑克蘇”天賦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傑克蘇”這個概念。
從名字也看得出來,“傑克蘇”與“瑪麗蘇”當屬同根同源,指代的是藝術作品中人設逆天、無所不能、同時異性緣好得不講道理的角色。與“瑪麗蘇”的主角光環通常點亮在戀愛關系上不同,“傑克蘇”們不會過多地将精力放在兒女情長上,靠着金手指一路開挂走上人生巅峰才是他們的主線任務。開後宮?勉強算作打怪更新路上的小小消遣罷了。
帶着這個定義來看,男頻劇男主并非全是“傑克蘇”,基本除了那幾本古早男頻小說的改編作品外,懸疑、曆史、權謀、諜戰等題材的男主光環大多還屬于正常可接受的範疇。而在這為數不多的幾部經典男頻IP改編作品中,張若昀就與其中三部結下了或多或少的緣分。
前文提到過,《慶餘年》的範閑是張若昀争取而來、《雪中悍刀行》的徐鳳年則是由作者欽點,而今年年初大火的《贅婿》甯毅一角,最初也是拟邀張若昀出演。巧的是,如果僅從張若昀以往出演過的劇集類型和原文描述來看,這三位主角沒有一位與張若昀相像。
在原文描述中,範閑、徐鳳年皆是天下聞名的俊美公子,甚至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在文中描寫範閑時還用上了“容貌俊美無雙,尤勝于女子”這樣的語句,這也是為什麼當初範閑的選角公布初期張若昀不被看好的原因。
剛出道的張若昀,基本都是在《黑狐》《雪豹》這類曆史革命劇中打轉,與“俊秀”“清貴”一類形容詞差了少說有兩萬五千裡;後來又出演了《無心法師》《麻雀》《法醫秦明》等作品打出知名度,但同時被貼上了“制服帥哥”是标簽。軍裝、西裝帶給人或荷爾蒙或禁欲的印象,直接将張若昀放在了“陰柔”的對立面。
觀衆對張若昀角色想象力的拓展開始于《九州·天空城》。劇中張若昀飾演的羽皇風天逸,設定是“瀾州第一美人”,美到第一集初遇女主脫口而出“你好美啊”的程度。最初看到張若昀戴着藍色美瞳出場時,觀衆疑惑、震驚、不接受,認為來演這樣一位“美人”的張若昀是不自量力,“撞臉哈士奇”的梗也是自那時開始出現。
不料随着劇情進展,觀衆不僅接受了張若昀的“妖豔美人”設定,還自發二創,讓羽皇陛下成了當時“改變B站審美”的男人,打開視訊,舔屏彈幕糊了好幾層,幾乎看不到人影。
同樣的情形,轉移至“貌若好女”的範閑身上結局依舊,即使沒了羽皇的妖豔扮相加持,“昀式範閑”仍然是男頻IP改編作品裡接受度最高的男主。不得不說,張若昀對于拿捏這類帶着些“傑克蘇”感的角色,是有點天賦在身上的。
02
Bking是必要的,油膩是必不能要的
知乎“《雪中悍刀行》中徐鳳年是個怎樣的人?”問題下,最精煉的回答當屬“逼王”二字。話糙理不糙,烽火戲諸侯筆下的徐鳳年胸有溝壑、有錢有勢,一副纨绔公子做派,正是個帶着滿滿“傑克蘇”味的BKing。
自《雪中悍刀行》影視化消息傳出,書粉對于影視化選角的熱情便居高不下。綜合各平台讨論結果來看,書粉中呼聲最高的徐鳳年人選莫過于《龍門飛甲》時期的陳坤。
書粉看好陳坤的原因,除了“廠花”陳坤與徐鳳年“陰柔”“北人南相”的外形相符之外,陳坤本人與出演過的曆代角色身上十年如一日的BKing感也是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可見,“傑克蘇”男主需要BKing。
網上有傳言稱,原作者烽火是看了張若昀在《九州·天空城》中的BKing表現而相中了他,而張若昀本人身上的“張進階”“高雙商”等标簽,也讓他本人就帶着幾分BKing氣質。
然而,不論是羽皇還是範閑,要穩穩拿住BKing與“油膩”的這一線之隔,并非一件易事。張若昀之是以能在BKing角色中來去自如,與他本人的松弛有着很大關系。
首先,張若昀對自己的外形并沒有超于自身條件的認知。《九州·天空城》劇本找上張若昀時,他和導演開玩笑道:“你看我這張臉,像美男麼?”自我認知不過度,就能在後續表演過程中更重視用演技代入人物,而非全靠先天條件“恃臉行兇”。
同時,不“美型”的張若昀雖與原文形象有出入,卻很符合男頻觀衆對男主的期望:不“偶像”、不“貌美”,但肩寬腿長自帶蘇感,這種與荷爾蒙有關的外形條件十分有助于男性觀衆實作自我代入。
其次,一個BKing是否有陷入油膩的危險,更多在于藝人本身展現出的日常性格,在油膩的邊緣反複橫跳而不越線是一位合格BKing的基本素養。恰好,張若昀的日常正是常遊走在“裝逼”與“逗逼”之間。
綜藝《明星大偵探》中,張若昀頂着“張進階”的人設,擔着“腦力值”的期望,走着“nice body”的路線,怎麼看都是偵探團中極易翻車的人設,但同時他也是明偵的“膽小擔當”,因怕黑而來的“燈控智商”聲名遠揚。進可理邏輯推兇手,退能被NPC直接吓跪,這種該拿範拿範、該認慫認慫的松弛感大大削減了作為BKing“端着”的感覺,守住了“油膩”的安全線。
當然,以上“優勢”都需建立在拿得出手的演技上。張若昀對表演的态度素來嚴謹認真,對于每一個BKing角色都設計、表現出了他們BKing之外的某些特質。範閑在原文中是一位“抿嘴一笑帶着幾分嬌羞”的少年,于是30歲的張若昀就真的将小範大人演出幾分可愛;徐鳳年是長于王府的北椋世子,為了演出徐鳳年的清貴少年氣,張若昀減重二十斤,最終在鏡頭前呈現出的效果真如劇中所說“洗幹淨後有幾分貴氣”。
03
範閑,張若昀的演技上限?
人選是合适的,但這次再戰“傑克蘇”的張若昀待遇卻不如小範大人。綜合觀衆的回報來看,大多是覺得徐鳳年與範閑過于相似,從張若昀的表演上并未看出這兩個角色之間很鮮明的差異。
一位《雪中悍刀行》原著讀者向星番表示,造成這種觀感的原因一方面與張若昀的處理有關,另一方面則是他認為《雪中》原著與《慶餘年》基調不同,并不适合現在有些喜劇色彩的改編風格。“如果是按《将夜》那樣拍,可能效果會好一點,現在這樣就和範閑的人設太像了。”
不論如何,張若昀已經在《慶餘年》《贅婿》(客串)《雪中悍刀行》三部劇中飾演這種機靈風趣、随性中帶着幾分認真的角色,接踵而至的類似人設,不僅讓演員本人有表演陷入模式化的風險,觀衆對他的态度也從《慶餘年》時期的廣泛認可,轉變為“他的演技上限是不是就到範閑了?”
不過,好在張若昀十厘清楚自己的處境。《慶餘年》的大爆讓他在選角上掌握了更多主動性,因而可以看到《雪中》之後,張若昀明顯将選角重心放在了小人物上。
上個月剛殺青的《警察榮譽》中,張若昀一改“傑克蘇”大男主路線,飾演了一位墊底考進派出所的見習警員李大為,每天在派出所處理街坊鄰裡的雞毛蒜皮,目前看來應該沒有什麼實作“大男主逆襲”劇情的機會。
而在改編自馬伯庸曆史小說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中,張若昀雖也是第一學霸男主,但這次的帥嘉谟失去了主角光環護體,也沒了身邊為他保駕護航的各路高手幹爹,隻是徽州絲絹案中的一個小小的基層公務員,鬥不過高位者、擋不住大廈将傾的曆史洪流,隻能成為政治鬥争的犧牲品,東躲西藏逃離追殺。
隻是,張若昀這身與男頻劇融合得頗為自然的BKing氣質遇上小人物到底是否合适,還尚無定論,隻有等《警察榮譽》和《顯微鏡下的大明》播出後才能見真章。相信張若昀也期待着那時向觀衆證明,張若昀的可能性,不止于範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