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n曾在《高通骁龍8 Gen1的最強挑戰者!聯發科天玑9000有多強?》一文中解讀過天玑9000的基本規格。昨天聯發科正式釋出了這顆晶片,一些功能和規格資訊得到了補充,下面咱們就來查缺補漏一下吧。

簡單來說,聯發科天玑9000選用了台積電4nm制程工藝,能耗比表現理論上要在骁龍8 Gen1選用的三星4nm之上。而且天玑9000的Cortex-X2超大核主頻更高一些,L3緩存也達到了8MB,再結合6MB SLC的大緩存總計14MB,對比以往8MB系統緩存可将性能提升7%,帶寬占用則節省25%。
是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天玑9000的CPU性能大機率會在高通骁龍8 Gen1之上。
天玑9000內建ARM Mali-G710MC10 GPU,聯發科表示其性能比競品高出35%,能效高出多達60%。參考骁龍8 Gen1與骁龍888的3D跑分資料,天玑9000在遊戲性能方面應該還不是骁龍8 Gen1的對手,但也足夠拉開2021年度旗艦一個身位了。
為了提升遊戲性能,天玑9000部署了動态光照優化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帶寬,擴充更多動态光照運算能力。同時該平台還支援全局能效優化技術,可以全方位覆寫處理器内的不同IP子產品,優化全場景下的功耗。據悉,天玑9000在日常浏覽這樣的輕度應用負載可節省38%的功耗,滿幀遊戲這樣的重度應用負載則可節省25%,溫度也能降低多達9度。
天玑9000支援全新的HyperEngine 5.0遊戲引擎,在智能調控、網絡、畫質、操控等各方面大幅進化。有意思的是,聯發科也學習高通,為天玑9000準備了一個獨立的控制台,玩家可以自主調節重新整理率等各種功能選項,不知道未來是否支援驅動更新,通過OTA的方式繼續優化3D性能。
這一次,天玑9000內建的第五代APU終于有名字了——APU 590,而不是含糊的APU 5.0。如果不出意外,後續的天玑8000會內建APU 5x0,AI算力應該會有所縮水。
APU 590 AI單元采用4個性能核心+2個通用核心的6核心設計。新增遊戲AI超分功能,通過遊戲AI低負載技術提供更高畫質、更低功耗,并結合GPU平衡畫質和功耗的需求。性能方面,APU 590對比上代(天玑1200)性能提升400%,能效提升400%,對比競品高出300%。在 AI Benchmark跑分中,天玑9000拿到了性能分69.2萬、能效分111的好成績,比第二名分别高出1.7倍和13%。
天玑9000內建的第七代ISP也被命名為Imagiq 790 ISP,數字清晰便于了解。其內建了3個18-bit HDR Fusion ISP單元,每秒可處理多達90億像素,支援最高3億像素攝像頭、3200萬像素三攝,并率先實作Android全功能HDR。此外,在拍攝高畫質視訊的時候,天玑9000的功耗依然足夠低,對比競品可節省30%。
天玑9000的基帶是新一代的M80,支援最新的5G R6國際标準,率先支援R16超級上行SUL、ULCA兩種技術方案,理論速率高達7Gbps。在5G UltraSave 2.0省電技術的幫助下,天玑9000對比競品5G輕負載/信号連線功耗降低32%,5G重負載/APP下載下傳功耗降低27%。
同時,天玑9000還支援2x2 Wi-Fi 6E和藍牙5.3,以及B1i/B1c/B2a三頻段北鬥。
目前,OPPO、vivo和Redmi都表示會在第一時間釋出搭載天玑9000平台的新旗艦,其中OPPO和vivo的新機應該都在3500元以上甚至更貴,而Redmi K50系列則有望将天玑9000打入2500元的普及價位。
綜合來看,天玑9000是2022年度骁龍8 Gen1的最大競争對手,而且二者之間的性能差距應該非常小,也是聯發科曆史上最接近高通旗艦表現的晶片。如果搭載天玑9000的終端足夠便宜,應該可以搶走不少高端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