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在當時的阿根廷,老阿爾弗雷多并不是唯一一個對職業足球發展存在疑慮的父親。描繪上世紀三十年代阿根廷市井生活的最著名電影之一《三逆子》正好抓住了人們的沖突心态。在那時,電影工業剛剛從默片時代走出,進入了有聲電影的新時期。這部電影由一本小說改編,包含了大量的對話和貫穿始終的背景音,展現了那個年代的社會思潮。電影的導演是恩裡克-蘇西尼,講述了一對開雜貨店的小夫妻與他們三個兒子之間的故事。家中的男主人一生有兩大樂趣,一個是看電影,另一個就是在平日中教育自己的三個孩子。三兒子都有自己的雄心壯志,但沒有一個人願意繼承父親的小生意。大兒子尤西比奧渴望成為一名探戈音樂家,喜歡追逐時下的潮流。二兒子愛德華多絕大多數精力放在了學習建築上,想成為一名偉大建築師。随着城市規模的迅速膨脹,郊區開啟了飛速的擴建,建築師這個職業成為了年輕人們尊敬的對象。小兒子洛倫佐夢想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但他的追求受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引起了父親的憤怒。在父親眼裡,洛倫佐簡直是癡人說夢。但當他看到兒子在一次重要的比賽中破門得分,獲得了萬衆球迷的歡呼時,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後來,洛倫佐在職業運動隊中獲得了體面的收入,并且資助哥哥尤西比奧進行音樂創作。全家從洛倫佐的新職業合同中獲得了難以置信的大量财富,愛德華多也成功通過弟弟的關系獲得了設計新體育場的工程項目。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三逆子》的宣傳海報

在《三逆子》中,洛倫佐由阿根廷大影星米蓋爾-安吉爾-勞利扮演。勞利本人就曾經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著名職業球隊大學生隊踢過職業足球。在電影上映時,全國發行量最大的《評論家》報刊登出了電影海報,并通過專欄方式介紹了勞利從一名足球運動員轉變為電影明星的傳奇生涯。這幅海報就拍攝于大學生隊主場的更衣室。勞利身着西裝,站在更衣室内的一角。圍在他身邊的是九名年輕靓麗的泳裝女郎。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勞利的個人海報

由于父親的影響,迪-斯蒂法諾成為了河床隊的支援者。老阿爾弗雷多一直能夠感受道自己與母隊河床之間的緊密聯系。雖然在他效力時還沒有職業足球,但他一直深愛着這支成立不久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球隊。諾瑪-迪-斯蒂法諾還能夠回憶起曾經的全家出動,父母、三個孩子們,以及家裡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趕上市内的有軌電車,去河床的體育場觀看比賽。那座體育場在後來迅速進行了擴容,他們也是見證者。小阿爾弗雷多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觀看巴卡拉斯體育隊的比賽。當他七、八歲的時候,第一次見證了河床和博卡青年之間的大碰撞。

那個時候,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内的重要大賽幾乎都被職業足球隊壟斷。球隊之間已經推出了各自的超級球星,已經推演出隊伍之間的恩怨故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河床隊的頭号射手是被稱作“野獸”的巴拿巴-費雷拉。他是一個兇狠、矮壯的中鋒,球靴裡像裝了炸彈一樣。費雷拉最經典的一場比賽是跟随河床在秘魯巡回的時候。他的一腳爆射将可憐的對方門将當場射暈。為了将費雷拉從老虎隊簽過來,河床隊花費了創紀錄的35000比索。同時,他們還招來了極具創造力的邊鋒卡洛斯-佩烏塞萊,專門為費雷拉在另一端負責傳球。于是,河床隊打造出了配合完美的攻擊搭檔,佩烏塞萊負責閱讀比賽并通過精準的傳球刺激球隊的想象力,而在另一端,費雷拉用毫不講理的射門解決問題。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野獸”巴拿巴-費雷拉

當年的阿爾弗雷迪多-迪-斯蒂法諾是一個極具天賦的小運動員,對學業興趣不大,最熱衷于來回奔跑。阿爾弗雷迪多也有自己的偶像,佩烏塞萊和費雷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球星。和絕大多數三十年代的阿根廷年輕人一樣,他也崇拜阿塞尼奧-埃裡科,獨立隊的巴拉圭籍全能射手。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巴拉圭英俊前鋒阿塞尼奧-埃裡科

體育是阿爾弗雷迪多最主要的熱情所在,但他還有别的愛好。他喜歡去電影院,電影後來也成為了他貫穿終生的興趣。那個時候,他的社群裡就有常年規律的巡回放映。有一次,在看完電影歸來後,他一度心情非常激動,甚至有可能将生活軌迹轉向另一個方向。他家周圍有不少電影院和獨立放映室,隻要孩子們為新上映的大電影購票,就會獲得一次免費的抽獎活動。每張電影票上都印着一個獨一無二的數字。每場電影放映前,現場的從業人員就會組織一次紙牌抽獎,選出獲獎的數字。這種賓果遊戲中,唱票人和觀衆之間都有特殊的叫号規則,比如15代表“漂亮女孩”,44代表“監獄”,12代表“戰士”,22代表“兩隻小鴨”。

那一次,阿爾弗雷迪多和一幫朋友去看一個西部片。他們分别握着自己的電影票等待開獎時間。阿爾弗雷迪多手裡拿着的是14号,意思是“醉鬼”。對于一個10歲的害羞孩子來說,“醉鬼”這個詞讓他感到有點尴尬。但當主持人大聲念出“醉鬼”的抽獎結果時,他勇敢地從觀衆席上站了起來,獲得了全場的大獎。對于一個熱衷體育的孩子,獎品很不錯,但對于他,并不是最好的。阿爾弗雷迪多獲得了一個球,隻不過并不是圓形的,而是橄榄形的。他獲得了一枚橄榄球。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三十年代的阿根廷影星

你們一定知道年幼時對一項運動的熱愛是怎樣培養起來的,你也能夠想象,當阿爾弗雷迪多拿着橄榄球在花園裡轉悠時,他多麼有可能立志當一個橄榄球運動員。橄榄球在那時是一項并不平庸的運動。在阿根廷,打橄榄球的主要是英倫三島的移民,他們将英式橄榄球帶到南美時,同樣象征着他們是高人一等的地主階級。在《圖檔》雜志中,每一期都有幾頁是橄榄球專欄。這些事實都吸引着阿爾弗雷迪多-迪-斯蒂法諾。他和夥伴們積極地将這個新玩具帶上街,當橄榄球不經意地彈起時,他們就放聲大笑。“那球彈起來就像一隻小雞,”收藏了這個橄榄球的人後來回憶道。

這段故事中更有趣的是,阿爾弗雷迪多還曾經将這顆橄榄球帶到了城中的西班牙聚集區,給那裡的大孩子們看。那裡的孩子們都是踢足球的。一個形狀奇怪的嶄新皮球擺在他們面前時,所有人都愛不釋手。然而,巴卡拉斯的朋友們最後并沒有接受這項運動,他們否定了阿爾弗雷迪多給他們的生活引進橄榄球的價值。不僅如此,大孩子們打算更進一步。一幫孩子們在一起玩時,有人将阿爾弗雷迪多從隊伍中推了出來。街頭的調皮孩子威脅他把橄榄球交出來,然後帶着球前往電影院,希望能用扁的換一個圓的回來。沒想到,這幫孩子竟然得逞了。在一幫來勢洶洶的小霸王面前,電影院從業人員不得不從獎品櫃櫥裡将足球取出來,進行了交換。

這次經曆将阿爾弗雷迪多打橄榄球的路徹底堵死了,在後來的童年中,足球成為了他唯一的熱愛。若幹年後,阿爾弗雷迪多已經成為了世界著名的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他談到了巴卡拉斯西班牙社群的年輕孩子們身上的“火槍手精神”。當他提起當年的那些孩子時,依然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在與那些街頭小流氓對峙的時候,他總會在心中重複一句話,讓自己平複下來:“永不退縮!”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三十年代的街頭足球文化

八歲的時候,阿爾弗雷迪多發現自己的足球天賦受到了大孩子們的膜拜。因為當夥伴們在街頭或者公園的小路上進行足球比賽的時候,他總能夠帶領自己的球隊獲得勝利。大孩子們在比賽前都喜歡能夠跟他在一起。我們現在還能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通路薩爾蒙-費喬街附近的城區,還能看到當年孩子們踢球用的那片空地,上面已經架起了高高的立交橋。上世界三十年代初,阿吉拉巧克力工廠的附近有一片不小的公園。工廠的勞工有時會組織起來在那裡踢足球。後來,放假期間,勞工們的足球賽甚至經常引來大量的觀衆。由于那時的皮球品質問題,經常會踢一段時間就變形,但這些劣質的足球正好為球員們提供了提升技巧的條件。他們能夠在皮球無規則彈跳的情況下訓練自己的身體協調性和腳下技術。

十歲的時候,阿爾弗雷迪多在城裡的業餘球員圈子中獲得了一個新綽号。大孩子們開始叫他“小米尼利塔”,原型是阿根廷河床隊的中場球員何塞-瑪利亞-米尼利塔。三十年代中期,米尼利塔從拉普拉塔體操俱樂部轉會至河床。阿爾弗雷迪多在身體條件上與米尼利塔很像,苗條但很結實。米尼利塔與巴拿巴-費雷拉很相似,都有一腳爆射的能力。費雷拉右腳射門的能力能将對方門将送進醫院,但迪-斯蒂法諾聽說米尼利塔的射門能“将門柱踢碎”。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河床球星米尼利塔

被大孩子們稱作“小米尼利塔”,阿爾弗雷迪多非常受用。依據三十年代末期的傳統,能夠與稱得上長輩的人們一起踢球,同時受到他們的列隊歡迎,這是極大的榮譽。不久後,天才的小阿爾弗雷迪多上了當地報紙,巴斯卡拉社群的人們都認識了這個足球神通。随着廣播和報紙的迅速發展,基于阿根廷國内巨大的人口基數,阿根廷足球的影響力覆寫了全國。國内俱樂部們逐漸了解了自己在世界足壇範圍内的發展水準。192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阿根廷代表隊獲得了亞軍,而他們的鄰居烏拉圭隊奪得了金牌。職業足球組織與梯隊結構的蓬勃發展吸引了更多有見地的足球人才,阿根廷國内對足球應該如何發展進行了大探讨。足球領域的發展依靠的是國内經濟的自給自足和這個年輕國家的空前發展。

那些無畏的城市孩子們,在市中心的花園、街道、公園等等地方自學着足球的技巧,思考着配合的訣竅,一步步地成長為經驗豐富的足球明星。這樣的成名之路變成了一個标志,無論富裕還是貧窮,踢足球成為了阿根廷孩子們的最熱衷的事業。阿根廷代表隊在阿姆斯特丹輸掉奧運會決賽的第二天,《評論家》用一整頁的篇幅将詩人勞爾-岡薩雷斯-圖侬的詩獻給了阿根廷隊的隊長路易斯-蒙蒂,歌頌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人的獨一無二,宣揚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精神:“路易斯-蒙蒂,我們等着你。我們手握着我們的心,像一個破舊的足球。我們是博卡和巴拉卡斯街頭的孩子。我們必須在未來成為冠軍。”一年後,這張報紙的編輯興奮地說:“所有城中西班牙社群的人們都應該感到驕傲,他們孕育出了一大批偉大的足球明星。”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二十年代末的阿根廷隊長蒙蒂

我們故事中的這個小男孩就将成為阿根廷曆史上最偉大的球星,至少是二十世紀前八十年裡最偉大的。他發現所屬一個球隊能夠幫助他解決害羞的問題,他越來越喜歡和隊友們溝通,達成了更多默契。在巧克力工廠外、帕特裡西奧斯公園裡,或者阿爾弗雷迪多家以西幾個街區的空地上,無數非正式的足球比賽正在展開。周圍街區的孩子們集合在一起,自稱為“我們能赢聯隊”,和鄰居的其他隊伍們進行比賽,為周末舉辦的更大賽事進行準備。他們會集合行進在大街上,高聲唱着“我們能赢聯隊隊歌”:“我聽到了足球的聲音。誰知道将發生什麼?我們是巴拉卡斯的孩子,我們來這裡就是要赢。”

他們赢得并不輕松。比絕大多數隊友們都要矮半頭、小幾歲的阿爾弗雷迪多總會被安排在右邊路,利用他速度和盤帶優勢占得先機。然而,他也能夠聽到背後有大孩子們說着關于他的壞話。迪-斯蒂法諾後來回憶道,巴拉卡斯的西班牙聚集區後來成為了紛争之地,那裡的人們好鬥,愛講污言穢語,還大多有暴力傾向。面對他們,最不能怎樣呢?懦弱。這是在街頭踢球緻命的弱點。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鏟球會變得更加兇狠,甚至淪為一場争鬥,不少人因為踢球演變成的暴力事件而被起訴。即便在少年兒童的比賽中,觀衆們有時都會掀起一陣騷亂。

孩子們的事自然能夠映襯到成年人身上。雖然阿根廷職業足球在那些年間有了膨脹式的發展,但它并沒有為基層和業餘的足球做好榜樣。三十年代中,球員與觀衆之間爆發過數次沖突。用法律途徑解決這些争端,并制定在比賽地區的基本規則成為了當務之急。在職業聯賽中,瘋狂的球迷們大量沖進球場與球員們扭打的現象經常發生。1933年10月,在獨立隊少年比賽中,球員們對裁判進行了圍攻。這件事就是一個上行下效的結果。成年人沒有在球場上做出表率,自然影響到了孩子們的行為。在同一月,由于河床預備隊與博卡青年預備隊的比賽中發生球員集體鬥毆,河床隊不得不封閉紀念碑體育場。在聖洛倫佐與塔雷瑞斯的比賽中,十名球員在沖突中嚴重受傷。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圖檔》雜志用漫畫諷刺球場暴力

《評論家》報在預熱的春季聯賽時質問道:“到底誰負責球場的安全?警察,還是裁判?”愛德華多-福爾蒂是當時阿根廷足壇的資深裁判。他從最底層的業餘比賽中走出來,一路成為了國内最頂級的職業聯賽裁判。他對這個問題保有自己的觀點。在那場聖洛倫佐隊與塔雷瑞斯隊的比賽中執法的福爾蒂竟然事先準備了一把刀帶在身上,以防備随時可能發生的沖突。當警察趕入場内維持秩序的時候,原本投向福爾蒂的石塊砸在了警察身上。沖突發生後,四名警官不得不前往急救站進行治療。

阿根廷人不得不從海外想更多辦法。由于阿根廷足球的發展吸引了無數海外高層次的足球人才前來,足協的決策者想出了讓外國人執法國内聯賽的方法。在國内賽場上,國外裁判唱起了主角。伊薩克-卡斯維爾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來自英格蘭北部,是第一個被阿根廷聯賽雇傭的外籍裁判。接下來,更多英格蘭裁判接踵而至。面對球迷們一點即着的脾氣,外國裁判似乎更加具有公信力。英格蘭的專業裁判将他們的經驗和冷靜注入阿根廷聯賽中,給國内比賽的火爆程度降了降溫。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前往阿根廷執法的英格蘭裁判萊昂内爾-吉布斯

類似的緊張氣氛也發生在阿根廷社會。阿爾弗雷迪多-迪-斯蒂法諾成長的時候,國内的沖突變得更加尖銳起來。不同種族的勞工階級團結起來,與老舊的建制派們産生了巨大的利益糾葛。對于土地、财富和這個蒸蒸日上的國家,群眾們需要更多的說話的權利。三十年代,阿根廷人決定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将經濟發展的果實拱手送給統治者。在另一邊,還存在着另一個阿根廷,這個國家與歐洲大陸隔絕,長期感到焦慮不安。這個國家的所有城市,包括城市中的每一座體育場拉響了警報,無法無天的黑暗日子快要來臨了。

迪-斯蒂法諾傳(二):在街頭足球摸爬滾打的神童“小米尼利塔”

年輕的迪-斯蒂法諾前途未蔔

他是伯納烏的“金箭頭”

也是馬德裡的大英雄

美淩格不容錯過的佳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