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大家都非常熟悉,盡管也都看過了,研究過了,但每當看到他的系列瘦金體作品時,都忍不住再欣賞一番。
從瘦金體之中你讀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相信每一個喜歡寫書法的人在每一個時段裡對它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吧。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趙佶的《小楷千字文》瘦金體書法作品,一起來看看他筆下的魅力是如何的?有沒有打動到你?
這一篇千字文其實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也做過研究,但回看這一些作品,還是能感覺到他作品之中不一樣的魅力。隻能說瘦金體真的是獨步書壇無人可比,藝術水準與研究價值太高,一般書友們望塵莫及啊。
而說到這一篇千字文,其實是趙佶在崇甯三年,也正是他23歲時所寫的書法作品,當時是他賜給童貫的。試想一下,他23歲的時候就能寫出這樣子的作品了,大家在23歲的時候也許是剛進入社會吧。
細看這一個作品,每一個字的尺寸上面就已經非常的講究,而且作品的每一行都是十個字。有一些網友表示欣賞他年輕時候的瘦金體,其實有一些唐代大師薛曜的風格。而且字型還是比較胖的感覺。但字型的結構已經形成,當時的瘦金體就已經非常的漂亮了。
越往後面發展,趙佶的作品就越厲害,并且有一種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感覺。細看字型之間,每一個字都可以拆開來講,字型的間架開闊,而且筆劃勁利又不拖泥帶水,這一點足見他筆下的功夫了。
字裡行間透露着才氣,而且清逸潤朗的格調給人一種如沐春風般的感覺。格調特别又有趣味性,這樣子的書法作品,真是獨步武林,終成一代書法大師。
網友留言:我們一定要将“瘦金體”書法藝術推向極緻,雖然後人模仿的作品比不過趙佶,但一定要多學習這一種好的書法。
不過也有一些玩現代書法的人稱瘦金書有着濃厚的富麗氣息,但它其實也有一方面廣受後世诟病,因為它節奏單一、技法簡單、趨于匠氣。
大家認可上面的說法嗎?你認為瘦金體好不好?是不是真的匠氣太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