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初記憶
在《周生如故》中,最讓人意難平的就是周生辰和漼時宜之間那份愛而不得的感情了吧!
一個人為了國而戰,為國而死;
一個人為了家而活,為情而死。
仿佛周生辰和漼時宜就是一對苦命鴛鴦,有愛而不能在一起,有情又隻能翹首相望。

人世間,男人和女人之間,最難懂的就是感情了吧!
一個情字,讓多少人丢了性命。
沒錯,周生辰和漼時宜就是如此。
情字難斷,情字難懂
無疑,在周生辰心中漼時宜就是最重要的那個人。
在漼時宜還未來到南辰王府的時候,他整日在軍營中,除了操練就是操練,從來沒有把回南辰王府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為,回去不回去又有什麼分别呢?
能夠和他的十個徒弟在一起,比什麼都高興。
然而,當漼時宜來到府中之後,一切都變了。
變得,不一樣了。
從此,周生辰的眼中有了光,在漼時宜的眼中也充滿了希望。
要知道,當初她可是一個連開口說話都難的姑娘。
至于漼時宜為何要不遠萬裡,來到南辰王府拜師學藝,這其中的道理,大家可以去劇中尋找答案。
也正是這一遇,讓師徒二人産生了感情。
不論何時,一個情字,牽扯了太多的債。
然而,又沒有人願意舍情去愛。
漼時宜,送不出去的嫁妝
謝辰走到漼時宜面前,破例為她蔔卦。
他問她要蔔什麼呢?還未等漼時宜開口,謝辰脫口而出:那就蔔姻緣吧!
漼時宜猶豫着沒有回答,這不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嗎?
在這一處,可以說是假借謝辰的口,說出了漼時宜心中多年隐藏的秘密。
在這個時候,漼時宜已經沒有了和太子的婚姻,她不再是那個從小就挂着的“太子妃”了。
要知道,那個“太子妃”的身份,壓在漼時宜的身上,就如同一座大山,讓她喘不過氣來。
自己喜歡的人,自己不能愛,而自己要嫁的人,卻又是自己不喜歡的那個人了。
後面發生的事兒,也驗證了,劉子行絕對不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
他所在意的,隻是權力。
就算是漼時宜身上的“太子妃”的标簽,她也不過是他争奪權力的一枚棋子而已。
如今,終于恢複單身了,可是自己心中的那份嫁妝卻送不出去。
周生辰,雖然是師傅,可更是她心中所愛之人。
周生辰,為何拒絕漼時宜
縱觀整個《周生如故》的劇情,在南蕭那七日之行,是漼時宜心中最快樂的時光。因為,那是隻屬于她和師傅兩個人的旅行。本文由企鵝号清初記憶在本平台原創首發。
登高、遊湖、喝菊花茶、飲酒……哪一項,不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呢!
畢竟,還是和自己心愛的男人在一起。
借着那一夜的酒勁,漼時宜已經下定決心:她心屬一人。
不用問,那個人是誰。
然而,周生辰并未接受她的表白。
那是一個雨夜,她畫了一夜的荷花,而他在窗前淋了一夜的雨。
那一夜,是兩個人互訴心事的一夜,但仿佛兩個人之間又什麼也沒有發生。這樣的一份情,注定有一個人是會被辜負的。
辰此一生,不負天下,唯負十一。這樣的一句話,足以說明一切。漼時宜最後的那一躍,更說明了她在這份感情中的被動,畢竟,生命不能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