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 100 周年,黑龍江四大精神——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
記者邀請哈爾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黑龍江四大精神文創展覽館館長孫國輝,為大家盤點我省、我國幾代藝術家創作的讴歌龍江四大精神的文學藝術作品。

在黑龍江四大精神文創展覽館接受獨家專訪的孫國輝表示:" 黑龍江四大精神文創展覽館坐落在哈爾濱學院,展出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各種主題藝術作品。建館以來,收藏 5 千件(套)藏品,接待參觀群衆 3 萬人。" 孫國輝說,黑龍江四大精神已經成為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部分,展覽館成為讀者回顧文學藝術作品中龍江四大精神的依托場所。
孫國輝告訴記者,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表現龍江四大精神的電影、電視、小說、戲劇、美術作品、音樂歌曲等層出不窮,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都在書寫着四大精神。
一代代作家,将白山黑水抗聯英烈寫入小說。
我省著名作家王忠瑜創作的描寫抗聯英雄趙尚志的長篇傳記小說《總司令的悲劇》、《中國的夏伯陽》,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描寫了趙尚志的戰鬥生涯,後被改編拍攝為電視劇。
著名作家關沫南創作的讴歌抗聯英雄的小說集《在鏡泊湖邊》《霧暗霞明》等多次再版,其中小說《冰上》改編成電影《冰雪金達萊》,由長影拍攝。
哈爾濱走出的作家陳玙創作的長篇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得到很多書迷關注,書中對抗聯地下黨在哈爾濱的抗日生活進行了生動的再現。
茅盾文學獎獲獎者、著名作家遲子建的長篇小說《僞滿洲國》,詳細描寫了抗日将領楊靖宇與日寇鬥争直至犧牲的過程,驚心動魄,蕩氣回腸。
著名作家阿成創作的小說《趙一曼女士》描寫了抗聯女英雄在哈爾濱堅強不屈的鬥争,榮獲魯迅文學獎。
軍旅作家朱秀海的長篇小說《音樂會》,悲怆蒼涼寫了抗聯戰士與日寇艱苦鬥争的密林生活。
著名作家唐飚的長篇小說《黑嫂》多次再版,拍攝成連續劇榮獲飛天獎。
著名作家劉躍利的中篇小說《絕境》,描寫了在哈爾濱極端環境中抗聯女地下工作者複雜的内心世界,展示人性的深度。
哈爾濱作家陳偉鐘的長篇小說《如果我一去不回》,描寫了 17 歲入黨,20 歲在哈犧牲的抗聯女英雄張宗蘭。
著名作家全勇先的長篇小說《懸崖》,用諜戰的方式表現抗聯地下工作者在哈爾濱的鬥争生活。
黑龍江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遲子建的小說《炖馬靴》探讨了抗聯戰士絕境下的人性,這部作品曾獲得第四屆《鐘山》文學獎和第十屆《小說選刊》年度獎,并榮登 2019 年收獲文學排行榜短篇小說榜首,入選中國小說學會 2019 年度小說排行榜。
北大荒變北大倉,青春生命的奉獻
" 在 20 世紀 50 年代末期,異軍突起的北大荒文學是建國後黑龍江小說創作隆起的第一座藝術高峰。其中,林予與他創作的長篇小說《雁飛塞北》則是這座高峰的奠基石。" 孫國輝介紹說。
林予的《雁飛塞北》是新中國成立後黑龍江第一部長篇小說,以濃郁的地方特色、軍墾特色塑造了北大荒人的文學形象。
我省著名作家鐘濤創作的長篇小說《大甸風雲》發表于《收獲》雜志,多次再版單行本。
著名作家鄭加真的報告文學《北大荒移民錄》如史詩一般全方位地講述了十萬轉業官兵建設北大荒的經曆。
著名作家何凱旋的長篇小說《江山圖畫》描寫了興凱湖邊北大荒人的墾荒生活。
著名作家張抗抗的長篇小說《隐形伴侶》描寫了北大荒知青的往事。
北大荒走出的作家趙國春曾創作幾十部紀實文學為北大荒人作傳。
著名作家韓乃寅創作了幾十部長篇小說,内容幾乎都是北大荒的生活。其中,《特殊的愛》讴歌了幾代北大荒人的奮鬥,《奪糧剿匪記》描寫了早期墾荒者與土匪和荒原的鬥争。
哈爾濱作家梁曉聲的《雪城》是北大荒知青小說的一座豐碑,至今暢銷不衰。
" 艱苦奮鬥、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貫穿在表現北大荒的文學作品中,它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北大荒篇章,是對黨的紅色血脈的赓續和傳承。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曆久彌新的北大荒精神在一代代作家的作品中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支撐北大荒人戰勝艱難險阻、奪取新時代的新輝煌。" 孫國輝說。
大慶人荒原創業,鐵人獻身石油事業
最早描寫大慶精神的長篇小說《創業》,是編劇張天民根據自己編劇的電影《創業》改寫的,影響深遠。
大慶人自己創作的長篇傳記文學《鐵人傳》以王進喜同志的生平為寫作線索,着重刻畫了英雄成長的動力及其種種感人事迹。
大慶人餘兆榮創作的長篇詩集《鐵人詞典》,用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優秀共産黨員實作人生價值的心靈曆程,歌頌了鐵人不朽的業績,诠釋了鐵人精神。
大慶劇作家楊利民創作的小說《秃頭浪子》發表後拍攝成電視劇《北方往事》,描寫了新一代大慶人的成長。
大慶劇作家馬岱山編劇的電影文學劇本《鐵人王進喜》,由大慶人自己完成拍攝,如今文學劇本、電影海報以及片CD光牒都被展館珍藏。
孫國輝介紹,本期展出的内容僅僅是黑龍江四大精神文創展覽館館内收藏文學作品的一部分,有些圖書沒有收集到,還有些沒有出版過單行本,需要慢慢豐富完善,更歡迎冰城觀衆到館參觀。下期将帶來藝術作品中的龍江四大精神的戲劇和美術篇。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申志遠 于秋瑩
編輯:劉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