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心寫意抒性靈——李旭昊先生的花鳥畫

近代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陳師曾在《文人畫價值》一書中談到:“何謂文人畫?即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于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或謂以文人作畫,必于藝術上功力欠缺,節外生枝,而以畫外之物為彌補掩飾之計。殊不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文人又其個性優美,感想高尚者也,其平日之所修養品格,迥出于庸衆之上,故其于藝術也,所發表抒寫者,自能引人入勝,悠然起澹遠幽微之思,而脫離一切塵垢之念。”他在文中總結道“何為文人畫,一曰學問,二曰性情,三曰筆墨。”從這一點來看,現在這能稱上文人畫的已寥寥無幾,因為支撐文人的文化土壤已不複存在,文人畫家已不多見,但并不是完全沒有,能有一些文人氣息的畫家就算不錯了。有文人畫氣息的畫家,李旭昊先生算是一個。

李旭昊先生出生于山西,早年就讀于古典漢語言文學專業,擅詩文,單就這一經曆,就是很多專業畫家不能比拟的。因為中國畫的靈魂就是文學詩歌,所謂字骨詩魂,離開了詩歌和書法,中國畫就失去了魂和骨,沒有了魂和骨,就是行屍走肉了。是以說,李旭昊先生出身是學古典文學的,先天就占據了優勢。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你說的不對,難道很多科班出身的學繪畫的比不上半路出家的,你别說,這真是這樣,很多學專業的,畫了一輩子畫,技法也很熟練,但就是氣息不對,匠氣,這不是技法能彌補的。而往往很多人修養學問好,随手畫上兩筆,就感覺很好,所謂“氣韻生動”,這就是文人畫,需要很多畫外的元素來組合。

寫心寫意抒性靈——李旭昊先生的花鳥畫

在近不惑之年,旭昊先生學畫确實是半路出家,他開始畫畫時間不超過十年,也就是說他四十多歲開始畫畫,這個年齡畫畫,還能畫出名堂,很多自幼學畫有童子功的都未必能行,有人說,這也有點玄吧,所謂四十不學藝,四十多歲了畫畫還能畫出名堂。你别不服,我可以給你舉出很例子。揚州八怪之一金農,就是五十多歲學畫,成為八怪之中成就最高的畫家。吳昌碩自稱“三十學詩,五十學畫”,後成為海派大家。還有齊白石也是三十多歲學畫,是以是否科班出身并不是能否成為大家的先決條件,主要還是看禀賦和綜合修養。金農、吳昌碩等人都是有先天禀賦,并在詩文書法等方面有很高的修養。李旭昊先生在文學上有很好的素養,寫的一手好文章。他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多年,每天公務繁忙,忙于寫公文材料,但他能沉下心來畫畫,是很難能可貴的。這說明他個人的追求和别人不一樣。他的為人謙和、沉穩,涵飬沖虛便是身世學問,旭昊先生能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經營,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便放下身心,提筆作畫,進入藝術的世界,而達到忘我的狀态。旭昊先生作畫,絕為自娛自樂,每天繪畫是他的日課。他的繪畫的目的和動力使其繪畫不為讨好世人而作,自然而然,淡雅清新,毫不做作,并透露出一股安靜、幹淨的氣息。

寫心寫意抒性靈——李旭昊先生的花鳥畫

中國之書畫藝術,幾千年來,已形成了極強的程式化和規定性,還是要講法度和傳承。旭昊先生習畫,入手先臨芥子園,這是正路子。董其昌雲:畫家以古人為師已是上乘,進此,當以天地為師。李旭昊先生自芥子園入手,臨摹梅蘭竹菊,花卉魚蟲,進而學習八大山人,這一選擇也是很高明的。師法乎上,僅得其中,學習古人就要取最好的,八大山人繪畫之高度無疑是近三百年來無人超越的。八大山人之成就,可以從以下三個來源去了解,一是家學淵源,先天禀賦;二是家國之恨,悲劇情節;三是遁入佛門,看破放下。儒釋道文化的綜合修養及其特殊身世和經曆,造就了八大山人。旭昊先生學八大山人,喜歡八大山人,說明他在精神氣質上和八大山人有相似之處,但八大山人之特殊的身世和經曆是常人不可及的。因為八大山人的家國之恨深入骨髓,雖然晚年在精神上得以平複,但是内心深處是永遠不能釋懷的,其書畫裡表現出的孤寂、冷逸,就是他内心不幸遭遇的獨白。這一點,旭昊先生很聰明,他生活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雖然也有現實生活的艱辛,但不可能有八大山人之生死經曆。一時代有一時代之風氣,一時代之文藝,我們不可能超過八大山人,但我們卻要有理想有目标超越八大山人。是以李旭昊學八大山人學不來八大山人的悲,他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作品中表達一種喜感,這種喜感,是一種幽默和滑稽,又有一些蒼涼和無奈,讓人看了又似有所思。

寫心寫意抒性靈——李旭昊先生的花鳥畫

旭昊先生現為山東美術館特聘畫家,他的花鳥畫,多是獨幕喜劇,在構圖上也是學習八大山人的空靈簡約,一幅作品僅一隻鳥一條魚,畫面下很大的空白,虛實結合,意境深遠。其筆墨幹淨,畫面安靜,畫中花鳥造型嚴謹,他以虔誠認真的心态作畫,内心平靜安詳,畫面氣息是純正的。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能有如此安靜純潔之作品,讓人看了也受到心靈的洗滌。

寫心寫意抒性靈——李旭昊先生的花鳥畫

旭昊先生的花鳥畫作品因其诙諧的筆墨,靜穆的氣息,呈現出一種“空境”,這一點和八大山人作品有相似之處。他以筆墨做佛事,可見其對人生社會已看破放下。旭昊先生半路出家,短短幾年作品能達到如此之格調境界,這和他的人品追求分不開的。孔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道也者,不可須叟離也。對于藝,我們隻能遊,孔子又呼籲,要做君子儒,毋為小人儒。旭昊先生作畫,并不以此博取名利,他隻是喜歡,當然,有人花錢買他也很高興。是以我說,旭昊先生君子也,文人也。雖然其作品還有很多不完美,但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并且方向正确,堅持走下去肯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欣聞旭昊先生最近加強了書法的練習,看過他的幾幅書法作品,一上手就不一般,可見他悟性是很高的。以書入畫是文人畫最擅長的表現形式——水墨寫意和詩、書、畫相結合,這些都成了中國畫的重要藝術特征。我們期待旭昊先生有更好的作品問世。

(邵仲武:山東工藝美院教授,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著有《八大山人書畫鑒賞》,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書法、中國畫。)

寫心寫意抒性靈——李旭昊先生的花鳥畫

藝術簡介:

李旭昊,号,一禅。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資深媒體人,自由書畫家。喜閱讀、攝影、禅修,擅書法,能詩文,尤擅美術批評、水墨寫意。現為山東美術館館聘畫家,主要專注于中國書畫藝術與中國佛教文化的理論研究。其寫意花鳥取法自然,尊古為師,以古為法。初學石濤、八大,後習吳昌碩、潘天壽等諸家。作品筆緻簡潔,深邃蘊藉,力求疏曠之韻,靜穆之趣。善取禅意入畫,落筆法度之外,取意法度之中。其書法與古為徒,深入傳統。隸書宗漢隸,出入《石門頌》、《張遷碑》和《好大王》,古拙樸厚;行書以二王為宗,兼涉“宋四家”與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