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為何明朝從未被黑的原因

說到古代的朝代,可能大多數人最熟悉的是清朝,最熟悉的劇情是九王奪嫡。原因很簡單,關于這個朝代的電視劇太多,刻畫的形象過于深刻。但其實,在曆史長河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朝代是明朝。

提起明朝,很多人會感覺有些另類。首先和很多的開國皇帝不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民間的轶事有點多,形象也比較親民。但是明朝建朝數百年,在曆史長河的起起伏伏中從來沒有被黑過,大家可知道原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為何明朝從未被黑的原因

其實很簡單,就是标題中的兩句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自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最後沒落的崇祯皇帝,都可以用兩個字形容“硬氣”!朱元璋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是以這裡不多做贅述,他确實是一個鐵铮铮的漢子。

但是為何說亡國的崇祯皇帝也可以用“硬氣”二字形容呢?崇祯雖然是亡國皇帝,他在位期間也沒有很大的功績,但是他在國亡之際沒有選擇落荒而逃苟延殘喘,而是選了死在自己的宮殿裡。他是至死也要守住自己的江山社稷的,如果不能,那就一起消失吧。這就是後一句“君王死社稷”的由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為何明朝從未被黑的原因

當然,明朝十六帝,個頂個的都是硬漢,而且都是“天子守國門”。明朝建國之初的帝都設立在南京,後來遷到了北京,就是為了“天子守國門”。而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英宗被俘仍舊不曾示弱。

明朝并非一直昌盛,但即使是這個朝代最困難的時刻,也從來不曾對敵人卑躬屈膝。衆人都知道,古代朝代一貫的作風。莫過于以一個女子能解決的問題自然不會動軍隊。但是明朝十六帝,卻從未有和親之舉,從來不會通過姻親去示弱。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為何明朝從未被黑的原因

也從來不會割地以求得一時的和平。明朝的硬氣,是留在骨子裡的。正如亡國之帝崇祯,甯死也不會投降更不會選擇苟延殘喘地留在這個世界上,他的選擇是悲怆的,也是硬氣的。并不是說他的行為有多值得提倡,隻是他終歸稱得上“硬氣”二字。

這個朝代曆經十六帝,在曆史長河中起起伏伏,有鼎盛時期,也有沒落的時候,但是從頭到尾,即使是最為艱難的時刻,也不曾對任何敵人卑躬屈膝,這應該也是明朝為何從來沒有被黑的原因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