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養乞丐?這對于人們來說是比較吃驚地,貴為一國天子的聖上怎麼可能會收養一個乞丐。但是就有這麼一位皇帝收養了一個乞丐,後來這個乞丐為了報答皇帝的養育之恩,他的子子孫孫都在為中國守着邊疆,于是中國從此多了一個省。

朱元璋可以說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将領和統帥,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戰略家。他建立明朝,結束了蒙古人在中國殘暴的統治,收複了中國丢失四百年之久的故地燕雲十六州,平定各地,最終完成了中國的大統一。見識了官吏的橫行霸道,他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甚至規定A錢數額達到六十兩銀子就要被判死刑。朱元璋在位期間,大搞民生政策,鼓勵百姓墾荒,減免賦稅徭役,打壓各地豪強,興修水利工程,提倡種植棉麻等經濟作物等等。
朱元璋雖然對自己大臣很小氣,對百姓可是非常大方的,他認為隻有當官的苦,百姓才會有好日子過。在位期間,處處為百姓謀福利。他還經常微服私訪,檢視百姓是否生活的好。确實是個好皇帝。
他在還沒有當上皇上的時候,一次在路邊發現一個乞丐,隻有十幾歲,可憐兮兮的一個人趴在街頭。朱元璋看着他,就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也曾因為沒飯吃而在街邊乞讨。自己也沒有孩子,就把這個孩子帶回了營地,因為他當時在為郭子興當兵,沒有家隻有軍營。
他将這個孩子帶回去後,将他收作自己的義子,并給他的姓改為朱。
長大後的朱英便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十八歲時他就在擔任了軍中的重要職務。
這個朱英也是一代将才,他從江西打到了福建,又從甘肅打到了四川,幾乎是跑遍了半個中國,可謂是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他又被賜姓為沐,名英。他有着一身的本領,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但是從不驕傲。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以後,蒙古一些勢力經常騷擾,于是沐英帶兵掃除了這些勢力,朱元璋就讓留在雲南駐守邊疆。
南方一代經常發生叛亂,沐英又帶兵英勇的平定了這些叛亂,是雲南一帶安甯下來。他不僅打仗厲害,對經濟的發展也是一位人才,在雲南興修水利,使百姓生活水準提高了,他還降低賦稅,在當地身受人們的愛戴。
沐英鎮守雲南,也是想當危險的。有一次叛亂,對方号稱30萬大軍,沐英鎮守兵将不過4萬,而且更讓人害怕的是,對方有秘密武器大象。雖然場面極度不利,但作為一名常年征戰的将領來說,這真不是個大事。特别是沐英的偏好:火器。明朝之是以被很多人惋惜,是因為,他們是站立在科技時代前沿的,當沐英開始用三段式火槍擊發的時候,歐洲要到拿破侖時代才開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