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第4期,我談到了蜀漢王朝最有争議的名将——黃忠,這位老将軍,在荊州差不多蹉跎了半生,也沒有遇到一個好上司,直到被劉備啟用,才正是開始發光發熱,入川之戰可以說勇冠三軍,漢中之戰又陣斬曹魏大将夏侯淵,以老兵的姿态成為劉備麾下的大咖武将,在自己武将生涯之中留下光輝足迹。不過比較遺憾的事,就是因為年紀大了,在劉備封他為後将軍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或許這也是他最遺憾的事:早逝。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黃忠,或許本人還不想這麼早逝,哪怕自己已經進入古稀之年,也想為蜀漢王朝揮灑一片熱血。無他,隻因為他不是關羽張飛這樣跟着劉備一起創業、打天下的好兄弟;隻因為他不是早就聲名在外的西涼名将之後的馬超,而是一個在年輕時期沒有多大作為的老頭子。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更有器重之情,是以他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勇冠三軍,憑借斬殺夏侯淵才真正擁有進入蜀漢王朝高階武将序列的資本。

雖然不是戰死沙場,看似不怎麼虐心的結局,或許正是黃忠人生中最大的遺憾。然而,論遺憾程度,蜀漢王朝最遺憾的名将卻另有所屬,他就是被所有三國迷喜愛的武将——趙雲,趙子龍。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趙雲為何會成為蜀漢王朝最遺憾的名将呢?

其實也很簡單,第一點,趙雲一生被劉備器重,卻因職位稍微偏低,而往往被世人誤解,這是别人對趙雲待遇和能力資曆不比對的遺憾。

我們都知道,陳壽曾經表态說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并作爪牙,其灌(灌嬰)、滕(夏侯嬰)之徒欤?”把黃忠和趙雲比如大漢開國名将灌嬰和夏侯嬰,這個評價不低啊。更别說把趙雲視為劉備的爪牙,也非常符合實情,在劉備創業打天下想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趙雲幾乎是劉備非常重要的武将,僅此關羽、張飛之後。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劉備在荊州的時期,麾下隻有三個将軍名額,分别是蕩寇将軍關羽,征虜将軍的張飛,和偏将軍的趙雲,連諸葛亮和龐統還隻是軍師中郎将,值得一提的事,趙雲還領了桂陽太守這個實權職位,坐鎮一方,具備獨立領兵職權,而且這個權力一直保留着。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趙雲還是劉備防備孫夫人,掌管内事的主将。

有人就說了偏将軍很小啊,再說當時的劉備身邊的人才少,才顯得趙雲重要,等劉備入川之後,趙雲的重要性就降下了,官職就再也沒升遷過。其實不然,要知道赤壁之戰的主導者周瑜,當時的職位也是偏将軍,呂蒙拿下荊州後封的也就是偏将軍,由此可見,當時地方諸侯封官的特殊性。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其次,劉備入川,趙雲是作為第二梯隊進入蜀中的,而且獨領一路兵馬,直到劉備拿下成都,封了一個翊軍将軍,雖然是一個雜号将軍,卻是劉備首創,有着輔佐之意。這個時候關羽、張飛、黃忠也都是雜号将軍,唯獨馬超身價高點,為平西将軍。

随後劉備稱漢中王,之後稱帝了,趙雲的升遷之路就沒有記載,很顯然這裡有史料的缺少。不過,從劉禅稱帝,趙雲從中護軍,征南将軍,升遷鎮東将軍可以看出來,趙雲在劉備稱王稱帝的過程時候,肯定相對應的升遷了。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劉備稱王的時候,歇業馬黃成為前右左後四位将軍,唯獨缺了趙雲,這個時候的趙雲很有可能就擔任中護軍。中護軍這個職位不簡單,蜀漢王朝沿用漢朝的軍事制度,中護軍的職掌為掌禁軍,總統諸将,并且主武官選舉。中護軍直接負責選拔下級武将,執掌禁軍,非常容易形成忠于自己的軍事勢力,是以很多情況下作為上司人,必須選擇絕對信任的重臣擔任,對于劉備而已,趙雲就是最佳人選。

由此可見,趙雲的官職,雖然被馬超,黃忠的後期武将超越,但是其實權地位,以及劉備對他的信任一直很高。絲毫不比關羽、張飛差。

第二點遺憾,是趙雲對自己的遺憾,無情面對昔日戰友的去世,以及在先主的托付下,沒有完成匡扶漢室的遺願。

趙雲是蜀漢王朝第一代名将之中,活得最久的存在。曾經昔日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關羽、張飛都相繼離世,連對自己無比信任的先主劉備,也在東征失敗後,病逝白帝城。

蜀漢王朝最令人遺憾的名将,一直就身居要職,卻被世人所誤解

随着時間的推移,趙雲也老了,更加想念昔日的兄弟,又不能忘記先主的囑托,在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時候,在古希之年也欣然領兵出戰,最終的結局雖然沒有成功,卻也沒有多大損失,不過這也是趙雲為蜀漢王朝盡了最大的努力。憑借趙雲的一人斷後,換來全營無損,不難想象他不愧稱之為虎威将軍。

令人遺憾的事,這位虎威将軍,在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就去世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太平禦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