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終前各留下一計策,為何說諸葛亮的技高一籌?

對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這些關于三國時期的曆史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了,他們都算得上是中國曆史的大IP。要問起這其中出現的曆史人物,你最喜歡哪一個,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終前各留下一計策,為何說諸葛亮的技高一籌?

但是要問起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是誰,這大概就要引起大争論了,但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聰明絕頂的大軍師一定都是其中的代表。說起諸葛亮這位中國著名的軍事家之一,沒有人會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他寫下的名篇《出師表》更是被許多人譽為千年難出的傑作。

作為一位忠義之士,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為蜀國鞠躬盡瘁,他為了劉備的江山和蜀國的天下百姓們奉獻了無數,很難想象,如果是沒有諸葛亮的三國時期,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屬于曹操一邊的司馬懿,雖然不及諸葛亮的名聲響亮,但是他依舊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大将。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終前各留下一計策,為何說諸葛亮的技高一籌?

他輔佐曹操平定遼東,在曹操死後,司馬懿又作為重要的軍政大臣穩定曹魏的局面,一直忠心耿耿的輔佐君主,直至去世。是以說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軍師,雖然是各為其主,但都是忠心耿耿,愛國愛民的忠義之士,兩人有太多的相似性。

另外,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還都曾經在死前為自己的君主留下最後一個計策。那麼這兩個人的計策分别是什麼呢?

為什麼有人會說諸葛亮的計謀明顯高于司馬懿呢?首先我們來看司馬懿留下的最後一計。司馬懿在臨死前留下遺囑說,讓自己的子孫把自己葬在首陽山,但是卻不準建墳墓,也不準修陵園。同時在他死了之後,按平常的穿着打扮直接下葬就可以,不需要其他的繁文缛節。同時在他的墳墓裡,司馬懿也不讓他的子孫放任何的陪葬品,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司馬懿不準他的家人與他合葬。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終前各留下一計策,為何說諸葛亮的技高一籌?

說到這裡,一切就非常明顯了,司馬懿之是以這麼低調的處理他的墓葬,主要就是為了不讓任何人發現。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根據曆史資料的記載,司馬懿在生前為了讓司馬家族牢牢掌握朝政大權,已經為他的子孫鋪好了路,為此他對于他的對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司馬懿非常擔心,如果這些人知道了他墓葬的位置難免會報複他。

而且當時天下大亂,三國瓜分中原,盜賊頻出,群眾生靈塗炭,難免會有人為了錢财去盜他的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司馬懿也隻能這樣做了。而諸葛亮死前,蜀國正處在不穩定的階段,諸葛亮當時也正在戰場上。也正是因為他連日征戰積勞成疾,最終倒在了戰場上,而那時戰争并沒有結束。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終前各留下一計策,為何說諸葛亮的技高一籌?

是以在臨死之前,諸葛亮首先做的就是安排好撤軍的計劃。除此之外,對于他的墓葬,諸葛亮與司馬懿幾乎有一樣的安排。諸葛亮在死前說道,希望後人把他安葬在定軍山,同樣一切從簡,也不需要任何的陪葬物。同時為了不讓任何人知道他的墓地,他還想了一個奇特的計謀。那就是指令四個壯漢用繩子擡着自己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直到繩子磨斷,那個地方就是他的安葬之地。

其實如果單從上面的描述看,兩個人的計謀好像看不出誰高誰低,而且兩個人時至今日也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不暴露自己的墓地,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說諸葛亮的生前最後一計,相較于司馬懿來說技高一籌呢?

諸葛亮和司馬懿,臨終前各留下一計策,為何說諸葛亮的技高一籌?

其實這種說法并不難了解,從曆史資料中記載的諸葛亮,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生都在為自己奔波操勞,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利益做過什麼,直到死依舊是兩袖清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清官,留下了一世英名。但是司馬懿在曆史上的名聲卻并不怎麼好,他不僅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誅殺了很多曹氏宗親,還意欲竊取曹魏江山,綜合來看确實諸葛亮技高一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