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曹丕、曹植、曹沖大家再熟悉不過,尤其是曹丕、曹植他們,都是建安文學的領軍人物,我們從小便學習他們的詩文,比如曹植的七步詩。而他們同時也是漢末三國叱咤一時的政治明星,深度影響着國家政權的走向。

在三人之中,曹沖是一代神童,關于他的稱象典故流傳至今,若非早死,恐怕會是曹操的接班人。

而曹丕、曹植二人之間,則曾在建安時期産生過激烈的摩擦,即争奪魏國太子之位。衆所周知,最終的結果是以曹丕獲勝告終,曹植從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那麼,曹植是因何而敗呢?他們之間政治鬥争的具體始末又是什麼呢?下面就讓筆者來為大家揭秘。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一代枭雄曹操,他起業于漢末動亂,和當時很多士人一樣,他深感國家腐敗導緻戰亂,痛恨社會浮華虛僞的風氣。是以曹操所建立的新政權,力圖革清時弊,他在選官用人上極為務實,極重才能與德行。

故而,曹操自然也希望自己的繼承者具備優秀的才能與德行,以更好地率領國家統一天下,結束亂世。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而在曹操諸兒當中,起初曹操極為欣賞曹沖。雖然曹沖尚幼,可卻十分聰明機智。據說五、六歲時,心智便如成人一般。曹沖稱象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詳,可謂天縱英才。

不僅如此,曹沖心性還十分仁愛。曹操時,社會極為不穩定,是以采用極為嚴酷的刑罰來震懾衆人。而少年的曹沖則多次通過雄辯,制止曹操施行不公平的懲罰,博得了曹操的認同與寵愛。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曹沖才德俱極品,曹操多次向群臣表達欲傳大業予曹沖的想法。然而天妒英才,曹沖于十三歲時便病逝了。曹丕寬慰曹操,曹操說:“這是我的不幸,卻是諸兒們之大幸。”從這句話看,曹沖去世的影響可見一斑。

曹沖亡後,曹操的另一個兒子嶄露頭角,他便是曹植。曹植不僅善于文學,在政治理論上同樣展現出了極高造詣。可以說,又是一位奇才。曹植在當時受到了各路大牛士人贊譽,同樣也深受曹操喜愛。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于是曹操便為曹植開啟政治綠燈,曹植年紀輕輕即封侯,并且置有聽命于自己的官屬機構。後來,曹植又不斷拉攏其他士人,于是經營出了自己的一派團體,劍指太子之位。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而長子曹丕,因年齡優勢,并且同樣具備不凡的才能,是以曹操同樣為他開了政治綠燈。是以,曹丕以五官中郎将、副丞相的身份活躍在政治舞台之上,同樣也經營出了一批擁護者。

由于二人俱非凡才,又具備繼承曹操衣缽的合法性,是以二人的沖突摩擦自然無法避免。

于是,群吏們漸漸分成兩黨,一批以崔琰等人為代表支援曹丕,另一批則以丁儀、楊俊等人為代表支援曹植。

在長期的鬥争中,曹植逐漸占據了優勢。而心狠手辣的曹植一派,先是鬥死了崔琰、毛玠,又将徐奕免官。

一時風頭無兩。曹操也漸漸心許曹植,認為諸兒中曹植最可定大事。曹植幾乎就要坐上太子寶座了。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然而曹植卻犯了一個巨大、嚴重的錯誤——擅闖司馬門。司馬門即是皇宮的大宮門。絕大多數大臣們是不能随便出入宮禁的,需要按規矩通報得到許可才行,曹操的兒子也不例外。

當時正值曹氏代漢的關鍵時期,曹操極為重視家族形象的建構,力圖創造出一派天命加于身、天下人所推舉的景象來取代大漢。可此時兒子卻驕縱不法,狠狠地抽了家族一個嘴巴子,這讓曹操十分難堪。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再加上曹植平時行為也不怎麼端正,這開始讓曹操失望。是以,曹植因為德行上的缺失,進而喪失了曹操的寵愛。曹操畢竟不僅看重才能,同樣也看重品德。

曹魏太子鬥争揭秘:為何曹丕赢了?隻因曹沖早死,曹植走錯了道門

是以,曹植從此被苛禁,再也難以插手政治。而曹操的諸兒中除了曹植外,自然要數曹丕才能最高,而曹丕又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道德形象,是以曹操最終隻好選擇曹丕繼承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