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起來!我将‘精忠報國’刺入你皮膚了,你當日夜牢記。念君奮力把胡酋退,念親及早把捷書寄。''

這是來自康熙年間《如是觀傳奇》裡的一段話,講述了抗金大英雄嶽飛的傳奇人生。而這一段更是其中最為經典的嶽母刺字片段。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已經在華夏大地上流傳許久,多少人啟蒙時就曾讀到過這個故事,幻想着自己也能成為像嶽飛一樣的大英雄。幼時初讀這個故事,思維有些跳脫。在感慨嶽飛的英雄氣概之時,也被肉體刺字吓個不輕。直到長大以後慢慢知道了有刺青這回事,看過了網上的那些大花臂、大紋龍的,自己才漸漸釋懷。

話本裡''精忠報國''的故事帶了些神話的味道,此間的種種事迹多少都摻了點假,糅合了些藝術的成分。曆史上,嶽飛出身農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村二代,嶽飛的母親自然也不會有高到哪裡去的文化水準。一個古代農村婦女,能不能夠識字不好說,就算是識字,她也不是專業級别的工匠,将''盡忠報國''這四個繁體字刺在背上,稍有不慎,那可就是血肉模糊,一片狼藉。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這樣帶有技術性,有難度等級的任務,稍加推敲也能夠判斷出來不是嶽母所能為的。那這四個大字到底是誰刻下的呢?

《宋史》裡說:''秦桧力主和議,大将嶽飛有戰功,金人所深忌。桧惡其異己,欲除之,脅飛故将王貴上變,逮飛系大理獄,先命鑄鞫之。鑄引飛至庭,诘其反狀,飛袒而示之背,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嶽飛在被秦儈構陷之時,為示自己的衷心,袒露自己的後背,上面就有''盡忠報國''四字。(在古代盡忠盡孝是作為一個臣子的本分,臣子隻能用盡忠盡孝來要求、勉勵自己,但是不能用精忠來誇耀自己。後世因為《精忠記》、《精忠全傳》等小說戲曲的流行,才使得後人把''精忠''和''盡忠''兩者混為一談,嶽飛背後的刺字也從''盡忠報國''變成''精忠報國'')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但是包括宋史在内的諸多關于嶽飛的官方記載都有嶽飛背後有刺字的描述,但是是誰所為,記載的都是含糊其辭,言語閃爍。這就給了藝術創作者們巨大的空間,在經過一代一代的加工之下,出現了好幾個版本。

比如有說是請工匠刺的,還有稱是他的下屬張憲幫忙給刺上去的。等到清朝,“嶽母刺字”這個版本一出來,就迅速地受到大家的歡迎認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取代其它版本。雖然流傳版本不可靠,但是從正史以及這些後世加工裡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刺字這件事情對于嶽飛來說肯定是自願的,而且這幾個字,極有可能是他早早地就為自己選好了的。

還記得前面提到過的刺青嗎?現在的刺青作為一種文化在大衆之間也是廣為流行的,甚至從網上流傳的圖檔上也能看到不少明星身上也都有紋身刺青。而嶽飛背後的''盡忠報國''這幾個大字也是和刺青文化有着脫不開的關系。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刺青最開始在我國隻在周邊少數民族地區流行,圖騰崇拜、等級的差異、氏族關系等等原因使得刺青在這些民族當中有很大的生存空間。而占據中華主體的漢族社會當中,除了用來給罪犯實施的黥刑之外就沒有什麼用處了。

一直到了唐代,突然就在漢族社會當中刮起了一股''刺青熱''。我們深挖唐代的社會狀況,也可以多少了解這一變化的出現。

唐代科舉制的出現,一舉打破以往的士庶天隔的門閥政治,代之而起的是庶族的大批上位,加上城市的繁榮發展,這些在政治上種種反傳統的出現,派生而出的諸如刺青等反對傳統儒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非主流文化現象。此外,作為一個開放的王朝,民族大融合在這一時期也迎來了一次高潮。長安城中的胡姬,胡旋舞,帶有異族血統的皇室王族,而刺青更是重要表現。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這異族而來的東西,紋在自己的身上,走在長安城的街道上那得是怎樣的回頭率。越是特别,引人注目,就越是能夠滿足自己自我表現的強烈欲望。是以那時候的長安街頭,那些''不事家業''的''街肆少年''們對于這個刺青可謂是趨之若鹜,就是在官府的嚴厲打擊之下,一個個也是争相模仿。

還有佛教在唐朝盛行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個外來的佛陀在大唐的土壤上深根發芽,安了家。作為當時的主流教派之一,手底下自然是少不了一衆教徒的擁戴。而在這其中更是有癡迷佛陀,為它瘋癫為它癡狂的狂熱教徒。為了表示自己的崇拜和熱愛,燒頂灼臂,刺血寫經都是記載有發生過的事情。對于這些教徒來說,隻有這些舉動才能夠淋漓盡緻的表現出對佛祖深深的愛。種種社會背景促成了刺青文化在這一時期的集中爆發。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唐代末年,朝廷式微。自己手下的小兄弟們都不再安分,藩鎮割據局面越演越烈,四十年太平天子早已是過去式,現在進行式的大規模動蕩愈發明晰。軍隊勢力對于每一個割據力量來說都是尤為重要的,招兵買馬,準備糧草都是節度使頭頭們的重中之重。大規模士兵的擴招,乃至強征,封建軍閥之間的割據混戰使得在軍隊當中士兵們的厭戰心理愈發凸顯,大批士兵出逃,軍隊戰鬥力受此影響直線下降。

為了振奮軍隊,阻止大批士兵的出逃。唐末的一位大軍閥朱溫想出來一個辦法。制定出凡将校有戰沒者,所部兵悉斬,謂之''拔隊斬''的嚴明軍紀。結果士兵逃跑的口子不但沒有補住,反而是越漏越大。士卒''多亡逸,不敢歸''。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一計不成再來一計,朱溫眼看着士兵逃走者越來越多,下令隻要是軍隊裡的士兵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臉上刻字,記上自己所在的軍隊稱号。在各個關口嚴加盤查,緝拿逃跑之人。

一旦逃跑,臉上那''明晃晃''的記号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随時會被引爆要了自己的命。就算是有的士兵能夠披荊斬棘,曆經九九八十一後僥幸逃跑,到了别的地方,鄉裡鄉親鄰裡街坊的一看到這記号也都不敢收留。隻此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根治其禍。

這樣的做法即使被後代的不少人诟病,可是招架不住這方法太管用,在朱溫之後的不少統治者都沿用了這一做法,在士兵的臉上,甚至是身上刺青,做上獨有的标記。所謂的''花臂''士兵就是這活生生的例子。

到了宋代軍隊當中的刺青就比較複雜了。

對于禁軍而言,不光要有軍籍而且面部還要求有刺青,''黥面隸軍''是所有的在籍士兵的基本工作。北宋名将狄青,最開始是士兵出身,是以臉上也被刺了字。因為骁勇善戰很快被提升為軍官,并且還一步一步地上升成了掌管全國軍政的樞密使。當時朝中有許多人勸狄青把臉上的刺字去掉,這樣不但臉看起來變得好看了,而且也就沒有人能夠知道他的士兵出身了。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就因為這個事兒,還驚動了皇帝宋仁宗。宋仁宗特意召見狄青,告訴他這個臉上的刺字去掉也是可以的,誰料皇帝發話狄青也是不聽。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皇帝,要把自己臉上的刺字留下來給自己的下屬們看,激勵他們做出赫赫戰功。一時之間傳為一段美談佳話。

和政府管制的禁軍相對照的是地方上的鄉勇,他們一般會選擇在手背上刺字,即''涅手背''。還有一類在邊境的少數民族的蕃戶,當他們被編制成為鄉勇的時候,除了手背上的刺字,還要再在左耳前刺上''蕃兵''二字以示區分。

除了士兵們刺青的必須标配之外,還有的就是我們敬愛的嶽飛等英雄們了,兩宋時候的很多愛國将領們,為了表明自己熱愛國家,堅決抗擊外敵,保衛河山的堅定理想信念,精心選好的字樣,擇一個黃道吉日,在自己身上留下神聖忠堅的字樣。

嶽飛背後的''盡忠報國''就是嶽飛自己對金人的無聲抗擊,對國家的熱血深情。除了嶽飛,還有很多将領也刺了字,這其中最值得說的就是宋初名将呼延贊。不光是自己,動員全家人和自己一起刺字明志,全家人都刺字以示抗敵之志。自己刺上''赤心殺賊'',妻子和孩子乃至女仆都一并刺上,而家中所有的孩子都要刺上''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的字樣。

嶽飛後背刺字并非“精忠報國”,也不是嶽母所刺,解鎖古人刺青史

軍隊裡的刺青在宋代出現了新的創新和完善,而軍隊外的刺青也在宋代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宋代政府對于民間刺青不再用行政力量管控,政府的大撒手讓民間的刺青文化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刺青的隊伍當中。刺青者頻頻在曆史當中露相,每逢重要節日都能夠成為他們展示表演的舞台,而在平日裡的惡霸鬧劇中也是能博得一席之位。更有人披發文身,粉墨登場,登上戲台開場大戲。從這兒也能夠可看出來在宋朝的時候刺青已經較為普遍的得到了社會認同,對于刺青也不再像前朝帶有如此大的排斥。

一直以為在國外盛行,在中國前些年還是非主流的代名詞的刺身。可是當走向曆史的縱深處時才發現,原來看似是''洋玩意兒''的背後卻是一顆紅彤彤的中國心。嶽飛這些大英雄們的刺身,更是為刺青蒙上了一層更為絢爛的色彩。

當你再看到刺身的時候,或許會想到千年前有這麼一群人,意氣風發,朝氣昂揚。面對祖國河山,他們立下至死的誓言。帶着那些刺入肌理的印記,馳騁沙場,拼死戰至最後一刻。

這些痕迹,無關情愛,無關風花雪月。不是為了紀念那個忘不掉的前任,紀念那些已然過去再也回不去的歲月。他們身上的刺身承載的是千千萬萬的國民,是守護江河故土的絕對使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