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在晉升漢中王之時,封了五虎上将。這五虎上将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分别封為前将軍、右将軍、左将軍、後将軍以及翊軍将軍。說起這時的五虎上将,他們個個都是那個時代的人物,是數一數二的英雄。
不過,對于他們死亡的記載,在《三國演義》裡面的記載卻與陳壽寫的《三國志》裡面的記載有所不同,有些人的記載是符合這個曆史史實的,有些人的記載,是不同于這個曆史記載,差别大。
先說關羽之死吧。
公元219年11月左右,也就是建安24年,關羽敗走麥城。關羽敗走麥城不久,即被東吳馬忠設伏所擒,不久,不降被害。從這時間節點上來說,堅守麥城的天數,應該在一二十天左右。而從關羽被擒,到關羽不降被殺,也應該有一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吧。
是以史書裡面的記載跟小說裡面的時間節點上推斷,應該是相差不大。《三國志》的記載,應該是在220年之初。以小說的記載推斷,也就在“公元219年11月左右,也就是建安24年,關羽敗走麥城”不久。應該說,對于關羽将軍之死,小說與史實的記載基本上是相吻合。
對于張飛之死,應該是在章武元年,即在劉備稱帝不久。
準備為關羽報仇雪恨,張飛被部将範疆、張達所殺。這個時間節點是在公元221年。對于張飛之死,史實與小說裡面的記載,也是很吻合的,相差無幾。
再說馬超與黃忠之死吧。
這個馬超之死,在史實裡面與黃忠一樣,在章武二年,即公元222年,病死的。不過,對于黃忠這位老将之死,小說裡的記載與史實不一樣。《三國演義》記載的是黃忠随劉備出征東吳時,中了東吳大将潘璋的埋伏,結果被射殺,雖被救,但當夜傷重而逝。
在劉備出征東吳之時,本來想帶上馬超,不料,馬超那個時候正在生病,病得不輕。他是指望病好一點之後,與劉備相聚于東吳的戰場之上。然而,馬超的病一直沒有好轉。馬超在聽到劉備慘敗于火燒七百裡連營這個消息之後,更加憂憤,不就加重了病情,據說是吐血身亡的。
在《三國志》裡面,黃忠明明是被病死,為何在小說裡面寫他被戰死了。難道老将黃忠一定要戰死在沙場,才能渲染他的忠義或者是勇猛呢?當時,黃忠這位老将至少有75歲左右,離80歲也不遠了。難道劉備一定要帶他出征,才能完成伐吳的重任?肯定不是的。這麼老的将軍,應該是尊重他,退而求其次,能在成都養老,就已經是不錯的了。
事實上,史實也是如此。人到七八十歲,這個病生起來,就不輕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何況那個時候是古代,史實寫黃忠與馬超在章武元年一起病死,應該是客觀的。雖然馬超當年死的時,隻有47歲吧。
對于翊軍将軍趙雲之死衆說紛纭。
傳說裡面很精彩,說他被他老婆的繡花針吓死。這個傳聞所說的,說是趙雲自己很怕看見鮮血。其實,這樣的傳聞,即民間之說不可信,因為将軍在戰場裡面本身就是浴血奮戰的,哪有不見血的?趙雲之死,在劉備稱帝8年之後,即公元229年。那個時候,也算是在與諸葛亮二出祁山之後。
在失街亭之時,趙雲斷後吧,還是人稱的常勝将軍,保持不敗的戰績,這說明趙雲是個有勇有謀之人。趙雲的死,小說裡與史實上寫的,應該是病死的。小說裡寫諸葛亮準備再次出征,不料來報,趙雲病死。于是,諸葛亮長歎一聲,很心痛。
對于這五虎上将,他們在死後,都得到一個封号:馬超被封為斄鄉侯,不過,在劉禅時期,馬超被谥号為威候;黃忠,曆任中郎将、讨虜将軍、征西将軍,後将軍,死後谥号剛候;五虎上将當中的趙雲,生前沒有封侯,死後谥号順平候;關羽被曹操進表漢獻帝,封為漢壽亭侯,死後谥号壯缪候、這個封号是他死40年,劉禅給予他的一個封号;而張飛被封為西鄉候,谥号桓候。曆史上所謂拜将封侯,也大概如此。
雖然在曆史上這五虎上将一時耀眼,但是,轉眼而逝,相當惋惜。本來,劉備在封他們為五虎上将之時,指望他們在此建功立業,掃平天下,統一中原。不曾料到,如此短暫,出師未捷身先死,嘗試英雄淚沾襟。
你是如何看待五虎上将之死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