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楚漢戰争項羽赢了,天下将會如何?
項羽如果赢了劉邦,肯定會統一天下,因為其他的勢力都無法與項羽相抗衡,統一是大勢所趨,至于項羽統一天下後實行怎麼樣的政治制度,取決于項羽的政治眼光。
先看一看秦朝滅亡時,項羽的所作所為及他的政治眼光如何?
項羽在政治上的眼光并不高,但并不代表項羽就不會做正确的事,項羽在滅亡秦朝後憑借滅秦的巨大功勞,成為天下反秦義軍的首領,秦朝滅亡後,所留下的公權力真空将會重新進行配置設定,而項羽主導了秦亡之後的公權力配置設定。

這也就是項羽的分封天下,在當時的形勢上來看,項羽的分封并沒有什麼問題,應該來說是正确的選擇,項羽雖強,但其實力不足以吞并其他所有諸侯勢力,也不足于和天下所有諸侯為敵,配置設定天下就成為當下的一個緊迫的政治事件。
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原本就是各自獨立的武裝勢力,誰也不服從誰,項羽就算不分封這些諸侯,他們照樣是獨立自主的,如果不加以分封,天下立即就會重新陷入争奪地盤的戰争,天下就會再次大亂,項羽的分封既是目前形勢下的無奈選擇,也是當時唯一确實可行的辦法。
那麼秦滅後,項羽能不能稱帝呢?當然也不能,項羽痛恨秦朝的一切,包括秦朝的各種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以項羽在進入鹹陽城後,根本就不是以君臨天下的氣勢想統一天下,而是以報仇心切的姿态實行燒殺搶掠,不僅一把火燒了鹹陽城,還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将鹹陽城洗劫一空,這樣的行為不是一個合格政治家的所作所為。
如果項羽赢了劉邦,會建立一個強大的朝代嗎?這個朝代會是楚朝嗎?
這可不一定,首先要看項羽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的政治制度,從項羽在秦朝滅亡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項羽更傾向于分封制,不止項羽傾向分封制,當時反秦義軍中,除了劉邦之外,幾乎所有的勢力都傾向分封制。
因為分封制是古制,已經實行了數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是秦始皇強行推行郡縣制的秦朝時期,呼籲恢複分封制的秦朝大臣也不在少數,比如秦朝博士淳于越在秦始皇34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的8年後,還在向秦始皇進言恢複分封制,由此引發了分封制與郡縣制的争論,并且還直接導緻了焚書坑儒。
另外,起來造反滅亡秦朝的義軍,幾乎全部都是原來東方六國的臣民,東方六國原本就反對秦國的郡縣制,都主張分封制,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滅亡秦朝的功臣,被項羽分封為十八路諸侯,這些人肯定不可能同意郡縣制。
是以無論是項羽的主觀意志,還是當時社會上的客觀情況,項羽隻有選擇分封制的可能,而不可能會選擇郡縣制。
如果項羽選擇分封制,那麼項羽建立的朝代叫什麼?
項羽在分封天下時,不僅封了自己為西楚霸王,把他名義上的上司楚懷王也封成了義帝,以下屬分封上級,這在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因為項羽是手握實權的最大諸侯,又是自己分封的,是以項羽把自己的西楚國分的地盤最大,土地最肥沃。
但同時,項羽做了一件讓天下人神共憤的事情,就是殺了楚懷王,楚懷王是天下共主,還是項羽的上級,項羽殺了楚懷王,等于得罪了楚人,尤其是那一批仍然還在懷念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人們,如果項羽再把自己建立的王國稱為楚國的話,那麼會讓自己在政治上名不正言不順。
殺了原來的楚王,然後再用楚王的封号,去建立一個新的朝代,這事放在曆史上誰也不會幹,項羽最好的辦法就是重建立立一個全新的朝代,況且項羽原來的國名叫西楚國,如果打敗了劉邦統一天下,那就不是西楚,而是楚,楚這個名号又不友善用,是以項羽很可能會用“魯”為國号。
因為項羽在巨鹿之戰前被封“魯公”,這是當時的楚懷王封的,直到最後,魯公這個稱号都是項羽的,即使在垓下戰敗,也是魯地百姓抵抗劉邦最為激烈,魯地可是最忠心項羽的地區,項羽肯定會用“魯”來命名統一後的天下,用分封制來治理天下。
如同漢朝的來曆相似,劉邦的漢王是項羽封的,劉邦統一天下後,以漢為國号,不是照樣也成為中國曆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嗎?
但是項羽建立的這個“魯”王朝,從政治結構上看,仍然是春秋戰國的延續,即使項羽能以強大的武力威懾四方,但項羽之後的繼承人就不一定有這個能力,很可能重複秦朝的短命,再次天下大亂,直到出現一個雄才大略的人再次統一天下,以正确的政治制度治理天下,天下才會穩定下來。
項羽的政治才能并不高,即使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王朝,也不一定能夠強大,馬上能得天下,并不能馬上治天下,項羽本來就缺少治理天下的才能,那樣建立起來的朝代也不會長久,随裡會重蹈秦朝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