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祖翼(1849~1917),字逖先,号磊盫,又号磊龕、濠廬。因寓居無錫,又号梁溪坐觀老人。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西泠印社柏堂後石坊額上隸書“西泠印社”四字,為其所書。張祖翼長期寓居海上,時與吳昌碩、高邕之、汪洵,同稱“海上四大書法家”。卒年六十九。
張祖翼龆年即好篆、隸、金石之學。篆刻,師鄧石如,宗石鼓、鐘鼎;隸法漢碑、魏碣,皆出于漢魏三代的吉金樂石,屬于典型的碑學書風。亦能行、楷書,兼有碑意。其篆隸成就當高于其行草。中年以後,其精心創作的篆隸作品上,有時會钤有一枚由鄧石如所治白文長方印:“八分一字直百金”,這應是當時市場對其藝術品價值的一種認同。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直百金”的張祖翼書法。
張祖翼書法欣賞
張祖翼《隸書六言聯》,上海畫廊藏
近代學者馬宗霍《霋嶽樓筆談》評其書曰:“楷書宗唐,分書宗漢,雖所詣不高,而皆能中矩,篆亦矯勁可觀”。這段簡述,可知張祖翼書規矩正,承脈正流;筆墨法度無不森嚴規謹,一點一畫莫不出于中鋒懸腕運作之中。
張祖翼《隸書八言聯》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成交價172,500 RMB。
張祖翼存世書作,多為篆隸。尤喜作四屏和聯對。今之所見隸書對聯,其筆勢寫得靈動舒展,燕飛自如;結字平中求險,險中寓平。内含間透着股靜穆古雅之氣。行筆一波三折起伏自然,伸縮有度且張力外延。收筆處無過多地内藏作秀,流露出的乃是“外剛内柔”的自然和完美。
張祖翼臨習“入古而不泥古”,筆筆古味濃厚,嚴謹不苟,寫來精到遒勁,力沉絹背,毫無病尖飄浮之态,寫出一派生機清健,盡現大家風範。其不僅篆隸神俊,所書行楷也古韻風雅,甚得晉唐之風,個中之美,令賞者把玩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