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爾朱榮能夠在北魏末年的政治舞台翻雲覆雨,?是因為爾朱氏和北魏皇室拓跋氏本就有着極深的淵源。

爾朱榮,字天寶,北魏契胡秀容部人。其部族源于南匈奴,南北朝時其祖先居爾朱川,因以為氏。爾朱川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部落的居住地,爾朱家世為該地區的部落酋帥。北魏太祖時期,爾朱榮之高祖爾朱羽健曾助北魏太祖拓跋皀攻後燕?,?奪取晉陽和中山?,?因功拜散騎常侍?,北秀容成為爾朱家封地。

北魏太祖時期,爾朱榮之高祖爾朱羽健曾助北魏太祖拓跋皀攻後燕?,?奪取晉陽和中山?,?因功拜散騎常侍?,北秀容成為爾朱家封地。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自從爾朱羽健率部随從拓跋珪征戰以後,?爾朱氏部落就已經成為拓跋鮮卑南征北戰的一支勁旅,?其祖孫數代一直都為拓跋鮮卑效命沙場。除了軍事上的密切關系外,?爾朱氏與拓跋鮮卑還有姻親關系,?這就使得爾朱氏與拓跋氏的密切關系進一步強化。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并推進北魏的漢化改革。但是爾朱氏并沒有随孝文帝南遷,?而繼續留居秀容川,?并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部落制生活方式。這是因為北魏皇室南遷後需要爾朱氏繼續留在秀容川,?利用爾朱氏鎮防西北邊境,統領并、肆一帶的軍事防務,防禦北方的柔然人。

至爾朱榮之父爾朱新興時,爾朱家有私奴8000餘家,馬數萬匹,是當時著名的軍閥世家。

爾朱新興死後,爾朱榮襲爵梁郡公。據《魏書-爾朱榮傳》載,爾朱榮“及長,好射獵,

每設圍誓衆,便為軍陳之法,号令嚴肅,衆莫敢犯。”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北魏孝明帝元诩信奉佛教,在洛陽大建佛寺,寵信僧人,全國僧尼達200多萬人。孝明帝又重用侍中元雍、中常侍劉騰、中書令鄭俨等貪财好色、才術空淺之人,朝政極其腐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孝明帝正光四年,?匈奴人破六韓拔陵在沃野鎮、敕勒族酋長胡琛在高平鎮、羌族人莫折大提在北魏的壓迫下,紛紛起義。起義軍連敗魏軍?,朝野震動。在這危機之時,?爾朱榮廣散家财?,?“招合義勇?,?給其衣馬”,組織起一支武裝?,鎮壓農民起義。在這個過程中,爾朱榮不斷招聘人才、很快便擁有了精騎1萬?,?步兵數萬?,?并形成了一個以高歡、元天穆、爾朱兆、賀拔勝、賀拔嶽、叱列延慶等人組成的軍事集團。

武泰元年二月,孝明帝被胡太後毒死。爾朱榮以此為借口,進軍洛陽,殺胡太後及王公大臣三千餘人,立元子攸為帝,?史稱“河陰之變”。之後爾朱榮消滅了葛榮上司的最大的一股農民起義軍,又平定了山東的邢杲和關中的萬俟醜奴等農民軍?,?消滅了圖謀複辟的北魏宗室元颢,?穩固了北魏政權。

孝莊帝元子攸十分忌憚爾朱榮?,?于永安三年(530年)九月二十五日謀殺了爾朱榮。爾朱榮死時年僅38歲。其長子爾朱菩提亦被害?,?死時年僅14歲。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孝莊帝殺害爾朱榮,自然引起爾朱榮手下的不滿。于是,爾朱兆、爾朱世隆等起兵攻入洛陽?,?擒殺孝莊帝。此後不久,爾朱榮的部将爾朱兆、高歡、宇文泰為了權力配置設定,互相厮殺,爾朱兆敗亡,高歡、宇文泰分别建立了東魏、西魏。

爾朱榮不同于當時的一些軍閥,而是一個有眼光、有襟懷的人物。他重用“法令整齊,有将領氣”的元天穆、高歡,以及有着“賀拔三傑”的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三兄弟,一改北魏軍隊頹勢,使得他的軍隊“号令嚴肅,衆莫敢犯”。

“河陰之變”後,爾朱榮的軍事實力臻于鼎盛,?成為北魏末期最為強大的軍事政治集團。但是,?爾朱氏集團的強盛局面并沒有能夠維持很久,?随着爾朱榮被孝莊帝元子攸刺殺,?爾朱氏集團迅速由盛而衰,?爾朱氏集團由崛起到興盛,?再到滅亡,?其間隻有短短的十餘年。

爾朱榮雖然實力強大,但他自恃威強?,?驕傲大意,疏于防範,是他被殺的根本原因。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其實孝莊帝謀害爾朱榮的消息已經有所洩露,爾朱榮手下也勸過他要加以防備,可是爾朱榮并不以為意,“每入谒帝?,?從人不過數十,皆不持兵仗”,終于在永安三年(530年)一次谒帝時?,?被孝莊帝殺害。

爾朱榮相當迷信,崇奉占蔔。他發動“河陰之變後”,完全有能力稱帝。然而爾朱榮根據占蔔得出自己沒有天子命的結論,“乃迎莊帝”,結果自己反而被這個自己迎立的皇帝殺死,這也是他沒有占蔔到的吧。

爾朱榮死後,是什麼原因使得爾朱榮的集團迅速衰敗呢?

首先,?爾朱氏集團出現了内讧。在爾朱氏集團中,?爾朱榮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相對比較高,?是以當他作為集團的上司核心時,?還能夠有效駕禦其軍事政治集團的運轉,?對于集團内部出現與潛在的分裂傾向或離心因素,?基本上還能控制得住。但随爾朱榮被殺,?爾朱氏集團内部潛在的權力争奪及離心傾向就開始浮出水面,?特别是上司層的權力争奪愈演愈烈,?甚至爾朱氏家族内部也出現了爾朱兆、爾朱天光、爾朱仲遠、爾朱度等人之間的争鬥。

爾朱氏集團是一個主要靠武力攻讨起家的軍政集團,?其上司層的整體政治素質不高,?特别是核心上司層。這也是爾朱氏集團迅速衰敗的重要原因。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衆所周知,一個政治軍事集團的盛衰強弱,?一般來說主要取決于這個集團上司層的素質。由于爾朱氏集團是建立在部落制基礎之上封閉性很強的武力集團,?其上司層基本上出自胡化色彩濃厚的爾朱部落或與其鄰近的鮮卑化六鎮軍将,?這樣的武力集團單純的軍事戰鬥力可能很強,?他們在攻城掠地的野戰中可能所向無前,?而一旦局勢穩定、安邦治國,?它缺乏治國良策的先天不足就顯現出來了。是以,?爾朱氏集團上司層政治智慧不足以上司這個集團有更大發展,?尤其是處于最核心部分的爾朱氏人物,?幾乎都是有野戰之力而無經邦之才的武夫,?除爾朱榮以外,?爾朱兆、爾朱天光、爾朱世隆是志識無遠,?“所争唯權勢,?所好惟财色,?天下失望,?人懷怨憤,?遂令勁敵得容觇間,?心腹内阻,?形影外合。是以廣阿之役,?葉落冰離;韓陵之戰,?土崩瓦解。”

北魏的官僚隊伍因為“河陰之變”而遭滅頂之災,?國家機器基本陷于癱瘓。雖然爾朱榮事後采取了包括向朝廷謝罪、為死難者加官進爵等措施,?企圖重建國家官僚體系。然而終究由于“河陰之變”已将北魏的職官體系基本摧毀,?是以爾朱榮的這些措施不足以重建國家機器。在這種情況下,?爾朱榮遂又開始放手招官,試圖建構一套新的政權體系,?但由于爾朱氏集團的自身落後性、野蠻性,?根本就沒有治國方策,?其選拔官吏根本就沒有任何章程而隻能是任人唯親,?爾朱榮掌控下的北魏朝廷,?吏治更加腐敗混亂。

爾朱氏集團的大部分成員是鮮卑胡人,?是以它與洛陽漢化集團之間存在不可彌合的鴻溝或無法調和的沖突,?爾朱氏集團在控制北魏朝政後所采取的統治措施,?無不是對六鎮反漢化勢力做法的繼承而與孝文帝所推行的漢化改革背道而馳。作為集團的最高上司,?爾朱榮在控制朝政的過程中,?不但沒有設法去彌合二者之間的鴻溝,?反而采取了一系列加劇彼此對立。結果使得胡漢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并最終造成爾朱氏集團的敗亡。,如果爾朱榮當能意識到這一點,?并采取相應的對策,?那麼這個盛極一時的軍事政治集團是不會轉瞬之間就煙消雲散的,?畢竟一味依恃武力是不能長久的。是以說,?胡漢文化之間的差異與沖突,?乃是造成爾朱氏集團快速衰敗的深層原因。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雖然爾朱氏集團在北魏末年的政壇稍縱即逝,但它卻産生了極其深遠的曆史影響。

高歡是爾朱氏集團的骨幹分子,?正是在随爾朱氏東征西讨的過程中,?高歡積聚起龐大的軍事實

力,?爾朱氏的決策失誤則為他進一步擴充實力提供了友善。同樣,宇文泰起家的資本也基本上是爾朱集團的舊部。是以說,爾朱榮死後,形成的以高歡、宇文泰為核心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正是爾朱氏在魏末政治舞台活動之後所遺留下來的最大政治遺産,?北魏滅亡之後中國北方對抗格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正是爾朱氏集團一分為二之後所展開的内部争鬥。

北魏末年的政治變動為爾朱氏乘時而起提供了條件,?在特定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很快形成了一個以爾朱榮為核心的軍事政治集團。這個集團以武力起家而盛極一時,?憑借其強大軍事實力一度掌控了北魏的朝政。但由于爾朱氏集團自身的落後性與野蠻性,?使得它在掌握政權以後沒有能夠适時調整統治政策,?而是繼續堅持其暴力屠殺的方針,?公然與漢化主流敵對,?結果引起了朝野各種勢力、社會各個階層的一緻反對。随着集團創始人爾朱榮被殺,?這個強悍一時的軍事政治集團很快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翻雲覆雨的爾朱榮集團,為何突然覆滅?

爾朱氏由盛而衰以至于敗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胡漢文化的對立與沖突,?則是其中深層因素,?從文化的意義上來說,?爾朱氏集團的失敗乃是胡化勢力與漢化勢力對抗的結果,?是胡漢文化之間的差異和沖突造成了爾朱氏的最後敗亡。

爾朱氏集團雖然在曆史舞台上稍縱即逝,?但它所産生的曆史影響卻十分深遠。由爾朱氏集團分裂、孕育出來的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這兩大軍事集團再一次在北方中國形成了對峙局面,?東西對抗的政治格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朝對南朝軍事優勢,?又使得天下形勢一度演變為北齊、北周與南方梁陳政權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進而延續了中國分裂的局面,?遲緩了中國實作再次統一的程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