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編輯部 | 隐飲
用電影治愈生活。
2019年年底,《誤殺》橫空出世。
它是疫情前最亮眼的票房黑馬,累計票房超過13億,口碑也帶來驚喜。
它不僅捅破了國産懸疑犯罪片的票房天花闆,也引領這一類型片在内地市場打開新局面。
今天,系列的續作如期上映,繼續擔當今年賀歲檔的重頭戲。
《誤殺2》

與前作一樣,《誤殺2》講述的依然是個走投無路的普通父親,為了孩子奮不顧身,甚至犯險、不惜犯罪的故事。
但這次,主創團隊選擇了“重新出發”。
今天,就來聊聊這部新作,它夠硬核夠好看嗎?
親情核心
大家如此期待《誤殺2》,自然是因為前作留下的好印象。
前作懸疑氛圍濃厚,節奏幹淨利落不拖沓,肖央和陳沖的表演張力十足。
還記得被陳沖支配的恐懼麼?
但引發觀衆讨論最多的,還是兩個不同階級的家庭,因為孩子,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
“犯罪外殼+親情核心”,串起《誤殺》系列兩部電影在主題上的一緻。
很簡單,也很純粹,都是為了救孩子。
“你不知道一個父親,為自己的孩子都能做出些什麼。”
這是《誤殺2》中,肖央最觸動人心的一句台詞,也是全片的題眼。
在新片裡,由肖央飾演的平凡父親林日朗,發現兒子小蟲罹患心髒病,好不容易等來配型合适的“救命心髒”卻不翼而飛,被人搶走。
他在走投無路之下铤而走險,主動制造了一起持槍綁架事件,試圖搶回原本屬于自己兒子的心髒。
在這個新故事裡,肖央飾演的父親是個二流小編劇,毫無疑問,又是個手無寸鐵的小人物。
他面對的不僅僅是兒子殘酷的病情,醫療體系的不公,更可怕的還有看不見的巨大陰謀。
他并不知道到底是誰劫走了心髒,時間在一分一秒流失,兒子如果等不到心髒, 就随時可能死去。
肖央說,演林日朗這個角色,他必須“去尋找某種記憶,一種動物性的本能。”
正是這種保護孩子的“動物本能”,讓他迸發出犯罪的邪念。
他弄來了槍,劫持急診室裡的醫生、病患和家屬,拿他們作為談判的籌碼。
他的要求也很簡單,“一個小時之内,把心髒找回來,否則我就開始殺人。”
警方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在和林日朗的拉扯中,不斷拖延着時間,而他的要求遲遲得不到滿足,所有人都變得越來越急躁焦灼……
《誤殺2》所聚焦的,不僅僅是這個孤注一擲的父親,更是一個面對困境,走投無路的小人物困局。
在創作班底方面,它與前作一脈相承。
監制陳思誠一直保駕護航,從編劇李鵬到幕後制作班底,全都是清一色的原班人馬。
隻不過,導演從柯汶利換成了戴墨。
戴墨雖然是個新人導演,但和陳思誠早有交集,他是網劇《唐人街探案》第二個故事《玫瑰的名字》的導演。
“誤殺”班底+“唐探”班底聯手,制作水準,首先穩了。
《誤殺2》在節奏上也更為緊湊,叙事幹脆利落,故事開頭就是緊張刺激的持槍綁架現場,一下子抓人眼球。
觀衆也會很好奇,林日朗如此孤注一擲,他的兒子最終得救了嗎?他自己捅了這麼大的簍子,又怎樣全身而退呢?
這個懸念一直保留到影片結束。
犯罪片外殼
國産犯罪片,在内地電影市場上無疑是稀缺的。
《誤殺》系列的兩部作品,都是以平凡小人物視角,展開的犯罪故事。
“小人物被迫犯大錯”,罪無可赦,但有情可原,這個視角對犯罪類型片來說,更顯得獨特而稀少。
兩部作品在細節設定上,也有不少有趣的變化。
第一部裡,正邪對立,劍拔弩張,跨越階層的激烈較量,搭配濃重的懸疑元素,讓人欲罷不能。
到了第二部,我們更多看到的是“綁匪”林日朗和代表警方的張正義,在明面上交鋒,事實上他們亦敵亦友,而更大的敵人,一直隐藏在暗處。
是誰搶走了本該屬于林日朗兒子的心髒?又是誰在“偷”了之後還能做到欺與瞞?
第一部裡,身為資深影迷的李維傑,使用了一招“蒙太奇”的電影技法,他利用時間和空間,混淆了人們的記憶。
到了第二部,身為編劇的林日朗,自己主動制造了一次混亂,設計了一場自導自演的大戲。
在他的劇本背面,又赫然露出“Plan B”的字樣,除了劫持醫院人質,還在籌劃着什麼新計劃?
觀衆忍不住會迷惑,這位編劇到底是在編自己的故事,還是在過真正的人生。
而更大的疑問是,林日朗到底是好人壞人?
其實他處在複雜的人性灰色地帶中,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觀衆時而被他所謂的兇殘激怒,而肖央那份豁出命去的眼神,簡直讓人退避三舍。
時而又會對他的父愛産生同情和共鳴,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畫面,是全片難得的短暫亮色。
至少,你會相信他是個好父親,如果換到他的位置上,還會有更好的選擇嗎?
主演肖央覺得,在自己心中,林日朗的關鍵詞是“害怕”。
他本來是一個普通人,他是怕的,怕惹事,更怕失去孩子。
但因為對孩子的愛而激發出了巨大能量,讓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父親。
正如導演戴墨所言,“你沒辦法用一件事情,去定義一個人。對于一個人的定義,本身就是一層誤殺。”
人性複雜,難以定論,這同樣也是犯罪片的魅力。
就像任達華和肖央的對手戲,警匪隻隔着一層透明的玻璃,警察的臉上挂着耐人尋味的微笑。
正與邪之間的界限,真的有那麼分明嗎?
這就是《誤殺2》作為犯罪片,在揭露真相後,又往前走的那麼一步。
最後定論這個父親到底是怎樣的人,隻有看完電影,大家才有自己的答案。
演員方面也是可圈可點,男主角肖央的演技越發老練成熟,他的臉上有了更多煙火氣和歲月痕迹,剛好與父親的形象完美融合在一起。
他精準地展示了,什麼叫用眼神“殺人”。
任達華扮演一位執着于尋找真相的老警察。
他頭發花白,邋裡邋遢,不穿警服不守規矩的外表,暗示他并不會屈從于權威。
文詠珊飾演林日朗的妻子阿玲,她幾乎用純素顔出鏡表演,很好地展現了作為一個母親的那份憔悴無助,和該有的堅韌擔當。
雖然《誤殺2》的故事發生在東南亞國家,但仍然能讓我們感受到電影與現實之間的勾連。
在當下的電影圈,能夠出現這樣一部有現實主義深度的,敢于揭露人性複雜、呼喚正義的作品并不容易。
醫患沖突,權力腐敗,更承載了嚴肅的現實議題。
正義可能會暫時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電影裡林日朗兒子的名字叫小蟲,英文片名叫“白日螢火蟲”。
螢火蟲代表了渺小無助,而又發光發熱的小人物。陽光下的螢火蟲是看不見的,他們隻有在黑夜裡聚在一起,越聚越亮,才能喚醒更多人的希望。
沒人知道一個父親的能量會有多大。
看完《誤殺2》,也許你就會明白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