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荊州自古就是華夏之地,“荊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古籍《尚書.禹貢》中,在書中整個華夏被分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荊州作為上古九州之一,大緻的位置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全部、河南省南部、廣東及廣西北部。

從整個華夏來看,荊州的位置正處于整個華夏正中間一直到南的地方,北抵中原,南達南海,東至揚州,西臨益州,如果将整個華夏視為一個大寫的“十”字,那麼荊州的位置就是“十”字中間到最下面的部分,北抵中原核心區域,南到華夏最南邊的南海。

到了東漢時期,整個天下被人為地劃分為十三個刺史部,也稱為十三州,刺史或州原本是東漢的一種人為劃分以友善監察地方的監察區,到了東漢末年,因為政治形勢的變化,以州牧取代刺史逐漸成為一種選擇,是以十三州實際上演變為十三個行政區,由監察區演變為行政區,也預示着東漢中央政府的沒落和地方政府的崛起。

荊州就是東漢十三州之一,位置大緻與禹貢九州中的荊州一緻,但又稍有差別。荊州在東漢時期下轄七個郡,分别是南陽郡、南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江夏郡。但在東漢末年從黃巾起義開始,到董卓亂政,天下群雄紛争之時,荊州所轄郡的數量一直有所變動。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禹貢九州圖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當年就被東漢政府鎮壓下去,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朝廷發生内亂,董卓控制了朝廷,由此引發了整個關東地方政府聯合起來,以袁紹為盟主反對董卓的一場軍事行動,而荊州就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動亂。

董卓在作亂時,身為長沙太守的孫堅,也就是孫策和孫權的父親,在前往攻打董卓的路上經過荊州,孫堅在武陵太守曹寅的欺騙之下,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在孫堅繼續北上時,又以缺少糧草斬殺了南陽太守張咨,于是荊州刺史的官職就空缺了,以董卓為首的朝廷就派出了劉表擔任荊州刺史。

公元190年,劉表單騎入荊州,先在襄陽拜會了荊州當地豪強、世家大族襄陽蒯氏的蒯越和蒯良、襄陽蔡氏的蔡瑁等,借助地主豪強與世家大族的力量,以誘騙斬殺,招降歸順等剛柔并濟的手段,消滅了當地的小家族、黃巾餘黨、盜賊,傳檄而定荊州八郡,自此,以劉表為傀儡,以荊州當地豪強世族為背景的力量就控制了荊州之地。

劉表依次控制了荊州除南陽郡之外的所有郡縣,因為孫堅斬殺了南陽太守張咨,而孫堅當時又是袁術的部下,南陽郡之後就被袁術實際控制并自任為南陽太守,劉表無法與袁術争奪南陽郡,隻能控制其他七個郡:南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江夏郡以及後來的章陵郡。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三國荊州七郡

南郡的位置在今天湖北省的中西部,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十堰市、恩施州、荊州市、荊門市、襄陽市以及湖南省的常德市,當時的郡治是漢水南岸的襄陽城,這裡也是劉表主政荊州時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蒯氏、蔡氏的勢力範圍。

南郡當時還有一個重要城池是江陵城,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荊州市,當時叫江陵城,江陵還做過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數百年,是重要的戰略城池,不僅扼守長江中遊,而且還控制南北交通大動脈,從襄陽南下可直達江陵,從江陵再渡過長江就能來到荊州南部,也就是洞庭湖平原,再往南,就能到達南海,是以江陵城在荊州的戰略位置與襄陽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長沙郡的位置在今天的湖南省長沙市、嶽陽市、衡陽市。

武陵郡的位置以湖南石門縣、湖北來鳳縣為最北,經湖南省吉首市、懷化市,一直到貴州的東邊一小部分地區。

零陵郡的位置從今天的湖南省邵陽市一直到廣西的桂林市。

桂陽郡的位置從今天湖南省郴州市一直到廣東省的英德市。

江夏郡的位置就是今天湖北省武漢市及周邊地區,包括黃岡市、鄂州市、孝感市、鹹甯市、天門市、仙桃市

章陵郡的位置就是今天湖北省棗陽市,到河南省的桐柏縣及信陽市一帶。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三國荊州

劉表控制的荊州七郡從公元190年到公元207年,長達17年的時間,劉表主政荊州期間,雖然沒有大規模對外征戰搶來領土,但也沒有大規模丢失領土,公元207年劉表病死,他的兒子劉琮即位,曹操南下時,劉琮在一班荊州豪強世族的裹脅、欺騙與逼迫之下,向曹操投降,除了張繡早已向曹操投降收回南陽郡外,再加上劉琮的投降,實際上在赤壁之戰前,整個荊州八郡名義上歸屬曹操。

劉琮雖然投降了,但劉備和劉琦不願意投降,雙方彙集到江夏郡,繼續抵抗曹操,因為迫于曹操的壓力,孫權與劉備在極短的時間内達到了政治聯盟,雙方共同出兵對抗曹軍,于是赤壁之戰爆發了,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緊接又發生了長達一年之久的南郡之戰,最終5萬孫劉聯軍聯合趕路了曹仁,曹操在荊州的勢力,除了占據襄樊地區和南陽郡之外,其餘領土均被孫劉瓜分。

因為在赤壁之戰及南郡之戰中,孫權出的人力物力都比較大,是絕對的上司地位,是以在戰争結束後,周瑜占領了荊州的核心地區南郡,而劉備迫于現狀,隻能選擇向孫權力量薄弱和看不起的地方荊南四郡挺進,就在南郡之戰進行的同一年,劉備親自率軍攻下荊南四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三國荊州地圖

是以赤壁之戰後三方對于荊州進行了瓜分,勢力範圍如下:

曹操占領了南陽郡和襄樊地區,後來曹操在占領的襄樊地區成立了一個新郡叫襄陽郡。

孫權占領了南郡,再加上赤壁之戰前孫權攻殺了黃祖,搶占了江夏郡長江以南的位置,是以算半個江夏郡。

劉備占領了荊南四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同時包括原來劉琦的駐地江夏郡,和南郡長江以南的部分。是周瑜主動劃給劉備,那裡有一座以劉備名字命名的城池叫公安,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的公安縣,以“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取名“公安”。

三方看起來劉備所占的原荊州領土最大,實際上劉備卻是獲得利益最小的一方,因為荊南四郡本來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比起南郡、江夏郡、南陽郡來,差了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好多倍,荊州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經濟都在上述三郡。

再看看三方所占地盤的地理位置,尤其是劉備與孫權方,雙方防區犬牙交錯,而劉備所占據的地盤毫無發展前景,向北的通道被周瑜所占領的南郡堵死了,向東是孫權沒有發展餘地,向西是崇山峻嶺,向是人煙更加稀少的交州,直到大海。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赤壁之戰形勢圖

劉備所占據的地盤毫無發展前景,尤其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已經為劉備指出了發展戰略的狀态下,劉備為了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拿回南郡,拿回了南郡,向北可以攻打中原,向西可以奪取益州,沒有南郡,劉備根本沒有發展前景,是以對于是南郡,劉備是志在必得。

于是劉備提出向孫權借南郡,原本孫權是不肯的,對于益州,孫權始終也沒有放下吞并之心,況且周瑜在世時也一直向孫權提出攻打益州,奪取西川,與曹操劃江而治,可這一切在周瑜去世之後變成了可能,周瑜在得到孫權同意攻打益州準備回軍做準備時,卻意外病死在路上,周瑜的死給了劉備天大的機會,孫權随後不久轉變了戰略,同意将南郡借給劉備。

從事後雙方防區來看,劉備借南郡時,将原來劉琦的防區半個江夏郡抵給了孫權,對于雙方犬牙交錯的地盤也做了劃分,劉備借到南郡之外,三方在荊州的勢力範圍變更為:

劉備占據荊州的荊南四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外加借來的南郡,放棄對江夏郡的所有權。

孫權占據了荊州的整個江夏郡。

同時雙方約定,南郡将來是要歸還給孫權的,這從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派人向劉備讨要南郡時就能看出來,當時劉備說:等拿下涼州再歸還南郡,可見劉備也承認南郡是要歸還的,隻不過還想抵賴一段時間,或者說拖一天算一天。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東漢十三州

可是,劉備的态度還是激怒了孫權,孫權趁劉備遠在益州時,指令呂蒙攻打荊南,魯肅在益陽與關羽對峙,得到消息的劉備率領5萬兵馬迅速從益州趕到荊州與孫權進行對峙并談判,在曹操南下攻打漢中張魯的壓力之下,劉備首先選擇了妥協,劉備以湘水為界,将湘水以東的長沙郡和桂陽郡歸還給孫權,以抵借南郡,這個時候,孫權與劉備對借南郡事件有了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就是湘水劃界。

之後,劉備所屬的荊州隻有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個郡了,劉備将長沙郡與桂陽郡用來抵南郡,是雙方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畢竟無論是地理上,還是經濟上,南郡顯然等于長沙郡與桂陽郡之和,換句話說,湘水劃界後,孫權與劉備雙方在政治上扯平了,誰也不欠誰了。

從劉備來看,由于曹操在漢中的壓力,劉備不能與孫權翻臉,他不得不選擇妥協,雖然以兩個郡抵一個南郡,但劉備并不虧欠,畢竟南郡值兩個郡,劉備也覺得這筆交易值得。從孫權的角度來看,他應該不會隻要兩個郡,因為從呂蒙當時的軍事行動來看,他是攻打了荊南的三個郡,還包括零陵郡,這三個郡有可能就是孫權用來抵南郡的籌碼,顯然劉備沒有同意,但劉備也做了讓步,用兩個郡換一個郡,最終孫權也做了讓步,同意了,雙方仍然維持表面上的平靜。

三國史-關于荊州的那些事:劉備借荊州,真是有借無還嗎

劉備

孫權在湘水劃界的政治交易中顯然是不滿意的,這也是促使孫權在四年之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對南郡虎視眈眈、志在必得的野心,而劉備所謂的借荊州其實也就是借南郡,并且在湘水劃界之後,已經歸還了南郡同等價值的兩個郡,雙方已經扯平了。

劉備認為扯平,可孫權并沒有這麼認為,這就為之後的白衣渡江、奇襲荊州留下了伏筆與隐患,同時也為孫劉政治聯盟埋下了破裂的導火索,沒有正确處理荊州問題,也成為劉備無法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成為壓倒劉備政權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襄樊之戰後期,孫權指令東吳軍隊傾巢出動,白衣渡江,奇襲荊州,一舉奪取了劉備在荊州的所有地盤,也就是劉備僅存的荊州三郡,再加孫權原來占領的三個郡,從公元220年開始,孫權就占據了荊州六個郡,除了南陽郡之外,其餘均歸孫權管轄,直到晉滅吳之戰都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