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一位“鬼才”,和諸葛亮是敵對陣營,卻從未交過手
随着人們曆史知識的增長,《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近幾年備受觀衆吐槽。因為人們越來越厭倦被''神化''的諸葛亮~~真實曆史上的諸葛亮,他的綜合能力雖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軍事戰略方面的才能遠不及治理國家方面。在三國時實力與諸葛亮棋逢對手的還有一位被稱為“鬼才”的,可惜他英年早逝,是以戲份不多。而且在他隕落之後,諸葛亮才剛出山,這個人就是郭嘉。

郭嘉,先于諸葛亮出山的一流人才,不知是巧合還是事出有因,郭嘉病逝之時,正是劉備把諸葛亮感動出山的時刻,是以有曆史愛好者編出了個段子''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雖然他們二人并不存在某種客觀聯系,但是能把郭嘉與諸葛亮放在一起比較,也足以證明這位牛人的分量。
郭嘉最令人交口稱贊的就是他的“預言能力”,這裡面摻和進去一些玄學的味道。當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之戰打的如火如荼,曹操當時實力不夠強大,絕大數兵力用來支援前線,沒有留些兵力保護老巢。而這時江東新起之秀孫策準備偷襲曹營老家許都,曹操急得直跺腳,郭嘉卻神情淡定,因為他預料到孫策在此地必定喪命。果不其然,孫策還未登船,就被不知名的刺客就封喉了,郭嘉是以名聲大噪,當時有頭有臉的人都贊歎郭嘉的預言能力。其實這也算不上是真正的預言,如果他能說出遇害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才是牛掰,但是郭嘉的''讀心術''真是厲害,也是因為這項本領,讓他說對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就拿孫策被他說中這事來說,郭嘉是根據孫策的生平經曆及性格推斷出來的。孫策當年想要在江東做老大,為了排除異己殺了不少江東好漢,在江湖上積攢了不少仇敵,而孫策這個人性格大條,出門連護衛都不帶。郭嘉能發現的弱點,也是孫策仇家能夠發現的。是以孫策離開江東被人暗殺,真不是天意弄人,隻怪自己不加防備,早晚都是要出大事的。可能郭嘉隻是''烏鴉嘴''了一把,沒想到竟然說中了。
他在給曹操打工這些年,也展現了自己''神機妙算''的才華,凡是曹操舉棋不定無法做出判斷的時候,隻要聽郭嘉一席話,曹操就能茅塞頓開,凡是按照郭嘉提議去做都能大獲全勝,往往還能收獲無法預料的戰果,可是曹操一耍小性子,不聽郭嘉的話,就會把事搞砸。當年劉備在曹操陣營裡,衆多謀士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
郭嘉則提供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不殺劉備,保住曹操愛賢才的好名聲,但是也不能放劉備回去,将他軟禁起來。可是曹操太相信個人魅力,以為劉備主動請戰袁術是被他的豪氣感動了。于是放走了自己的這枚''小粉絲''。但是真相是殘酷的,劉備逃出曹營就溜之大吉了,還成了曹操最大的禍害。曹操對自己的婦人之仁感到悔恨,自此更加離不開郭嘉這個''定心丸''了。
後來郭嘉感染重疾英年早逝,讓曹操心痛不已。諸葛亮也是劉備的定心丸,在許多重大戰役上展現了神機妙算的一面。雖然郭嘉與諸葛亮從來沒有正面交手過,但是他的智謀和手段并不比諸葛亮差。而諸葛亮之是以比郭嘉更出名,可能是在善政方面更優秀一些,留給後世的作品也比較多,而且史官陳壽本就是蜀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