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衆所周知,劉備在求得諸葛亮相助之前,諸葛亮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終身大事。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時的諸葛亮就等待時機,準備在這亂世之中做出一番事業來了。既然要幹事業,就要找合夥人。而諸葛亮之是以年紀輕輕,就在當地名聲遠揚,虧得就是他嶽父的這層關系。諸葛亮的丈人正是當地名人黃承彥,是當地的名人,司馬徽和荊州名人劉彪都是他的好朋友,私下裡交情很好。諸葛亮也依靠嶽父的關系而很快出名。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公元208年,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最終打動了諸葛亮,于是就有了卧龍出山,興複漢室,辛勞一生的故事。而劉備能在傳播媒介如此不發達的情況下,找到諸葛亮,這些都是他的嶽父為他打的廣告。但是,終歸還要靠真本事。諸葛亮當初準備出山時隻有27歲。是以曹魏大将軍夏侯惇并不把他放在眼裡。結果不久,諸葛亮就讓他在博望坡嘗了一個教訓,燒了他6萬多兵馬。這場大火還引來了曹操。不過曹操雖乃當時枭雄,諸葛亮可并不怕他。而且,已經萬事俱備,隻欠他來了。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那麼諸葛亮有何應對之策呢?

第一: 就是聯吳反曹",這一思想和孫權的老師魯肅一拍即合。顯然,諸葛亮親自到東吳,舌戰群儒為的就是說服他們一起共抗曹賊。後來幸得多方相助,讓曹操在赤壁铩羽而歸。而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順順利利地占領了荊州。話說劉備得到荊州之後,下一個目标就是益州,于是諸葛亮又提出了 "進取西川"。盡管在這場戰争中折損了鳳雛,但是劉備最終還是在公元214年獲勝,拿下益州。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後來,劉備用了三年的時間休養生息,坐擁荊州和益州,已然成為一方霸主。這個時候,劉備的權力到達了最高峰。是以,他計劃在公元217年與曹操作戰,并最終在219年擊敗曹操。這場戰争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漢中之戰。但是,沒過多久劉備就交上了壞運氣。先是關羽戰敗而死,後世張飛因性格原因被屬下痛下殺手。劉備一時之間折損了兩員大将,一怒之下,決定為兄弟報仇,此時的他并沒有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最後中了陸遜的計,逃到白帝城,臨危受命諸葛亮。不僅沒有報得大仇,還搭上了自己的一條性命。此次一戰,蜀漢實力大不如前,而興複漢室的重任也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劉備一戰,蜀漢實力受損。蜀漢不得不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而軍師也是以難得的休息時間。在此期間,諸葛亮也難得與妻子黃月英團聚。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他終于與黃月英有了自己的孩子。此前,諸葛亮盡心輔佐劉備,自從決定和他打天下後,和自己的家人就是聚少離多。劉備死後,諸葛亮又是盡心輔佐劉禅,幫助他治理蜀漢地區,同時又要想着收複不安分的少數民族。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從228年到234年,諸葛亮負責軍事事務,戰争和北伐戰争,這使諸葛亮的身體非常虛弱,甚至嚴重到無法進食。不幸的是,他最終于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病逝。諸葛亮死後,蜀漢上到官員,下至百姓都非常懷念他,感念他數十年的辛勞。

在諸葛亮去世之前,他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傳給了姜維。叮囑他在适當的時候再動兵讨伐魏國。公元234年,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隻有7歲。作為父親,諸葛亮常年忙于軍務,是以他無法教導兒子。後來他寫了《誡子書》來勉勵他要努力成才,該書已被傳承了1000多年。

諸葛亮死後,黃月英做了一件事,蜀漢人民贊不絕口,你知道嗎?

另一方面,諸葛亮死後,相傳他的妻子做了一件事情,讓蜀漢400萬人交口稱贊。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事情呢?據史料記載,黃月英生前就一直鼓勵兒子諸葛瞻,做人要像她父親那樣,為國家盡忠,能夠做到忠孝二字。我們都知道,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深遠。教育兒子忠孝,這也難怪會令蜀漢百姓交口稱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