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正統民窯青花瓷中的精品,“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

中國明代是青花瓷燒造的繁盛時期,但有一段時間比較特殊,那就是正統、景泰和天順三朝。這時國家比較動蕩,又遇到自然災害,景德鎮青花瓷的産量減少,傳世品更為稀少。

明正統民窯青花瓷中的精品,“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

山東省青島市博物館收藏有一件中國明代的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他高37厘米,器型碩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深沉,造型雅緻。

明正統民窯青花瓷中的精品,“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

瓷罐上的圖案共分四層,頸部描繪龜背錦地紋,肩部以球路紋為底,期間穿插四組海棠型開光,開光内描繪折枝蓮花。近底處裝飾一周海浪紋,罐腹部描繪主題圖案攜琴訪友圖。

在樹木雲霧掩映下的樓閣内,主人和侍童三人正推窗遠望,不遠處前來造訪的客人正揚鞭策馬前行。他的前面有侍童二人分别抱琴攜琴,客人的身後還有兩名騎馬的官員,兩名仆從擔着美酒佳肴緊随其後。路旁柳枝随風搖曳,遠處雲霧缭繞,群山滴翠,碧水長流。整幅畫構思巧妙,形神兼備,層次分明,猶如一幅精美的中國水墨畫。

攜琴訪友的典故來自中國戰國時期的名著《列子湯問》中記載的一個曆史故事。春秋時楚國有個樂師名叫俞伯牙,琴彈得很好,他将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巧妙的融進琴聲之中,但一般人卻聽不懂。

有一天,俞伯牙正在長江邊忘情的演奏,樵夫鐘子期聽到他的琴聲由衷的發出贊歎。俞伯牙沒有想到一個樵夫竟然能聽懂他的琴聲,知音難遇,俞伯牙和鐘子期都很激動,兩人從此結為好友,經常在一起探讨情誼。

然而不久鐘子期不幸病逝,俞伯牙心痛之餘,認為世上再也沒有人能聽懂自己的琴聲,他便将手中的琴摔在地上,發誓從此不再彈奏。

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後來人們根據這一典故,創作出了攜酒尋芳、攜琴訪友等繪畫題材。

青島市博物館收藏的青花瓷罐上的主題圖案就是攜琴訪友圖,但内容上有所創新。比如圖中一個仆人肩上挑的是三層食盒,帶有強烈的生活氣息,這在以往的攜琴訪友圖中沒有出現過。

這幅圖還有一點引人注目,那就是畫中有一位仆人挑着一對裝滿美酒的梅瓶。有關梅瓶的用途過去一直有争論,有人說它是用來插梅花的故得名梅瓶。也有人說這種瓷瓶是純粹的觀賞器,但這幅圖卻形象地告訴人們梅瓶是用來盛酒的。是以這件青花瓷罐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明代是中國青花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歡青花瓷,他把這種瓷器的燒造推向了高峰。但到了明正統年間,青花瓷的生産卻又跌入低谷。這件青花瓷罐就見證了這段特殊的曆史。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對制瓷業十分重視,他在景德鎮建造了二十多座禦窯廠,專門生産禦窯瓷器,青花瓷也進入到其發展的黃金時期。

到了明永樂宣德期,青花瓷的燒制工藝可謂突飛猛進,永宣青花名揚天下。

公元1436年,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登基,改年号為正統。不久他頒布禁燒令,不許民窯燒制青花瓷器,對于違令者處以死刑。禁燒令的頒布緻使民間青花瓷的生産跌入低谷。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既然朝廷公布了禁燒令,那麼這件民窯燒造的攜琴訪友圖青花罐又從何而來呢?

這還要從禦用青花瓷的生産說起。據史書記載,明英宗在位時期,曾設宴款待群臣,所用餐具全都是青花瓷。由于當時這種瓷器很少見,許多人對其愛不釋手。宴席結束後竟然發生了丢失餐具580件的情況。這件事一方面反映出人們對青花瓷的喜愛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皇家對青花瓷的需求量很大。

明正統民窯青花瓷中的精品,“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

由于禦窯廠的産量有限,為了保證皇家用瓷的供應,朝廷下令讓一些民窯也幫助生産禦用青花瓷,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官搭民燒青花瓷器。

由于朝廷付給民窯的工錢比較低,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一些民窯就借機燒造青花瓷在民間銷售,但這些青花瓷上的圖案與禦用瓷完全不同。

民窯青花瓷的圖案多以風花雪月和田園藝術等為題材,這件攜琴訪友圖青花罐可能就是在這一時期燒制的。

從這件瓷器的誕生可以看出,朝廷頒布的禁燒令并未在民間得到嚴格執行。雖然明正統年間的青花瓷有許多是民窯燒造的,他們無論從工藝還是圖案的精美程度上,都無法與官窯相比。但這些民窯的産品卻有着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帶有很強的時代特征。

青島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攜琴訪友圖青花罐上的圖案帶有明正統年間民窯青花瓷典型的藝術風格,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意雲文。畫面上的如意雲紋以粗線條勾出外廓内填細密的雲氣紋,并按一定規律排列。

明正統民窯青花瓷中的精品,“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

如意雲文一般隻出現在明正統年間的青花瓷上,通常作為主題圖案的背景或者遠景。如意雲文帶有步步高升和如意吉祥的寓意。

明正統民窯青花瓷中的精品,“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

除了圖案内容以外,正統年間民窯燒造的青花瓷紋飾線條也比較簡單。這件現藏于中國江西省博物館的正統青花纏枝蓮紋蓋罐上面所繪的紋飾就十分簡化。工匠在花朵中心用青料描繪桃形,桃形的外部勾畫粗線線上以點帶畫,繪成花瓣。纏枝上的葉片較小,而且不勾輪廓,顯得比較舒朗。

以攜琴訪友圖紋罐為代表的明正統民窯青花瓷,繼承了永宣青花的傳統,又帶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雖然傳世量小,但在中國瓷器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明代正統年間處于明代中期,這一時期的青花瓷風格展現出承上啟下的特點。雖然正統年間傳世的青花瓷極為稀少,但從傳世器物中仍能看出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對之後嘉靖、隆慶、萬曆時期青花瓷的影響。

青島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攜琴訪友圖青花瓷罐風格粗犷,圖案描繪生動,頗具新意。它既是一件明代青花瓷的珍品,又反映出了正統年間的時代風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