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争霸,魏、蜀、吳三國鼎立,所謂亂世出英雄,這個時代出現了許多雄才偉略的人物,為三國時期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三國演義》一書中對這些英雄事迹做出了記載與歌頌,前期主要以三國之間的針鋒相對,戰争頻起,後期随着魏、蜀兩國的發展、則是注重于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鬥智鬥勇,二人的争鬥可謂是一場最亮眼的大戲。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第一謀士,為蜀漢取得了許多耀眼的戰績,草船借、空城計都是三國史上家喻戶曉的戰略,他的才略聰慧揚名天下。司馬懿家族作為三國時期最後的勝利、掠奪了曹魏政權,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都是智勇雙全的謀略家,到底誰更厲害?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生涯道路有着很大差別。劉備三顧茅廬是三國曆史上有名的典故,諸葛亮是劉備數次請求才得到的賢才,後來在劉備四處征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諸葛亮成就了劉備。然而司馬懿則顯得有些凄涼,他從始至終都未被曹操重用,曹操長期對司馬懿十分忌憚,以至于兵馬、權力從未交到他的手上。在三國史上,早期諸葛亮與司馬懿并未有過交手的經曆,隻因在曹操去世後,司馬懿向繼任的曹丕提出了五路伐蜀的計謀,兩人這才正式相見,最終這一計謀被諸葛亮破解。
諸葛亮與司馬懿過于沉穩,而司馬懿則信心十足,是以在心理想法上司馬懿占了上風。兩人的第一次交手是街亭會戰,諸葛亮先行握住了主動權,指派了馬谡占領了街亭,引誘司馬懿前來,然而司馬懿眼看馬谡駐守,便識破計謀、即帶領一衆大将前往山上主動出擊,司馬懿反向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諸葛亮在這場對戰中最錯誤的做法便是派馬谡領兵,馬谡擅長謀略、卻缺少實戰經驗,他在街亭之戰中的錯誤指揮促使了諸葛亮的失敗。
街亭之戰隻是兩人的初次對戰,真正意義上的決戰是上方谷之戰,這一場戰争的目的便是殺害司馬懿、銷毀曹魏政權。諸葛亮精心布局戰略,使司馬懿掉入火圈之内,然而眼看着即将勝利,奈何天公不作美,一場大雨解救了司馬懿一軍。上方谷之戰後,自此司馬懿便不敢與諸葛亮正面對峙,無論如何挑釁,他都按兵不動,諸葛亮次次逼近、他節節後退,雖說司馬懿此種招數有些難堪,然而從長遠來看是正确的。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長期對戰中,諸葛亮戰略能力無疑更勝一籌,然而諸葛亮于234年因病去世,司馬懿最終還是拖垮了諸葛亮,等來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