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為何不能統一三國?有四點原因

在東漢末年三國争霸,每個國家都是雄踞一方的霸主,心中雄途偉業已經展開一半,誰都想将全國統一,成就王朝偉業。而這三位君主我們都是十分熟知,對于他們經曆的戰役和手下的将領都非常津津樂道,吳國的君主孫權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君主,并且活的時間也最久,他一共享年71歲,孫權在位期間,魏國和蜀國都已經更換了君主,為什麼在曹操和劉備去世後,他不能統一三國呢?有四點原因。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為何不能統一三國?有四點原因

一、 孫權不善于作戰

在東漢末年,諸侯們為了勝利不擇手段,對于将領也是十分珍惜,每個諸侯早期招兵買馬的時候自己都親自披甲上陣,完全沒有架子,一方面是自己軍隊實力不夠,一方面想鼓舞士氣。而劉備曹操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有的甚至一度在别人手下打過工,是以戰場經驗十分豐富。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為何不能統一三國?有四點原因

而孫權算是在父親成名之後才出生的,并沒有跟随父親經曆過戎馬生涯,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皇帝禦駕親征,都是十分鼓舞士氣的事情,曆史上很多禦駕親征都完成大勝,但是到了孫權這裡就相反了。每次孫權帶領十餘萬軍隊出征,最後都被人打的落花流水,例如張遼在合肥帶領八百人的軍隊擊破了十萬人軍隊,一度進攻到吳軍内部,仿佛可以将孫權斬落,以後東吳小兒聽到張遼的大名都不敢啼哭。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為何不能統一三國?有四點原因

可見孫權确實不善帶兵,但是孫權的知人善用的能力非常強,辛棄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治理國家的能力很好,善于處理内政,但是不善作戰的因素制約了他統一三國的步伐。

二、 江東内部派系嚴重

東吳由于士族特别多,導緻很多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并且東吳也有着分派的壞風俗。對外作戰方面,有的人要想曹魏投降,有的堅持統一三國;在派系方面,東吳士族和舊族的關系也很差,是以東吳一直内部沖突不斷,很多地方都産生了叛亂,孫權在這一片混亂中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統一排程,是以這也是阻礙東吳統一三國的原因。

三、曹魏和蜀國并未衰敗

曹操和劉備去世後,孫權為何不能統一三國?有四點原因

雖然這兩國都更換了統治者,但是實際上他們的繼任者曹丕和劉禅都是有能力的君主,而且老一輩君主留下的将領也是很有能力的将領,幫助這些繼任者接管國家。蜀漢的諸葛亮七次出征,曹丕勵精圖治,這樣強大的國家又怎麼能輕易擊敗呢?

四、 統治者正統理由

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強大的實力讓無數人不得不低頭,而蜀漢的劉備則是漢朝皇室宗族,孫權則隻有一個傳國玉玺,是以相比于其他兩位在正統方面的說服力确實差很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