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今年,上海中國畫院策劃過一場“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展,通過錢瘦鐵(1897—1967)先生的78件繪畫作品、6件篆刻印章和26本相關書籍,呈現其藝術造詣及交遊往事,引發了關于他的諸多話題。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見到錢瘦鐵先生的寫意墨梅《以介眉壽》。該作品不過一方尺大,然而所繪老梅蒼古,疏影橫斜,筆墨或清潤或具金石意,自然生發,滿目清芬,見之極是暢神。這些年,我陸續品讀大量錢瘦鐵先生的畫作,不斷感受到其傳統文人的家國情懷、鐵骨铮铮的俠義精神。他是一位在作品中真正見人格、性情與生命狀态的大家。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錢瘦鐵墨梅《以介眉壽》

藝術光芒終究掩不住

錢瘦鐵的成長之路在當下已完全不可複制了:他十多歲就到蘇州碑帖店裡學藝,學習刻碑,因受詞人、金石大家鄭大寉賞識,拜其門下,學習詩詞、篆刻和書法。鄭大寉又把他介紹給吳昌碩和俞語霜,錢瘦鐵因之以吳昌碩、俞語霜、鄭大寉三人為師。鄭大寉的詩文及骨氣清空,吳昌碩的古意與骨力,俞語霜的水墨淋漓,都對其影響深遠。師長的提攜加之自身的勤奮,僅數個春秋,錢瘦鐵即以刻印鳴世。1917年,鄭大寉将他與前輩吳昌碩(苦鐵)、王大炘(冰鐵)并稱“江南三鐵”,即“他日當與苦鐵、冰鐵并傳,鼎峙而三,亦江臬藝林一嘉話”。在當時長幼有序、等級森嚴的藝林中,錢瘦鐵得此評價,足見其天賦、實力及影響力。

1922年,錢瘦鐵與日本書畫家橋本關雪相識,橋本關雪多次邀請他赴日,并把他介紹給日本書畫界人士。在橋本關雪、谷崎潤一郎、會津八一等人的支援下,錢瘦鐵多次在日本舉辦展覽,很受日本金石書畫界推崇。憑借在日本的人脈,錢瘦鐵還為中國抗日戰争提供過不少重要情報。因協助郭沫若從日本返國,錢瘦鐵被日本警察逮捕。他不願受辱,以器物擊警,在日本被判刑4年。回國後,錢瘦鐵繼續深研筆墨,1956年上海籌建上海中國畫院時他受聘為畫師。

讀錢瘦鐵先生的筆墨,更打動人的在于筆墨之外的磊落之氣、性情之真以及文人風骨。它們可以感人,可以移人,使人神思一暢。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多年前,我約請鄭重先生撰寫錢瘦鐵與唐雲交往的回憶文章,鄭先生曾感歎:“錢瘦鐵在畫壇上以俠義聞名……對錢瘦鐵的為人,我們知之甚少;今日畫壇對錢瘦鐵寂然寡聞,我們對他的藝術了解得太少。每想到這裡,我總覺得時代愧對這位全才的畫家。”

誠哉斯言。長期以來,錢瘦鐵的藝術沒有獲得應有的評價而多少被遮蔽,但藝術的光芒終究是掩不住的。在“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展覽中,介紹了與其有交集的師友,如吳昌碩、曾熙、張大千、吳湖帆、唐雲、郭沫若、橋本關雪等一批名家。這是繼2018年中華藝術宮“鐵骨丹心——錢瘦鐵作品展”、去年浙江美術館“解衣磅礴——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後,重要美術展館的又一錢瘦鐵大展,這也持續引發重新評價一代書畫家大家錢瘦鐵的話題。

上海中國畫院試圖通過展覽,從“社會情境中的藝術品”和“社會關系中的藝術家”這兩個角度,來研究和展示錢瘦鐵的藝術。院長陳翔曾說,錢瘦鐵特立獨行卻依然能脫穎而出,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由此可以看到海派繪畫在實作由精英化向大衆化轉型的同時,也容納了赓續傳統文人畫精神的職業藝術家。通過“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不僅可以看到他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還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華文化對于日本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恰恰是從上海這座高度開放的現代化城市發生的。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唯有俠骨方見“暢神”

多年前,我有感于錢瘦鐵先生的風神處,曾以黃永玉先生對錢瘦鐵先生的速寫為藍本,以簡筆水墨寫錢瘦鐵先生治印時的肖像。題跋時我想也沒想,便寫下三個字——“暢神圖”。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顧村言繪錢瘦鐵《暢神圖》

“暢神”二字,涉及中國文人畫的核心話題,近現代海上諸大家中,吳昌碩、劉海粟、錢瘦鐵等于此尤多體悟。以金石書畫為寄的錢瘦鐵先生,作品多在抒發勃郁縱橫的才情,所謂“萬趣融其神思”“暢神而已”。在其筆墨之中,一個“暢”字,見出俠骨,見出一個真實自由的靈魂。“暢神”在近現代還有着一個為民族國家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唯有俠骨,方見暢神。

了解錢瘦鐵先生的“暢神”,就得了解中國文人畫的追求,以及何謂筆墨、何謂真正的中國畫、中國畫的核心意義到底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深處一直推崇一種生機與昂揚之态,如《易經》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曆史自五胡亂華,不斷被外族侵略、奴化。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一代士人認識到,必須要去奴性、強骨力。比如,在藝術方面重振秦漢時期的大美氣象。這表現為藝術家對創作有着一種強烈的“強其骨力”的精神與寄托,筆墨間推崇一種雄壯的力量性,取法并立足于秦漢,追求的正是一種重振民族精神的元渾之美。

元渾之氣從先秦及秦漢處來,可以看出中國文人畫的源頭所在。無論是與漢簡書法相通的西漢壁畫《羽人圖》,還是錢瘦鐵先生極其喜愛的漢代摩崖石刻“漢三頌”《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足見古拙飛逸的内在精神對後來逸格率意一路的影響,其篆刻與書作皆氣息高古質樸,有着雄深雅健的風格。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筆底刀下淬滿激情

錢瘦鐵先生的書法、篆刻尤其受益于早年的刻碑刻印,他用筆如刀,對“漢三頌”以及章草、漢簡等,均取法極多,書法圓轉處尤見遒勁,且有一股巨大的内在張力;其篆刻因得鄭大寉、吳昌碩先生親授,又向秦漢古印玺深入,融入刻碑之法,顯得蒼勁拙樸,不拘一格。

以山水畫而言,他對“清四僧”尤其是石濤所下功夫大概最多。近現代畫家中,傅抱石、張大千、唐雲等都至愛石濤,但論及筆墨,與石濤最相契、最見暢神與蒼莽之氣的,或是錢瘦鐵先生。他的畫作,雖不及石濤的奇崛,卻筆力過之,且鋼筋鐵骨,蒼莽雄渾,有一種胸懷天下的精神。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我最喜愛的是錢瘦鐵先生繪寫峽江系列的山水畫作,其構圖奇倔,純以線條取勝。這與他20世紀50年代深入川陝各地寫生有較大關系。當年他暢遊長江三峽,畫了不少寫生作品,其後将金石之味與内在的自在之性融入其中,讀之真可以感受到杜甫詩中“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大快意來。他所繪的江南山水,與他喜愛的石濤相比,豐富性、清奇處當然不及,因受限于那個時代文藝創作思想的局限,畢竟放不開手腳。而在《曙光初照演兵場》《山鄉公社遍梯田》等作品中,他構圖與用筆的古拙一以貫之,且墨韻顔色更為透亮。作品《旭日東升》中,遠方大片的淡灰墨色托起一輪紅日,近景樹木的用筆樸拙又如漢畫一般,反而見出奇趣與新意。

與山水畫作相比,錢瘦鐵先生的花鳥寫意畫作中,我最喜愛的,一是雄鷹,一是梅花,一是松樹,因這幾種題材皆能見出他的心性。

他畫梅花最初應該與鄭大寉、吳昌碩有關。鄭大寉推崇姜白石,喜歡疏雅淡逸的風格,錢瘦鐵生于江南無錫,對這種風格必然有會于心,而吳昌碩曾有“苦鐵道人梅知己”的詩句。受二位師長的影響,錢瘦鐵傾心于孤冷清逸的梅花并以畫寄情是必然的,其畫梅直承缶翁以篆籀之筆作畫的風格,同時輔以清淡之韻,高古與秀逸相輔相成,點花則滿紙淋漓,讀之幽香滿紙。

畫花卉時,錢瘦鐵用筆用墨多沉着而古拙,如在上海中國畫院展出的《古豔》,劉海粟題雲“清雄絕俗”,可謂确論。他畫松的用筆用墨也是一貫風格,松幹多以篆籀之筆即興寫就,松針則紛披而随性,筆墨或蒼勁或清潤散淡,遒厚而靈動。

這位藝術家的朋友圈裡有許多閃亮名字,如吳昌碩張大千郭沫若……

他筆下的鷹尤為讓人振奮。“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和“解衣磅礴”兩個展覽,都曾精心呈現一面牆的畫鷹之作,觀之可稱震撼。《鷹擊長空》《有一飛沖天的氣概》等畫中,鷹眼淩利,用筆大膽潑辣,展翅時若直撲而下,縱橫生勢。

讀看錢瘦鐵的藝術,不能“以畫論畫”“以書論書”或“以印論印”。他的内在是風骨,是“以畫為寄”,是重振民族精神的追求。事實上,石濤在晚清到民國時期被重新發現與推崇,正是因為人們對民族精神重鑄的要求。

錢瘦鐵先生的書、畫、印,以其真誠的人格與性情之真,氣貫勢發,筆底刀下淬滿激情,真可謂解衣磅礴。結合《莊子·田子方》所記的“真畫者”,此正是“真畫者”。放之近現代中國寫意文人畫史中,錢瘦鐵先生的藝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同時在以往也确實是被低估了。近年來,中華藝術宮、上海中國畫院推出的錢瘦鐵系列展,對其研究功莫大焉,但筆者以為這些展覽或許隻是一個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