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中無字畫 愧作樂都人

王十梅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曆史悠久,諸多考古遺迹的發現證明,至少在四千多年前,就有遠古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并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三老趙掾之碑拓片。王十梅 翻拍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财富。在樂都流傳着這樣一句俗語:“家中無字畫,愧作樂都人。”樂都人對書法的喜愛仿佛早已浸入骨髓,融于血液。如今,樂都區28萬多人中,會創作書法作品的人就有約1萬。2013年樂都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選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是青海省惟一獲此殊榮的地區。

從柳灣彩陶符号到朱元璋敕賜瞿昙寺匾額

樂都的文化緣起何時,很難有定論。從目前樂都發現的遺址以及出土的粟、黍等農作物可以看出,至少在四千多年前,樂都地區就已進入了農耕文明。

當生活安定富庶後,人們開始了對美的追求。在樂都,“這裡的彩陶流成了河”,在這些彩陶上,原始先民繪上了許多複雜的紋飾。

在柳灣墓地,出土了一些顔料的加工工具和繪彩工具,再加上柳灣彩陶上筆法流暢的紋飾,考古人員推斷,當時的人可能已經開始使用毛筆,他們或以毛為筆,或束草為筆,或折枝為筆,蘸着顔料,在彩陶上繪制各種紋飾。

遠古先民繪制的各種彩繪符号,仿佛留給後人的一道道謎題,令人遐思。學術界認為,這些彩陶紋飾已“具有較為穩定的文字特點”。

三老趙掾之碑殘件。王十梅 翻拍

納西族是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他們使用的文字被稱為納西族東巴文字。有專家考證,納西族源于中國古代氐羌族,秦漢時期他們從青海出發,沿着雅砻江和金沙江南遷,最終抵達雲南。将柳灣彩陶符号與納西族文字進行對照就不難看出,有許多納西族東巴文字與柳灣彩陶符号非常相似。

在青海發現的年代最早且具有書法藝術價值的作品是三老趙掾碑。它被稱為青海第一碑,是黃河上遊地區發現的為數不多的漢碑之一。這通碑出土時,引起了全國考古界和書法界的關注。

20世紀40年代,三老趙掾碑出土于樂都。完整的三老趙掾碑碑額刻有大篆書“三老趙掾之碑”6個大字,全文有漢代正隸694字,落款為“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可惜因為火災,三老趙掾碑被毀,如今碑身僅存碗口大一塊,館藏于青海省博物館。

三老趙掾碑是漢隸中的佳品,書法界評價此碑書體精美,兼有張遷、華山、校官諸碑之長,介乎曹全和孔廟之間。

多年來,三老趙掾碑成了樂都人發展書法藝術的底氣。三老趙掾碑記載了漢朝時期的河湟往事,其中就有趙寬“教誨後生,百有餘人,皆出俊艾,仕入州府”的記載。趙掾名趙寬,掾是古代官職名。趙寬作為當時的書法大家,将書法這門藝術廣為傳播。也許就是從那時起,樂都就有了西北頗有影響的書法教育和書法傳承。

老鴉峽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配接甘、青的交通要道,峽谷兩側壁立千仞,谷内湟水激湍,奔流不息。《碾伯縣志》記載,老鴉峽内曾有唐朝開元年間鑿刻的摩崖石刻,是河湟地區唐代摩崖石刻的代表作之一。按照書中記載,乾隆年間任西甯府佥事的楊應琚曾親自前往檢視老鴉峽唐代石刻,在其編著的《西甯府新志》中楊應琚寫道:“餘曾親至其地,撫摩久之,因字小年遠,風雨侵蝕,已模糊不能辨矣。惜哉!”

在樂都瞿昙寺有一塊明朝皇帝朱元璋敕賜“瞿昙寺”匾額,“瞿昙寺”三個大字雄渾厚重、莊嚴肅穆、法度森嚴。除此之外,瞿昙寺中還有許多牌匾碑刻及楹聯,無一不是難得的書法精品,極具史料價值和書法鑒賞價值。這些牌匾楹聯、金石碑刻最終成為樂都地區書法發展的重要基礎。

常有文人墨客到河湟碑林參觀學習。王十梅 攝

從先秦時期的古羌地,到漢時中原王朝經略河湟,再到曆朝曆代統治青海,樂都一直是河湟農耕文化的中心地帶。随着曆代中原王朝移民戍邊政策的實施,來自中原地區的漢人陸續進入樂都,樂都文化也随之越來越繁榮,書法這門藝術也越來越普及,最終融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留書樂都的左宗棠、于右任、趙廷選、吳栻……

文人墨客是書畫藝術的主要創作者和傳播者,他們的墨寶無一不是樂都人民眼中的珍寶。

在我國古代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書法是讀書人必須研習的實用技能,同時也是讀書人入仕的“敲門磚”,許多古代任職樂都的官員,或多或少對樂都書壇産生了影響。

唐朝時,樂都是隴右節度使府所在地,曆任隴右節度使無一不是名将能臣,這十幾位隴右節度使中,頗有書法造詣的不乏其人。唐朝著名邊塞詩人高适在名将哥舒翰任隴右節度使期間,曾任左骁衛兵曹參軍、哥舒翰幕府掌書記,在河湟生活一年多時間,留下了許多與青海山川風物和重大曆史事件有關的詩篇。《敦煌唐人詩集殘卷》記載,高适之後,當時還有呂溫以及佚名詩人等數位文化造詣很高的文人途經青海。

樂都是絲綢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曆朝曆代官員、使臣、商旅、文人往來不絕,唐以後的曆朝曆代,越來越多的書作留在了樂都。

在樂都,還有許多官員、文人留下的碑記匾額。《樂都縣志》記載,樂都現儲存有“三碑一匾”。青海師範大學曆史系原教授張得祖介紹,三通碑記中,一通是會景樓、鳳山書院合璧碑,正面是進士陳仲錄撰寫的《碾伯會景樓記》,背面是道光時期碾伯知縣馮曦撰寫的《建立碾伯鳳山書院碑記》。第二通是西甯道按察使司楊應琚撰寫的《重建碾伯縣文廟碑記》,三是民國時期代理縣長火燦刻立的《馮玉祥語錄碑》。一匾是清朝陝甘總督左宗棠為碾伯縣宏濟寺題寫的“五蘊皆空”匾額。“這些碑匾不僅是珍貴的曆史文物,更是學習和研究書法藝術的重要範本。”張得祖說。

在衆多過境樂都的文人中,還有一位對樂都書法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的書法大師,那就是于右任。作為一代宗師的于右任先生,1943年冬結束在新疆的視察工作來到青海,逗留樂都期間,他下榻于當時同樂公園會景樓。于右任先生在樂都期間,品嘗樂都軟兒梨并賦詩“休道葡萄味甘美,冰天雪地軟兒香”。當他看到樂都文人李蘭谷撰、林育德書寫的一副“放眼界以遊觀樓台會景,振精神而抗戰花木皆兵”的對聯後,于右任贊歎道:“此對聯題意豪放深刻,書法高而工整,充分表達了青海山河的壯麗和民族抗戰的決心。”這不僅是對這副對聯的肯定,也是對樂都這個書法之鄉的肯定和褒揚。于右任先生又為樂都同樂公園題寫匾額“還我河山”,他還應請求為樂都學人和人民群衆留下了幾十件珍貴的墨寶。這筆豐厚的精神财富一直是樂都人的文化瑰寶。這些作品在樂都這塊重視傳統,尊重文化,敬仰聖賢的土地上産生了巨大的藝術影響。

彼時,青海其他地區的文人也在樂都留下了不少作品,如清朝西甯書法家張思憲撰書的“義表春秋”匾額,西甯文化名家來維禮留下的詩歌佳作,書法家李德淵留下的墨寶,等等。

樂都的文化發展,除了有過境官員、文人等的滋養,本地文人更是功不可沒。明清時期是青海,特别是河湟地區教育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随着儒學的興起,特别是樂都鳳山書院的舉辦,參加科舉考試的生員學子越來越多。《西甯府新志》《西甯府續志》以及《碾伯縣志》中記載,明清以來,碾伯縣考取進士的有3人,考取舉人的有17人,考取貢生的有40人。“這些人在書法上都有相當的造詣,其中不乏書法大家,他們對樂都乃至河湟地區的書法藝術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張得祖說。

柳灣彩陶上有許多複雜的紋飾。王十梅 攝

在樂都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謝善述的文章,趙廷選的字,李蘭谷的楹聯,王長生的戲。”謝善述、趙廷選、李蘭谷都是樂都籍文化名流,他們在書法上的成就非常高。“謝善述的文字娟秀,在樂都南山不少人家中至今還挂着他寫的中堂、條幅。李蘭谷的文字筆力深厚,曾被甘肅名儒劉曉岚評價為‘才華出衆,文字并茂’。”張得祖說。

在樂都,還有詩名遠播,被稱為青海文人之冠的吳栻,其書法也堪稱絕佳。青海省圖書館館藏有一冊吳栻手書詩文集《贅言存稿》,書簽上“贅言存稿”四個楷體字遒媚勁健,詩文集中的字自然雄媚,筆法娴熟,足見其書法功力之深厚。

今天,在樂都南山和化隆一代,還有人在傳唱樂都人唐世懋編寫的《十字鑑略》。唐世懋學識淵博,才兼文史,被譽為“大雅文章白雪高”。還有著名畫家郭世清,他與方之南、張之綱和周宜遵并稱民國青海四大畫家,他的畫既有古法,又出新意,運筆潇灑俊逸,不僅有着濃厚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還散發着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乃畫界珍品。唐世懋、郭世清的書法在當地也備受推崇。

這些隻是衆多樂都籍書法文化名人中的一部分,還有許多不為外界所熟知的樂都文人,他們隐身于樂都鄉野,卻默默地為文化的傳播和書法藝術的普及貢獻着力量。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用戶端 聲明:以上内容除注明來源稿件外,均為青海日報原創稿件,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