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皇權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典型的例子。或許是過于貪戀皇權,生怕别人有謀反之心;或許是皇權激發了他内心本來的殘暴。他推翻元朝的功績不可忽視,但是其統治後期的殘暴讓人心寒。

用心狠手辣一詞來形容朱元璋最為貼切。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都離不開戰争,對于那些幫助自己征戰四方的開國功臣,皇帝一般都會賞賜一番,加官進爵。而朱元璋則以各種理由将他們殘害緻死,所剩無幾。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其中包括一位名叫陳德的将士,他曾經為了救朱元璋身中九箭,奄奄一息。朱元璋十分感動,對他說:“永不負你。”這一段感人肺腑的舍命護主,換來的不僅是功名利祿還有滿門抄斬,多麼可憐又可笑。

一、朱元璋

朱元璋小時候十分窮苦,生在貧寒的農民家庭,祖上曆代都是農民。可以說他絲毫沒有背景,後來卻能當上一代帝王,這一方面着實令人佩服。他從小是個放牛娃,還被一些同齡人嘲笑。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父母不幸過世後,家中的兄弟姐妹便被迫分開各自謀生。朱元璋一度走投無路,去皇覺寺剃度當了行童,到處乞讨化緣。直到他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帝王之路從此開始。

到了軍隊後,他憑借着聰明才智和處事精明的優點,很快便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還将養女嫁給了他。朝堂上會有政黨之争,義軍的内部也不可避免。郭子興甚至是以被綁,朱元璋将其救出。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朱元璋意識到沒有自己的隊伍是不行的,于是在新兵中挑選了二十四名心腹跟随自己。這其中就包括徐達、湯和等人,都是他日後征戰的主力。一邊打仗一邊招募士兵,還遇到了李善長,果斷将其收入麾下。

一次朱元璋外出,遇到了一個正在哭泣的小孩,詢問之後發現小孩的父母都在軍營中但是不敢相認,隻能以兄妹相稱。朱元璋意識到隊伍紀律存在問題,下令歸還被強擄過來的百姓,讓家家團聚,深得民心。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之後的征戰中,朱元璋始終抓住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時廣納知識分子,非常尊敬地對待他們,為他建立明朝打下了基礎。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想要成為一代帝王的野心。

後來朱元璋逐個擊破,軍隊勢如破竹。先是大破陳漢,随後一統江南,一舉建立明朝。這離不開他過人的謀略,更離不開将士們對他的忠誠。這些将士們一路追随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朱元璋在位期間,十分愛惜民力,獎勵墾荒,減輕稅收。但是在晚年時期,為了鞏固皇權以圖謀不軌之名将胡惟庸等人滿門抄斬。其中包括李善長等随他一路征戰的将領,株連一萬五千多人。

與其說聽信讒言,不如說朱元璋自己的疑心過重。就算其中真的有人意圖謀反,也不至于全部斬殺,這些都是昔日并肩作戰的好友。就連已經去世的陳德也被附上罪名,這波操作着實讓人大跌眼鏡。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二、陳德護主

陳德是如何舍命保護朱元璋的?陳德是在朱元璋攻克定遠時加入隊伍的,他與朱元璋算得上是老鄉,不久便憑實力當上了将軍。陳德的謀略并不出衆,但是骁勇善戰,是個得力的助手。

為了讨伐陳友諒,朱元璋決定親自出征。這一仗的意義十分重大,赢了就基本确定了局勢走向,輸了就可能功虧一篑。為了鼓舞士氣,朱元璋親自領兵,将士們奮勇殺敵,士氣高漲。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讨伐陳友諒時,因為他所乘坐的大船意外擱淺,不幸被敵軍包圍起來。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敵軍的張定遠看準好時機,便向朱元璋殺來。陳德見狀便全力與張定遠厮殺,憑借一己之力撐到援軍到達。

張定遠擅長射箭,可以一邊躲避攻擊一邊向朱元璋射箭。這時候如果沒有人及時保護朱元璋,他十有八九會被射死。陳德為了保護他,不惜以身體擋箭,被援軍救下時身上已然插着九支箭。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想來一個人身中九箭,必然性命垂危。朱元璋當即許下承諾,永不負陳德。如果沒有陳德的舍命相護,朱元璋早已被亂箭射死。哪裡還會建立明朝,哪裡還會成為皇帝。

三、王之報恩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沒有忘記曾經的諾言,給予陳德的賞賜格外豐厚,陳德在朝中的地位也是高于他人的。陳德一直在幫助朱元璋征戰南北,後又鎮守北平。公元1377年告老還鄉,一年後便去世了。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陳德的死訊傳來時,朱元璋十分傷心,下令罷朝三日紀念他。對于陳德,朱元璋還是萬分感激的。陳德得以善終,但是他的兒子沒能躲過一劫,被當作胡惟庸的黨羽并且斬殺滿門。

對于舍命的恩情,朱元璋的報答是讓其斷子絕孫,對待敵人都不需要這麼惡毒。當時有人上奏稱陳德因為西征時不小心戰敗受到責罰,表面平靜實則懷恨在心,是以才意圖謀反,朱元璋對此信以為真。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但是陳德參加的西征隻有讨伐陳友諒一次,那一戰他拼死救下朱元璋,試問想要謀反的人會這樣救主嗎?陳德戎馬一生,敗績甚少。這樣的理由隻要細細推敲就會發現漏洞,完全是在捏造事實。

相傳曾經有人為陳德求情,但是朱元璋絲毫沒有動搖,他覺得陳德的兒子參與謀反危害到江山社稷。甚至為了避免還有人為陳德求情,幹脆連陳德一起扣上罪名。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不辜負原來隻是對陳德一個人,不包括他的後代子孫。陳德在九泉之下應該會深感痛心,說不定會後悔當時的舍命相救。就算不顧及子孫,也至少不要随意添加罪名。

作為一代皇帝,尤其是開國皇帝,想要鞏固皇權是可以了解的。但是要以殘害忠良為代價,必定會引來不滿。目的是不被推翻,實則已經失了民心,隻是可憐那些蒙冤而死的功臣。

陳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朱元璋稱絕不辜負卿,抄家時僅留7歲孫子

評價一個曆史人物,不能單一片面。朱元璋雖然為了皇位殘害昔日的戰友,但是他的貢獻不能忽視。開創明朝,結束了元朝的統治,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他拯救了漢民族,成功複國,功不可沒。

将他們滿門抄斬以後,朱元璋是否還睡得安穩呢?答案大機率是否定的。如果說在這之前他因害怕篡位而睡不着,在這之後怕是會因害怕冤魂報複而睡不着。如果曆史重來,他或許願意放過陳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