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修改系統時間可以使用date指令:
date –s 2009-08-16 (設定系統日期,不修改時間)
date –s 11:30:00(設定系統時間,不修改日期)
date –s “2009-08-16 11:30:00”(設定系統日期和時間,注意在日期和時間之間有一個空格)
修改完系統時間後,執行clock -w,将系統時間寫入CMOS,即将系統時間和硬體時間同步。
下面的文字轉自網絡,詳細的對linux的時間設定進行了介紹。
關于linux系統的時間分類:
Linux時鐘分為系統時鐘(System Clock)和硬體(Real Time Clock,簡稱RTC)時鐘。系統時鐘是指目前Linux Kernel中的時鐘,而硬體時鐘則是主機闆上由電池供電的時鐘,這個硬體時鐘可以在BIOS中進行設定。當Linux啟動時,硬體時鐘會去讀取系統時鐘的設定,然後系統時鐘就會獨立于硬體運作。
從Linux啟動過程來看,系統時鐘和硬體時鐘不會發生沖突,但Linux中的所有指令 (包括函數)都是采用的系統時鐘設定。不僅如此,系統時鐘和硬體時鐘還可以采用異步方式,即系統時間和硬體時間可以不同。這樣做的好處對于普通使用者意義不大,但對于Linux網絡管理者卻有很大的用處。例如,要将一個很大的網絡中(跨越若幹時區)的伺服器同步,假如位于美國紐約的Linux伺服器和北京的Linux伺服器,其中一台伺服器無須改變硬體時鐘而隻需臨時設定一個系統時間,如要将北京伺服器上的時間設定為紐約時間,兩台伺服器完成檔案的同步後,再與原來的時鐘同步一下即可。這樣系統和硬體時鐘就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操作。
Linux中的所有指令 (包括函數)都是采用的系統時鐘設定。在Linux中,用于時鐘檢視和設定的指令主要有date、hwclock和clock。其中,clock和hwclock用法相近,隻不過clock指令除了支援x86硬體體系外,還支援Alpha硬體體系。
1、date
檢視系統時間
# date
設定系統時間
# date --set=“07/07/06 10:19" (月/日/年 時:分:秒)
2、hwclock/clock
檢視硬體時間
# hwclock --show
# clock --show
設定硬體時間
# hwclock --set --date="07/07/06 10:19" (月/日/年 時:分:秒)
# clock --set --date="07/07/06 10:19" (月/日/年 時:分:秒)
3、硬體時間和系統時間的同步
按照前面的說法,重新啟動系統,硬體時間會讀取系統時間,實作同步,但是在不重新啟動的時候,需要用hwclock或clock指令實作同步。
硬體時鐘與系統時鐘同步:
# hwclock --hctosys(hc代表硬體時間,sys代表系統時間)
或者
# clock --hctosys
系統時鐘和硬體時鐘同步:
# hwclock --systohc
# clock –systohc
4、時區的設定
# tzselect
如果不用tzselect指令,可以修改檔案變更時區。
# vi /etc/sysconfig/clock
ZONE=Asia/Shanghai(查/usr/share/zoneinfo下面的檔案)
UTC=false
ARC=false
# rm /etc/localtime
#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重新啟動即可。
關于CMOS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本意是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一種大規模應用于內建電路晶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機主機闆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晶片,用來儲存目前系統的硬體配置和使用者對某些參數的設定。CMOS可由主機闆的電池供電,即使系統掉電,資訊也不會丢失。CMOS RAM本身隻是一塊存儲器,隻有資料儲存功能,而對CMOS中各項參數的設定要通過專門的程式。
在計算機領域,CMOS常指儲存計算機基本啟動資訊(如日期、時間、啟動設定等)的晶片。有時人們會把CMOS和BIOS混稱,其實CMOS是主機闆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晶片,是用來儲存BIOS的硬體配置和使用者對某些參數的設定。CMOS可由主機闆的電池供電,即使系統掉電,資訊也不會丢失。CMOS RAM本身隻是一塊存儲器,隻有資料儲存功能。而對BIOS中各項參數的設定要通過專門的程式。BIOS設定程式一般都被廠商整合在晶片中,在開機時通過特定的按鍵就可進入BIOS設定程式,友善地對系統進行設定。是以BIOS設定有時也被叫做CMOS設定。
CMOS的設定内容大緻都包含如下可設定的内容:
1.Standard CMOS Setup:标準參數設定,包括日期,時間和軟、硬碟參數等。
2.BIOS Features Setup:設定一些系統選項。
3.Chipset Features Setup:主機闆晶片參數設定。
4.Power Management Setup:電源管理設定。
5.PnP/PCI Configuration Setup:即插即用及PCI插件參數設定。
6.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外設的設定。
7.其他:硬碟自動檢測,系統密碼,加載預設設定,退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