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作為大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原來就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其少年時家境貧寒,甚至還給當地富豪家放養過耕牛,從中獲得一些錢财。這一年,碰巧遇到自然災害接連發生,導緻其所在地區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沒過多久朱元璋父母也是相繼離開人世,家中隻剩下朱元璋和自己的哥哥,在替父母下葬的時候不僅沒錢買棺材,連一塊土地都沒有能夠安葬父母。朱元璋鄰居心生憐憫,給了朱元璋兄弟二人一塊地皮,這才将父母安置下來。為了活命,朱元璋有自己的兄弟侄子被迫分離,在一塊生活更無法生存下去。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沒有生活依靠的朱元璋更是來到寺廟出家為僧,整天在寺廟中打掃衛生,負責寺廟中敲鐘的工作,經常還受到比他大的和尚欺負,沒過多久這寺廟也維持不下去了,主持讓廟中和尚自己到外雲遊,朱元璋開始過上四處漂泊的日子。可以說這曆朝曆代的君主中,朱元璋算上是出身最為低微的一個。在外漂泊的朱元璋還做過乞丐,後來依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手打下江山。随着元朝日益腐朽,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使得平民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此時便有農民發動起義,反抗元朝的統治,緊接着在全國範圍内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起義,朱元璋抓住此次起義機遇,參加了紅巾軍。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朱元璋能夠成功不僅依靠他的智慧,自然存在着與衆不同的地方,做事果斷不拖沓,能夠狠下心來,手段強硬這都是他的優點,成為君主如果心慈手軟這可是不能成功的,他有如此高的成就便是靠着浴血奮戰換來的。戎馬一生的朱元璋,早已習慣戰場上的厮殺,對待自己的敵人自然不會心慈手軟,年少時的朱元璋嘗過生活百态,更加對貪官深惡痛絕,在他當上君主之後,規定朝廷中的官員誰要是接受他人财物超過幾十兩便直接處死。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明朝的江山正是依靠着反抗就朝代換來的,朱元璋很是擔心手底下的人也會像他一樣站起來反抗,在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就把大多數追随他進行反抗的人相繼處死,即使是很多家庭是以遭殃也在所不惜,看起來朱元璋很是冷酷無情,但對這兩類人卻沒有痛下殺手,從來沒有得罪過。大家可能會好奇,朱元璋連自己曾經的戰友有功勞的人都會處死,什麼人是他不敢得罪的呢,這兩類人便是廚師和剃頭匠,不僅自己不得罪而且吩咐自己的子孫後代也不能得罪這兩類人。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在朱元璋分封諸侯之後,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規矩都要去往各自所在領地。其中有一位受分封的諸侯犯下朱元璋指令禁止的事情,這位王爺前往自己領地途中居然敢虐待自己家的廚師,使用鞭子進行抽打,得知此事的朱元璋馬上下指令告誡這位王爺,信中這樣描述:你千萬可不能得罪廚師,廚師是負責你日常飲食的重要人物,倘若哪天他對你心生歹意,在給你的飲食中下了藥,那時候你就後悔莫及了。事後再去處罰這廚子也沒有任何意義,千萬要好生對待自己的廚師。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這王爺對朱元璋的教導沒有當回事,沒過多久又有另外一位王爺做了相同的事情,朱元璋耐下性子再次進行勸誡。從這些個小事情中不難發現,朱元璋是一位心思細膩的人,深深明白要是自己的将領想殺害自己是非常困難的,但自己手下的廚師要是向給自己下毒可是易如反掌。至于另外一類人剃頭匠也是如此,在他們為君主剃發時同樣也是有着刀具,雖說不能将頭砍下來,但是要想捅殺還是很容易的,是以朱元璋對待剃頭匠時的恩賜也是很大的。不僅多次讓廚師、剃頭匠擔任較高官銜,對他們也是非常客氣。

朱元璋殺人從不優柔寡斷,卻對2種人十分客氣,一生不敢得罪

縱觀朱元璋的一生, 不可謂不傳奇,從一名落魄的乞丐到傲視群雄的天之驕子,朱元璋靠着雙手打下了屬于自己的江山,其成長史就是一部活脫脫的勵志史,而在我國曆史上,像朱元璋這樣的一代枭雄還有很多,一本《資治通鑒》,帶你領略古人們的智慧,再來感悟人生,定會遊刃有餘,悠然自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