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提示:十年農民,在孫中平、孫安平、孫天平和孫太平的博士、碩士身份裡,當然有着孫立人作為農民的辛勞的汗水在大坑農田裡,聖誕紅一樣的盛開。而辛苦與辛酸,在人被立起來之後,都會過去的,不存在了。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人”字不好寫,要把它立起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對此,孔子說過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自己要站穩,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騰達,才能博施濟衆。但是,怎麼才能讓自己“站穩”,把自己的人先立起來,孔子卻沒說。于是,這讓人不禁會想到《易·說卦》中說的“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可“仁”與“義”是個很大的事情或者道理,一般人很難琢磨透徹、琢磨明白,具體操作起來不太好弄,或者說是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

這些,讓我們想到了一個人的名字和經曆,孫立人和孫立人的經曆。“孫”是中國人的姓,“立人”是名字,人們都喜歡為它賦予特别的含義,時刻提醒擁有名字的人,朝着“含義”的那方面去行為、做事、發展,進而實作活着的意義、做人的意義。雖然,我們不知道孫立人的“立人”之名是誰給取的,卻通過他的經曆讀到了一點“立人”的要義,很平常、很樸素,但具體操作起來卻簡單易行,很好把握和實踐。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孫立人1900年出生于安徽廬江,先後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是抗戰中國軍軍級機關将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将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在這麼光鮮的履歷裡,孫将軍仿佛已經把“人”給“立”了起來,但事實是,其後的經曆才是孫将軍從自我的角度“立人”的開始。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20世紀40年代末,國民黨敗退台灣,孫立人也跟着去了,最初還在台灣風光了幾年,被蔣氏委任為“台灣防衛總司令部總司令”,随後升任“陸軍總司令”。但後來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了,1956年6月,孫立人被逐出台北市南昌路官邸,遷往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居所,開始了軟禁生涯。為什麼要被軟禁呢?這是因為蔣氏認為,孫立人會和美國人走到一起,獲得美國人的支援,進而代替自己,成為台灣“管事”的。這件事也被稱為“兵變案件”或“孫立人事件”,蔣氏擷取情報說,孫立人欲借台南屏東閱兵發動兵變。盡管後來公布的材料證明,這是莫須有的,但當時孫立人還是被看管了起來。

孫立人和 張晶英

1983年5月,孫立人自清華大學畢業滿60周年,雖未能前往,但台灣清華大學派楊覺民教授登門贈送紀念金牌。楊随後發表一篇文章,講述孫立人近況,這是孫立人被軟禁28年來第一次公開見諸報道。1988年3月20日和27日,台灣省府“國防部長”鄭為元兩度親往台中拜訪孫立人,表示今後孫立人有行動和言論的充分自由,可以到任何地方,見任何朋友。自此,孫立人結束了長達33年的幽禁生活,重獲自由。

那麼,這33年孫立人在幹什麼呢?如果要總結,無非是這樣幾個字:種地,賣菜、賣花;養雞,賣雞、賣雞蛋等,養活自己和夫人的同時,培養孩子。

現在的資料上顯示,孫立人有過3位夫人:1.龔夕濤;2.張晶英(也叫張清揚);3.張梅英(也叫張美英)。其實他還有一名夫人黃正(也叫黃美之),在張梅英之前,但時間很短,最終成為台灣某案件(并非孫立人事件)的受害者,也沒有子女,可以忽略不計。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龔夕濤是孫立人的原配,兩人的婚姻是雙方父母包辦的,後來孫立人移情别戀張晶英,與龔夕濤離婚不離家,最後被留在了大陸,一輩子也沒有再嫁。龔夕濤曾任合肥青龍場婦女抗日動員會理事長,1981在合肥病逝。張晶英是湖南長沙人,1913生,要比孫立人小整整13歲。少年時期随家人來到了南京,就讀南京彙文女子中學時,認識孫立人。1930年兩人結婚。張晶英家境富裕,有文化,長相漂亮,婚後與孫立人感情很好,但有一個缺點,不能生育,為讓孫立人傳宗接代,到台灣後開始為孫立人物色女子,孫立人能有後兩位夫人,都是她的“傑作”。

張梅英與張晶英的名字雖然有些像,但兩人之并沒有血緣關系,她是台灣人,護士出身,與孫立人的結合是張晶英撮合的結果,孫立人膝下4個子女都是她生的。是以,在台灣最終陪伴孫立人的是這兩位女子,1950年,張晶英把張梅英介紹給孫立人之後,就開始住在台北吃齋念佛,逢年過節才到台中和家人團聚。張梅英沒有任何正式的名分,是孫立人背後的女人,默默為孫立人付出,在一些需要孫立人夫人出席的場合,露面的都是張晶英。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張梅英為孫立人生的4個子女,有着這樣的大緻履歷與身份:長女孫中平,1952年生,台灣清華核子工程系畢業、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長子孫安平,1954年生,台灣中原理工大學實體系、清華實體研究所實體學碩士畢業;次子孫天平,1956年生,輔仁大學數學系、美國維拉諾瓦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碩士、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畢業,2015年以台灣代表人士、著名抗戰将領後人的身份,在北京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及相關紀念活動;次女孫太平,1958年生,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所學生畢業。

4個子女都很成功,都是碩士、博士,都非常優秀,他們的身後就是孫立人種地養雞,賣菜、賣花、賣雞、賣雞蛋的經曆。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居所原是日本人遺留下的一座老式宅子,孫立人到台灣後花錢将它買了下來,變成了自己的私人住宅。1956年,他被軟禁時,蔣氏向這裡派出了一個排的兵力,還有一些便衣的特務,随時都盯着他。從孩子們出生的時間上算起來,這時的他應該有3個孩子:孫中平、孫安平和孫天平。那時,他手上還有一些錢,蔣氏3年沒有給他發工資。3年後,他已經有了第4個孩子孫太平,孩子們一個個地都在長大,要上學花錢,蔣氏覺得再不發工資給他,他的日子可能就沒法過了,但卻把他的工資由中将的“調整”為上尉的,大幅縮水了。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沒辦法,孫立人盯上了自家的宅子,宅子後院較為寬敞,能整理出幾畝地來。他就和夫人張梅英商量,把這幾畝地整理出來過日子。最先,他們在這裡種玫瑰和蔬菜,由夫人張梅英拿到街上去買,人們把他們的産品叫“将軍玫瑰”和“将軍蔬菜”,給了他們不少貼補家庭開支的費用。但因為土地有限,僅靠“将軍玫瑰”和“将軍蔬菜”的收入維持生活顯然是很難的,一段時間之後,為了讓土地産出有更大的價值,他又和夫人想到了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養雞,賣雞、賣雞蛋,人們把他們的産品叫“将軍雞”和“将軍雞蛋”。

同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孫立人和夫人分明感覺到靠“将軍雞”和“将軍雞蛋”,仍然不能滿足家庭開支的需要,便琢磨養起了價值更大、利潤更可觀的金絲鳥。養殖金絲鳥給孫立人具體帶來了多少收入,人們不大清楚,隻知道在1966時,他不得不給蔣氏寫報道,請示允許他和夫人張梅英一起去台中大坑去種地。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大坑現在是台灣省台中市東北郊的風景區,最高海拔雖僅850公尺,但由于屬水源涵養林,加上地勢陡峭,少人為開發,原始風貌迷人。遠古時代兩次冰河期的造山運動,孕育了此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台中市政府于此開辟了8條登山步道,結合中正露營區、體能鍛煉場等休閑景點,為台中市熱門的登身健行去處。

大坑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早期此地居民,主要是聚集在一個寬度長達350公尺的寬闊坑谷之中,因而得名。最初來到這裡的人,大多為客家人;而在更早之前,則是屬于平埔族的分布地。這裡曾為台灣最早的煙草生産地之一,在煙葉業逐漸沒落的過程中,麻竹筍、柑橘、荔枝、文旦、文心蘭為當下此區的農産品。另外,這裡出産的土雞很有名,當地現采的筍子一起熬煮味鮮甜美,令人垂涎。1976年,台中市政府才将這裡逐漸開發成了風景區。

這就是說,孫立人1966寫報告來大坑時,一心是想着種地,而大坑也不會給他其他方面的收入。蔣氏同意,孫立人由将軍變成農民,在大坑開始了自己種地的生活。頭戴鬥笠,帶上飯盒與水壺,他早出晚歸,若與當地農民還有差別的話,那就是在他種地的時候,還有特務們開着吉普車,在地頭監視他。而此時,他已經是一位66歲的老人了。

孫立人晚年

農田的風吹過孫立人變白的頭發,人們也許都會感到一些心酸。但作為孫立人本人,要種地,他必須得把地種好,上學花錢的孩子們都指望着他能從大坑的土地裡,刨或種出自己的學費。結果是,孫立人這個當過将軍的人并沒有讓孩子們失望,和打仗尋找戰機一樣,他在土地裡尋找着商機。聖誕紅,也叫一品紅,是一種美麗卻有毒的花卉。原産中美洲,廣泛栽培于熱帶和亞熱帶。我國絕大部分省區市均有栽培,常見于公園、植物園及溫室中,供觀賞。種地的第二年,也是1967年,孫立人就發現這種花能賺錢,1968年試種,于1969年春節賣出,大賺一筆。

後來的情況已經不言而喻了——孫立人靠着自己雙手,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真正從土裡刨食的農民,也一個個地将自己的孩子送進了高校的大門。直到1975年他拮據的經濟狀況才有所改變,原因是這一年蔣介石去世了,他也被放松監視,工資由上尉級别的被調整成少将級别的,而此時,他已經75歲,在農田裡幹了整整十年,幹不動體力的農活了。

今天,錄入這段文字,我們不是為了贊美孫立人,隻是想通過他的名字和經曆告訴人們這樣一個“立人”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誰、有着怎樣的經曆,想把自己的人“立”起來,隻有通過自己,隻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鬥才可能實作。

孫立人:到台灣後被降工資,和夫人一起賣“将軍花”、“将軍雞”

在這個過程中,活下去是“立”起來的必需,然而才是自身的努力和奮鬥。同樣是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無法得到别人的幫助,或者,别人壓根就不會前來幫助,隻能是自己靠自己;不管曾經有着怎樣的身世,哪怕是和孫立人一樣,從将軍到農民,也要把農民幹得出色和優秀起來。

十年農民,在孫中平、孫安平、孫天平和孫太平的博士、碩士身份裡,當然有着孫立人作為農民的辛勞的汗水在大坑農田裡,聖誕紅一樣的盛開。而辛苦與辛酸,在人被立起來之後,都會過去的,不存在了。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