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4日,老藝術家程之因心肌梗塞醫治無效離世,年僅69歲。
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說,程之這個名字已經非常陌生了,但他演過的一個角色,恐怕大多數人都很熟悉,那就是82版《西遊記》“禍起觀音院”一集中的金池長老。

金池長老雖然不是妖怪,卻活了270歲,他看上去是一名得道高僧,實際上卻自私貪婪,為了奪取唐僧的寶貝袈裟,不惜放火燒禅院,這等謀财害命的勾當,别說佛門不容,也為世俗所不齒。
程之演金池長老時才五十多歲,卻把一個貪婪的老僧形象展現得淋漓盡緻,足見演技之高超。
鮮為人知的是,為了演好金池長老,程之還因為臉上長時間塗着厚厚的乳膠而差點毀容,楊潔導演知道後更是直誇他敬業。
幾十年的藝術生涯,程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這一生,卻有一個巨大的遺憾:他的一個親生兒子,一輩子隻叫過他一聲爸爸,而且是在他臨終前喊出口的。
程之的這個兒子,說起來也是大名鼎鼎,甚至比父親更有名氣,他就是著名主持人程前,曾是董卿的男友,兩人還同居過6年。
從面相上看,程前和親生父親程之長得很像,可他為什麼隻喊過程之一聲爸爸呢?這對父子之間,又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
1926年2月3日,程之出生于湖北武漢。他本來的名字叫程會春,這是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剛好春天來臨,父母有感而發就給他取名“會春”。
程之在家中排行第三,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二哥叫程巨荪,正是他,給程之帶來了那個巨大的遺憾。
事情還得從程前出生時說起。
1963年9月3日,程前出生,他是程之和妻子郭葆景的第二個兒子。程前有個大哥叫程萬,還有個姐姐叫程芊,原本一家5口可以過得其樂融融,但程前并沒有跟自己的親哥親姐一起長大,因為出生15天後,他就被過繼給了二伯程巨荪。
原來程巨荪雖然娶有妻子,卻一直沒生下孩子,眼見三弟都3個孩子了,他不免心裡着急。
那個年代,沒有兒子就等于沒人養老送終,當時程巨荪和妻子都已經是中年人,生孩子的希望十分渺茫,是以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兩條路:要麼抱養一個兒子,要麼死後無人送終。
程巨荪當然不希望走後一條路,剛好那時候,三弟的次子程前出生,他便想着與其抱養别人家的孩子,還不如把侄子當兒子養,至少傳承的是程家的血脈。
程巨荪借着看望弟媳的機會把這個想法跟弟弟程之講了,程之卻連連搖頭。他雖然有兩個兒子,卻不願意把自己的親生骨肉交給别人撫養,哪怕對方是他的親哥。
無奈之下,程巨荪隻好找到老母親,請她去做弟弟的說服。程之是個大孝子,就算别人的話他都不聽,母親的話卻是一定會聽的。
程老太太本來對3個兒子不偏不倚,但眼看着程之已經有兩個兒子了,程巨荪卻一個兒子都沒有,不免内心偏向二兒子,便幫程巨荪說好話,要求程之把剛剛出生的小兒子過繼給二哥。
母親出馬,程之無法拒絕,可他又實在不忍心把親生兒子送到别人家去養,便僵持了幾天。
程老太太見狀,也妥協了一步,她告訴程之:反正都是程家的子孫,給誰養都一樣,就算過繼給你二哥,也改變不了你是孩子親生父親的事實。
程之聽母親這樣說,心裡就寬慰多了,隻要孩子還認他這個父親就行。是以在程前出生第15天的時候,程之遵從了老母親的意思,把襁褓中的程前送到了二哥家。
可沒想到的是,這一送就是一輩子。從那以後,程之再也沒有跟程前以“父子身份”相處,程前更沒有喊過他一聲爸爸,直到臨終前的那一刻。
程老太太明明承諾即便過繼,程之和程前的父子關系也不會改變,怎麼程前還是沒喊過程之爸爸呢?
原來程前去了二伯家後,程巨荪随即又跟程之訂下了一個約定:在程前成年之前,對其隐瞞身世。
正因如此,程前小時候一直不知道三叔三嬸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隻以為自己是養父母(即二伯、二伯母)親生的。
雖然他跟三叔程之長得很像,但侄子像叔叔并不奇怪,是以程前小時候也沒有因為這一點而懷疑自己的身世。
程巨荪本來跟弟弟一樣都是住在北京的,抱養侄子程前後,他便舉家遷至江西九江,如此一來,程前跟親生父親程之見面的機會就少得可憐了。這導緻程之和程前不但沒有培養出父子之情,就連叔侄之情也相當淡薄。
在程前的記憶中,小時候隻有過年時才能見到“三叔”,雖然每次見面,“三叔”都對自己非常慈愛,但在程前的心中,“三叔”始終有點陌生,别說跟“父親”程巨荪比,就連九江的鄰居朋友都比他親。
程前對程之很生分,程之卻仍視他如親子。父子倆雖然很少見面,程之卻對程前的成長和學習了如指掌,并且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為兒子在演藝圈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後來程前能夠在主持界如此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實力之外,親生父親程之的功勞也是不可忽視的。
當然了,即便“三叔”如此栽培自己,程前也隻當是叔叔對侄子的關愛,在他的心中,“三叔”始終是沒法跟“親爸”比的。
程巨荪當年和程之約定對程前隐瞞身世,主要是怕程前“養不熟”。但實際上,這個約定并沒有奏效,因為早在程前13歲那年,他就知道“三叔”程之才是自己的生父了。
程前過繼給二伯的事在親戚中并不是秘密,是以13歲那年,程前還是從别人口中得知了真相。
當時他的心中猶如五雷轟頂:父母對他這麼好,自己卻不是他們的親生孩子,這怎麼可能?
程前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趕緊跑回去質問母親。母親本想繼續隐瞞,但覺得程前年紀已然不小,與其欺騙,還不如告知實情,但把當年過繼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
13歲 的程前聽完母親的講述後,内心五味雜陳,他想了很久,終于想通了這件事:不管親生父母是誰,養父母才是最親的,因為他們才是撫養自己長大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心理作祟,得知“三叔”程之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後,程前對他反而比以前更加生分了。
這讓程之非常心寒,他後來還說: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把親兒子程前過繼出去。
程之一直希望程前能喊他爸爸,希望在程前的心中,他這個親生父親能和養父程巨荪一樣重要。
但程前顯然不這麼想,不管是小時候知道身世的那一刻,還是成年懂事後,他都始終把養父程巨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把他當成自己唯一的父親。
有一次接受采訪時,程前就這麼說過:“在感情方面,我确實和養父更親一些。養父生病的時候,我内心十分煎熬,恨不得替他去承受,但生父得病的時候,我卻沒有這種感覺。”
程前坦然,他從未和親生父親一起生活過,要他對着程之喊父親,他很難做到。
由于親生兒子程前的拒絕,這一聲“爸爸”,程之始終沒有等到,幾十年來,他一直在後悔和遺憾中度過,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95年2月,程之突發心肌梗塞,随即被送往醫院搶救,情況十分危急。程前接到消息後,立刻以“侄子”的身份趕來探望。
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三叔”,程前淚目了。他雖然很不情願,卻還是小聲地喊出了一聲“爸爸”。
程之當時已是彌留之際,程前喊出這聲“爸爸”時,他是否聽到,肯定是無人知曉了。但願他聽到了吧,若非如此,他便是帶着那個巨大的遺憾離開人世了。
養育之恩與生育之恩孰大?這本來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誰都知道,養才是更大的恩情。
但程之和程前這對父子,情況卻十分特殊。程之雖然沒有撫養過程前,卻始終關心他的成長,更是像對待親兒子一樣愛他,這樣的親生父親,與有撫養之實的養父,究竟孰輕孰重,恐怕還是會讓人猶豫的吧。
當然了,程前心中顯然早已有了答案,他對養父和“三叔”的不同态度,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不管怎樣,當那一聲“爸爸”喊出口時,程之一生的遺憾也應該煙消雲散了,因為他的親生兒子,終于還是認了他這個親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