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莓種植逐漸成為通化市新興特色優勢産業

作者:中國吉林網

通化日報訊(記者張國威)近年來,通化市強化措施,全力推進藍莓優質标準化生産基地建設,建全和延伸産業鍊條,打造通化藍莓産品品牌效益,逐漸将藍莓産業培育成為通化市的新興特色優勢産業。目前,全市藍莓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鮮果收儲能力達到6000噸,深加工能力達到4000噸。

培育龍頭企業,帶動藍莓産業融合發展。從地理環境上看,通化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區,生态環境優良,雨水充沛,土質肥沃,有豐富的酸性土壤資源和适宜的氣候條件,有山坡林地近100萬畝,包括參後地近20萬畝,适合藍莓生長,具備大規模發展藍莓生産的自然條件。目前,通化市現有省級現代農業龍頭企業一戶。通化禾韻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冊資本4162萬元,是一家集藍莓育種、良種繁育、種植、加工于一體的全産業鍊公司,是我國首個通過校企産學研合作建立藍莓産業化發展的企業,是市政府唯一準許在通化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發展高效生态農業的企業,也是我國藍莓行業當中唯一通過和執行歐盟·國際生态認證中心有機食品标準的企業。公司先後被評為國家有機食品生産基地、全國優質果品基地、國家級星創天地、吉林省農産品特優區、吉林省标準化綜合示範區、吉林省一二三産融合示點機關,農業産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藍莓規模、科技和産業化水準在我國藍莓行業當中位居前三,藍莓鮮果銷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公司累計投資3億元,建成6000畝有機藍莓種植基地、6000噸藍莓收儲基地、4000噸産品深加工基地和每年400萬株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公司已開發的深加工産品有果汁、果醬、果酒、果幹、藍莓葉黃素等系列産品,提高了産業附加值,産品品質居全國首位。

科技引領推動藍莓産業創新發展。通化市依托通化禾韻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突出科技創新工作,曆經十餘年,從藍莓優良品種選育、新種質創制、與新品種配套的優質豐産栽培技術、藍莓鮮果保鮮加工關鍵技術與應用,到深加工産品研發,與國内外專家廣泛合作,形成了完整的生産技術體系。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共同設立了中美合作國際重點實驗室示範基地;與吉林農業大學共建長白山區藍莓育種、新種質創制和與新品種配套的優質豐産栽培技術研究中心;與沈陽農業大學共同設立國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漿果制品高值化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産業化示範”基地、漿果速凍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産品開發示範基地、國家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專項“漿果貯藏與産地加工技術內建與示範”漿果産地加工示範基地、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藍莓生物育種高技術産業化生産示範工程”。近年來,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篇,獲得發明專利5項,榮獲省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通過省部審定的藍莓新品種3個。

藍莓産業發展帶來明顯社會生态效益。全市1萬畝藍莓,年産值達到8000萬元,畝均産值8000元,是種植普通作物産值的5-10倍。通化藍莓産業的發展促使通化市哈泥河水源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哈泥河是通化市60萬人的飲水水源地,國家二級保護水源。在哈泥河流域種植6000畝有機藍莓相當于在保護區增加6000畝生态林,年化肥施用量減少90640千克、農藥施用量減少6000千克,利用畜禽糞便制作生物有機肥6000噸、稭杆還田8000立方米,6000畝耕地形成了高标準農田,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從2-3%增至1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