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中華民族享譽世界的最優秀的品質之一就是家國情懷,這不僅僅存在于現代中華兒女的内心,更是自古就一直流傳的民族财富。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大中華才能在幾千年裡屹立于世界之林而生生不息。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這種中華精神不僅存在于我國本土的中華人民心中,也同樣存在于流浪于異國他鄉的中華子女心中。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每一個中華兒女都不會忘記自己炎黃子孫的身份,也不會忘記自己身上流淌的炎黃血液,每到故鄉的佳節之時,雖然周圍環境不同,但仍然會堅持家鄉的習俗。

這不僅是在他鄉的普通人會做的事,即使是在國外混的身份地位都很高了,中國人也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這其中,就以南韓的"田氏家族"最為典型。

這個家族,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定居在南韓,但數百年來,都一直秉承着中國人的身份,保留着中國人的習俗,堅持過中國的節日,甚至在家族的族譜上,都赫然寫着"我是中國人"的字樣。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雖說中國人都是不會忘本的,但是田氏家族已經在南韓生活了381年了。試想一下,三百多年的時間,一般家族都已經傳承了四五代人了,而古時候人們的壽命更少,實際數字可能會更多。而且南韓與中國的習俗差異很大,自己家族卻要一直延續着與周遭人都不一樣的習俗,還是四五代,這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那麼,這個田氏家族為何能夠有如此濃烈的家國情懷呢?

這就要從田氏家族的老祖宗說起了。田氏家族老祖宗是田好謙,正是在他的帶領下,田家才從中國跑到了南韓。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要說田好謙,他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雖然他生活在鄉下,但其祖上積累下來的财富使得田好謙的生活過得十分滋潤,而他本人卻并沒有飛揚跋扈的"富二代"精神,對鄰裡鄉親都非常豪爽。本來他的人生,可以就這麼一直富足地生活下去,但他卻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董士元。

二人的初次相識并不愉快。董士元是隔壁村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便跑到田好謙的豪宅裡偷走了許多财物。田好謙性格豪爽,但可不會輕易饒恕偷竊自己的毛賊,便發動自己的力量抓捕董士元。而董士元情急之下,便投身軍隊,開始了戎馬生涯。田好謙也隻能就此作罷。

又過了些年,天下大亂,田好謙作為熱血男兒,一心想要報效祖國,在他多方打聽之後,得知董士元已經是軍隊的一位長官了。田好謙決定投奔于他,畢竟當初二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見面的二人如遇知己,把酒言歡之下結交成了異性兄弟。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田好謙的到來使得董士元如虎添翼,戰争打得是節節勝利。但隻可惜董士元還是太過年輕,赢了幾場勝利便開始驕傲自滿,即使有田好謙的苦苦相勸也無濟于事,正所謂驕兵必敗,董士元最後隻是敗了一次,卻将自己留在了這一仗中,而田好謙所幸是死裡逃生,作為俘虜,被帶去了北韓。

可能田好謙命不該絕,他僥幸逃脫,逃向了南韓。又因為字寫得很好,被南韓将軍具公看中,又因為田好謙幫助具公打了幾場勝仗,加上具公對他的賞識,田好謙的地位一路直上,甚至成為了南韓君主的得力幹将。

就這樣,田好謙在南韓徹底站穩了腳跟,并成為一名政要高官。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而田好謙在這一路高升的路上,卻從未忘記過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并且還會反複教育自己身邊的親屬——我們隻是為了逃避戰亂而來到南韓,待到中國穩定之後,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鄉。而且,每到中國的節日之時,田好謙都會帶領自己的族人堅持傳統習俗,并向祖國的方向三叩九拜。

隻可惜,由于種種原因,田好謙并未能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家鄉,擁抱自己的故土,隻能囑咐族人要在族譜上寫上"我是中國人"。

華人家族流落南韓381年,族譜寫“我是中國人”,堅持過節貼對聯

家人一直都記得他在臨死之前還在喃喃地那個"風正村"。他的後代利用出使中國的機會,找到了"風正村",并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将田好謙的遺物交給了故人。

而沒有了田好謙的囑咐,田氏家族也一直信守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每逢中國的春節,田氏家族都會按照中國的習俗貼對聯,他們在南韓繼續着自己的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