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啊,命途多舛的豆瓣。
它又出事了。
剛開播不久的《風起洛陽》《誰是兇手》的豆瓣評分,出了狀況。
先說黃軒王一博的《風起洛陽》。
原定是20點播出,臨時推遲到了21點開播。

結果20點的時候,就湧入了大量五星、一星兩極分化的水軍。
這些評價看着都像模像樣,如果不是還沒播,你真的以為他看過。
五星好評,也是如此。
還有些水軍,連當水軍的敬業精神都沒有。
他自己搞錯了。
在評論裡罵得有理有據、有氣有節,反手就是一個五星好評。
等他意識到搞錯了,又重新把五星,打成了一星。
尴尬不。
弄錯的話,金主爸爸可是不結賬的。
還有《誰是兇手》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況。
前兩集,女主趙麗穎還沒出來呢,就有人罵或者誇。
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小論文,吐槽趙麗穎演技台詞不好,回頭一看罵早了。
甚至評論中,還出現了人身攻擊的詞語。
因為這兩部劇紮堆出問題,影視劇刷分的問題,直接被央視點名了。
這波敲打,吓得豆瓣瑟瑟發抖,馬上發聲明。
他們為了保障評分的客觀公正,一直都在跟刷分battle。
僅僅2021年,清理了1000多萬條非正常評論,處理了違規賬号20萬個。
尤其影視劇刷分,已經形成了産業鍊,有人出錢,有人接單,然後拿着豆瓣評分去吹噓。
一個好好的評分網站,莫名成了水軍的溫床、粉黑大戰的聚集地。
像《重新開機》下面,出現過大量一模一樣複制出來的話術。
清一色五星好評。
有人往高了刷,就會有人出錢往低了刷。
《長歌行》被爆出來,有人私信網友,給酬勞改分。
收到這種私信的網友,還不止一個。
一位網友,原本給《長歌行》打3.5星,換算一下就是7分,相對公平客觀。
緊接着就有人私信他,如果能把三星半改成一星,馬上給他50塊錢。
為什麼不找打五星的人改,偏偏找他這個打三星半的人?
因為給這個分數的人,大多是真觀衆。
而五星的人群中,演員的粉絲比例高,很容易被發現。
有些粉絲為了自己愛豆,會用盡所能刷分。
在愛豆影視劇開播前幾周,粉絲就會開始養号。
所謂養号,就是多多活躍,讓系統認為你是真人,評論的權重更高。
《叛逆者》開播前,就有粉絲開始呼籲大家養号,還有專人制作養号教程,友善其他粉絲學習。
但粉絲有時為了養号,手段并不光彩。
他們會惡意給其他影視劇打低分,來證明自己的号理性。
既然有粉絲養号打高分,就有對家水軍下場往低分拉。
連評論的方向也都規定好了,人身攻擊+拉踩。
正因為這些水軍與粉黑大戰的存在,滋生出了專門倒賣賬号的人。
幾十塊錢一組,一組有幾十個賬号,可以同時評論。
還有幾千塊錢包漲分的水軍。
他們的職業道德總是用在奇奇怪怪的地方,保質保量,不漲分不收錢。
如果你是買評論的人,可能一條評論需要15--20元的成本。
可如果你想當水軍,賺點小錢錢,那價格隻有2.5元--5元一條。
差價,都在中間商手裡。
隻不過找水軍也是有風險的,經常出現奇葩事件。
水軍不認真,可能會走錯路。
《九州天空城》的黑子,跑到《長安十二時辰》的評論裡吐槽,還評價的特别認真。
《千古玦塵》一個古偶劇,評論裡竟然出現了警察、卧底這種詞。。。
《孤芳不自賞》還鬧出來過拖欠水軍錢的離譜事件。
還有一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圍觀群衆。
《孤芳不自賞》還專門沖出來澄清。
不是,沒有,沒買水軍。
肯定是有刁民要害我們。
見不得光的事情,鬧到了鏡頭前,真假可都不太好看。
豆瓣這些年被各方圍攻,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分數相對被認可。
劉烨就說過,即便片方可能沒公開提過豆瓣,其實他們這群人都潛伏在豆瓣裡監測輿論。
有多少明星大佬玩豆瓣,扒姐前幾天也寫過。
有些影視劇哪怕賠錢,如果能有一個豆瓣高評分的話,依舊可以拿出來吹噓,友善找投資人談下一部戲。
影視劇為了營銷口碑,或者對家想拉垮對方,會攻占各個平台。
水軍覆寫的地點,不止是豆瓣。
什麼網紅濾鏡書打差評3元/條,某謝邀點贊0.6元/個等等。
還有專門賺差價的服務商,給你明碼标價列出表格。
不止影視劇,綜藝也有類似的情況。
為了讓分數看上去更真實一些,他們不打最高的五星,隻打還不錯的四星。
這些刷分的現象,現在已經形成了産業鍊。
如果分數高,劇方得到高分,為下一部投資做鋪墊;中間商撈走了差價;水軍賺到了零花錢;粉絲滿足了虛榮心。
如果分數低,對家高興,在市場中占得先機;中間商撈走了差價;水軍賺到了零花錢;對家粉絲做夢都會笑醒。
表面上看,隻有觀衆對影視劇的辨識受到了影響。
可一旦正常的市場環境被破壞,整個影視行業的口碑都會崩塌。
到時候,願意關注影視行業的人少了,那行業就真涼了。
希望有些人能明白,
爛劇的分再高,也改變不了它爛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