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結曆史|水下幽靈:潛艇與蛙人的邂逅

作者:光明網

1941年12月,意大利海軍“斯凱爾”号潛艇,秘密潛行至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駐紮的埃及亞曆山大港外圍,投放3枚由蛙人駕駛的“豬”式人操魚雷。蛙人操縱魚雷尾随軍艦穿過港口密布的反潛網,炸沉英國海軍“勇士”号和“伊麗莎白女王”号戰列艦,炸傷“薩古納”号油輪和“傑維斯灣”号武裝商船。

連結曆史|水下幽靈:潛艇與蛙人的邂逅

潛艇投送蛙人至作戰區域,遂行偵察、監視、破襲、反恐等任務,這一發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樣式,成為日後各國特種部隊使用蛙人的實戰樣本。

潛艇和特種部隊的蛙人均被冠以“水下幽靈”的稱号,二者相結合更是具備隐蔽性強、機動距離遠的先天優勢,但同時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對蛙人能力素質要求高。海岸周邊海底的結構複雜,影響蛙人導航和辨識能力,還威脅其生命安全。人在水中體溫流失和體力消耗遠高于在陸地上,加上自身攜氧量和作戰裝備有限,蛙人的潛行距離和時長被進一步限制。要想成功遂行任務,蛙人還必須熟練掌握爆破、偵察等技能。二是對潛艇作戰性能要求高。距岸幾海裡之外的水深通常不足以支撐大型潛艇潛航,而微型潛艇受制于航程和自持力,無法執行遠洋、長期任務,選擇滲透點和規劃航線時需要強大的情報偵察能力支撐。

随着科技發展,上述兩大難題已不再是制約該戰術發展的瓶頸。一是蛙人單兵綜合作戰能力大幅提升。首先是水下供氣裝置的改進,目前各國特種部隊使用較多的全閉式循環供氣裝置,隐蔽性強、氣體使用率高。其次是武器裝備,現今蛙人用于自衛和作戰的槍械彈藥已經發展到水陸兩栖,通信協同有水下指揮控制系統,還配有水下爆破、手持聲呐、導航儀等裝備。潛水理論的完善、科學有效的訓練和先進裝備的研發,使蛙人的單兵綜合作戰能力和二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二是蛙人輸送艇的出現,彌補了潛艇在“最後一公裡”的短闆。受制于海底的結構、水深等環境條件和潛艇排水量等,蛙人往往在距海岸線數海裡處就被投放出去,增加了潛行距離和時長,增大了投放和回收難度。傳統的蛙人投放方式是利用潛艇的魚雷發射管,蛙人先從潛艇内部艙門進入魚雷發射管,而後關閉艙門注水加壓,使得管中壓強和艇外水壓平衡,之後再打開外艙門,爬出潛艇,回收時采取相反方式,或者利用潛艇逃生艙對蛙人進行投放和回收。蛙人在這兩種投放方式下,隻能攜帶少量作戰裝備,無法攜帶大尺寸和大重量裝備器材,隻适合小分隊遂行作戰任務。為改變這種局面,蛙人輸送艇應運而生。

最初面世的小型蛙人推進器類似二戰時期的人操魚雷,體積小、重量輕,友善進出潛艇,載員1至2人,以蓄電池為動力,航速隻有3至6節,攜行能力有限。即便如此,它的出現也大大提升了蛙人的潛行距離和時長,儲存了蛙人的體力。為彌補推進器航程不足的劣勢,各國又開發出蛙人輸送艇。輸送艇的體積遠大于推進器,有容納4至10人的載人艙,航速6節以上,航程超過10海裡,同時配有導航、通信、聲呐等系統,部分國家甚至配有魚雷,可直接打擊目标。蛙人在艙室中更便于儲存體力,潛行時間一般在4小時左右。

蛙人輸送艇的出現大大增強了該戰術的靈活性,與核潛艇搭配,可使十幾人的特戰分隊在水下巡曳待命兩三個月之久。以目前較為先進的美軍Mk-8 Mod1型蛙人輸送艇為例,機動階段固定在俄亥俄級核潛艇背部甲闆上的換乘艙内。該艙采用核潛艇耐壓鋼材制作,配置有加壓、注排水和照明系統。作戰時,蛙人從潛艇水密門進入換乘艙,完成出動準備後,利用導軌将輸送艇與潛艇脫離,而後駛向任務區域,完成任務後以相反順序回收。據美國《海軍陸戰隊時報》披露,自2003年開始,美軍海豹突擊隊搭載核潛艇投放的輸送艇秘密滲透至索馬裡沿岸,已成功執行十餘次偵察和反恐任務。2017年,美軍俄亥俄級核潛艇“密歇根”号背負蛙人輸送艇前往南韓首爾參加演習,其中一個課目就是搭載蛙人實施特種作戰。俄羅斯“别爾哥羅德”号核潛艇、英國“機敏”級核潛艇、法國“梭魚”級核潛艇等均配有蛙人輸送艇或特種部隊水下作戰裝備,各國對蛙人作戰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輸送艇的功能雖日漸完備,但蛙人潛行時浸泡在海水中仍會限制潛行時間(這類輸送艇被稱為濕式蛙人輸送艇)。為解決這一問題,美軍開發了幹式蛙人輸送艇。該艇艙室配備供氣和溫度調節裝置,采用水密耐壓結構,載員12至18人,蛙人從潛艇進入輸送艇艙室後不需着潛水服、戴呼吸器,更有利于保持體力和精神狀态。輸送艇側面和前端安裝有聲呐,頂部甲闆安裝有潛望鏡、通信天線、定位浮标等,配備更加先進的綜合導航系統,可說是一艘專供蛙人使用的微型潛艇。除此之外,各國已開始研發新一代蛙人輸送艇,新艇能夠在水面航行和水下潛行兩種模式中切換,可直接由水面艦艇、大型運輸機和直升機投放,采用子產品化設計,武器子產品、偵察子產品等不同任務載荷按需搭配。蛙人輸送艇已由最初的助力工具發展成水下綜合特種作戰平台,戰術使用更加靈活。

潛艇投送蛙人這一特種作戰戰術從誕生之日起,曆經多次戰争檢驗,現今依舊活躍于地區局部沖突和各種非戰争軍事行動中。在可預見的未來,依舊會在世界軍事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中國國防報 2021年12月16日第四版)

來源: 中國國防報

繼續閱讀